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贞观帝师_石肆【完结】(1318)

  “好!”李世民赞叹一声,说道:“朕……咳……真希望朝廷能够即刻出兵辽东!”

  那年轻男子点了点头,又开始转身往里面挤去。

  李世民几人默默从人群中退了出来,站在远处看着应募者云集的盛况,不禁叹道:“我有民意如此,何愁高句丽不灭?!”

  夏鸿升点了点头:“高句丽,的确不是大唐的对手。”

  说来也是,原本的历史上,李世民未能灭掉高句丽,乃有两个最重要之原因。第一个,是矫枉过正,担心前朝之事重现,因而太过谨慎,太过追求万全,以至于选择了较为温和的进军策略,延误了不少时间。

  当时李世民率六军从洛阳出发,御驾亲征。水军率先渡海袭占卑沙城,李勣军又于陆上攻克辽东重镇辽东城。后来李世民放弃了李道宗等人的建议,采纳了长孙无忌的颇为稳固和万全的进军策略,进至安市城,围点打援,将高延寿、高惠真所率十五万大军击败,使其余众归降。高句丽因此举国震恐,自后黄城至银城一带空无人烟。然而这样虽然稳妥,却消耗了唐军自己的时间,此时已是临近深秋,李世民因辽东变冷早、草枯水冻、士马难以久留,且粮食将尽,只得班师还朝。

  李世民第一次征伐高句丽,史册有言“拔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城,徙辽、盖、岩三州户口入中国者七万人。新城、建安、驻跸三大战,斩首四万馀级,战士死者几二千人,战马死者什七、八。“

  可知这一次亲征高句丽,战果是远大于损失的。

  而后,朝议认为高句丽依山为城,易守难攻,应派偏师进袭骚扰,使其国人疲于应付,耽误农时,几年后即可使高句丽因粮荒而土崩瓦解。李世民采纳这一建议,命牛进达和李勣率军从水陆两路进扰高句丽。唐军数次击败高句丽军,高句丽王被迫于遣子入唐谢罪。这一阶段,大唐对高句丽实行的是滋扰的方式,扰乱其国,不得耕种生产的法子,十分有效。

  可惜就在这个法子行之有效,高句丽已穷困凋弊,只消再一次征伐,就能一举而彻底荡灭其国之际,李世民的生命却到了尽头,荡灭高句丽的终极一战于是也未得成行,这是第二个原因。

  可以说,就算是没有夏鸿升带来的蝴蝶效应,没有因他而产生的种种先进的器械军备和大唐的转变,凭大唐的实力,也是可以灭掉高句丽的。只要李世民能再多活他五年即可。

  而今,历史不一样了。

  大唐的发展甚至可以称作几何式的发展了,而对高句丽的征伐提前了整整十年!

  要是灭不掉高句丽,夏鸿升心里恨恨的想,我这夏字儿就倒着写!

  李世民又转了几个地方看看,大都是一样的情形。

  百姓们云集响应的场面,给李世民带来了极大的信心。

  回去的时候,夏鸿升没再随着回去,而是同他们分开,自己回去了长安的宅子,休息了一晌,然后回去了泾阳。

  许敬宗已经被派到泾阳来了,夏鸿升觉得自己有必要去敲打敲打他。

  李世民果真派人暗中去查了许敬宗,果然查出来一些事情。李世民便以此为由,将他贬到了泾阳县,做了一个小小的主簿。

  这事儿却让朝臣颇为称道,看来许敬宗平素的确是不讨喜了。

  到了泾阳,夏鸿升直接去了县衙,找着了许敬宗。

  许敬宗从中书舍人一朝贬至泾阳县的主簿,心中之怨气字不用多言。但是夏鸿升还需要他办事,这可不得大棒和甜枣一齐伺候么!

  “许大人!”夏鸿升在门外面揉了揉脸,扯出一个自觉真诚的笑容来,一边推门进去,一边喊道。

  许敬宗正站在窗边出神,夏鸿升忽然进来,将他吓了一跳。回头一看是夏鸿升,于是连忙行礼道:“下官拜见驸马!”

  “哎哟,我的许大人啊!”夏鸿升一副热合的样子,上前说道:“当初我在鸾州城,若无许大人帮忙说话,哪儿能脱离苦海,入陛下眼界。如今你我又同被贬官泾阳,不可谓无缘。这几日卫国公使唤我去军校帮忙筹备祭祀之事,今日才赶回来,家也没回,就立刻来找您了。走,许大人,家里去。同是天涯沦落人,你我当共酌几杯!”

  第998章 同是天涯“沦落”人

  “天涯沦落人……”许敬宗眼中一亮,笑了笑,说道:“此言甚合吾心!不过,下官是真的沦落人,驸马您却不一定是了。”

  “如何不是?”夏鸿升苦笑了一下,说道:“我得罪了人,连陛下也保不得我,只能让我来做个泾阳县令。现如今虽有吐谷浑之军功在身,可我不还是待在这小小泾阳?说起这个,我却还不知,陛下素来惜重许大人之才,原先商议此番御驾亲征之人选,还欲令许大人随行,专司诏书起草之职,为何许大人会忽而沦落至此?”

  “有人在陛下面前进小人之言,构陷于我。”许敬宗摇了摇头,忿忿的说道。

  “哦?”夏鸿升装作一副意外之色,问道:“许大人可知是谁?”

  许敬宗笑了笑,说道:“还能有何人?他们早已看宗不爽多时!我虽不知,然却再不会有旁人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