夏鸿升知道要说正事,也便不再插浑打科,行了一礼答道:“除了个别乡绅之流抵抗之外,其他人都交口称赞。尤其寻常百姓及商户,更是十分支持新商法及税制的推行。不过,因只有泾阳一地这么做,故而百姓和商户们也是心中没底儿,不能完全信服。也有不少商人问小婿,只有泾阳一地如此,又无朝廷授意,我区区一个县令,如何敢承诺可以消除对他们的限制,如何敢承诺让他们的子嗣也可以参加科举,万一到时候国子监不许又当如何云云。这样的话也有不少。”
“他们的担心,倒也不无道理。”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只是现在还是不成,朕需要又显著的成效,具体的数字,才能拿出来去堵朝臣们的嘴。装傻充愣的法子,管不了多久的。”
“一年,岳父大人,只要一年!”夏鸿升对李世民说道:“一年的时间,两税收过之后,便能够看出成效了。”
“一年……”李世民叹了口气,说道:“一年的时间,朕也不是不能等。只是,朕已经准备兵发高句丽,又须你随行。却担心一旦你离开了泾阳,推行新商法及新税法之事,遭人破坏,最终落得个难以收场。”
“新商法及新税制如今已经步入正轨,按部就班,要说小婿不在泾阳,也没有什么。”夏鸿升想了一想,说道:“杨县丞与申主簿二人对新法已经十分熟悉,且此二人也算是可靠,小婿若是离开泾阳,他们二人自会继续推行。只怕有人趁小婿不在,构陷他二人,用些孬法子。杨县丞过于刚正,不懂变通,申主簿则秉持中庸,只怕也不是那些人的对手。不过,小婿倒是有两个选,若在小婿离开之后能将他留在泾阳,则不必过于担心了。”
“哦?还有这等人选”李世民意外的看看夏鸿升,连声问道:“速速与朕道来!”
“最合适者为马周,此一人。”夏鸿升答道:“马周此人鸾凤凌云,必资羽翼。股肱之寄,诚在忠良。周见事敏速,性甚慎至,至于论量人物,直道而言,既写忠诚,亲附于陛下,可与共康时政。其性情刚正,又不失机敏,能审时度势,见机行事,忠诚于陛下,当为最佳之人选。”
“马周!”李世民沉吟了一下,说道:“不错,若是马周留在泾阳,则推行新法之事便不必担心了。只是……朕此番亲征,决定令太子监国,锻炼其能,有意令马周辅佐……贤婿且先说说,这第二个人选,却是何人?”
夏鸿升笑道:“这第二个人选嘛……呵呵,此人治家无方,好色无度,奢豪贪财,更兼投机取巧,若在旁的事情上面,臣断然不会举荐此人。”
这话倒是令李世民吃惊了,说道:“这……贤婿说的这是谁?!”
“许敬宗。”夏鸿升说道:“许敬宗这个人,眼头极活,善于投机。能看到如何做对自己有利,然后奉行。且对于士族十分厌恶。陛下若让他去泾阳推行新法,对付那些士族,既向陛下表功,又打击了士族势力,只怕他再乐意不过。他心思诡诈,手段多端,尤擅投机取巧,全然不必担心士族耍诈。只是,就如方才小婿所言,他若去了泾阳,新法得以推行不假,然其也必贪墨枉法,给新法抹黑。故而,此人当算半个。”
“许敬宗?”李世民很是意外:“他有贤婿说的这么不堪?贤婿说有两个人选,现如今许敬宗只算半个,那另外半个又是谁?”
“这另外半个,陛下,这另外半个不是为了推行新法的。”夏鸿升又说道:“这另外半个,若是单独让他去,只怕不算圆满,要加上另外半个才行。”
“你是说将他同许敬宗一起派去?”李世民皱了皱眉头,问道:“是谁?”
“蜀王殿下。”夏鸿升笑道。
李世民一愣:“恪儿?!”
(李恪贞观十一年才被封为吴王,之前是蜀王)
“不错。蜀王殿下心思机敏,英果超乎常人,又不失圆滑。令他主持此事,许敬宗辅之,则不惧士族诟害。蜀王殿下亦可看住许敬宗,不使许敬宗贪墨。且以蜀王殿下之机敏,许敬宗的心思也瞒不住殿下。”夏鸿升说道:“至于杨县丞等人,官位低于许敬宗,机敏更不及他,恐其不仅管不住许敬宗,反而还会为许敬宗所陷。”
“这……”李世民拧着眉头,低声说道:“这朕倒是要好生想想!”
第987章 无奈之选
许敬宗这个人,夏鸿升本身十分讨厌他。
当年在鸾州城,夏鸿升还不知道他是谁的时候,就觉得这人说话做事不真诚,里面都藏着自己的小心思。后来知道了他是许敬宗,就更不待见他了。
不过也不得罪他,只是不过多同他交往,井水不犯河水。
许敬宗这个人,其实是很有争议的。单从能力上来说,是十分有能力,有才干的。他曾监修国史,两为帝师,其人非常有才气,这也是太宗、高宗和武后一直欣赏他的原因之一。
可若是从人品上来说,却又有不少的人格缺陷。
曲从迎合,投机取巧,曲直不正,贪财奸佞……这些都是他的缺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