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山长欲作何书?”众人好奇问道。
“百科全书!”夏鸿升两眼放光,沉声答道。
中国古代,并非没有百科全书。古时此种书籍归位类书,乃是一种大型的资料型书籍,它采摭群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之资料,随类相从而加以编排,以便于寻检、征引。由此也可以看出来,中国古代的类书,多为偏重于文、史方面的资料汇编,而缺少类似于《齐民要术》般的技术类、工艺类、知识性的大型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众人一愣,皆疑惑的看着夏鸿升。
夏鸿升点了点头,解释道:“诸位可知《齐民要术》此书?”
“《齐民要术》……”颜相时点了点头,说道:“自然知道。此书成书与武定二年,乃当时之高阳郡守贾思勰所作。此书深涉农事,乃司农寺官员之必研。如今也是书院之中农学之教材之一。”
“不错。”夏鸿升点了点头,说道:“《齐民要术》一书,罗列当世之农事学问。农艺、园艺、造林、蚕桑、畜牧、兽医、配种、酿造、烹饪、储备、治荒,以及加工、农具、日用生产等形形色色之内容都囊括在内。甚至于许多中原之地不出产的蔬菜和瓜果也罗列其中,教世人认识。这本《齐民要术》,便是一本‘百科全书’。只不过,它并没有百科,只有农事一科。几乎将当时所有的农事方面的所涉及的知识、技术全都辑录了进去。”
众人似有所悟,夏鸿升继续又道:“再如《千金方》,便是一本专门辑录了孙神医和太医院的太医们所能想到的全部的医学方面之知识,供以世人使用。”
“山长的意思是,要著作一本辑录了世间所有学科之学问的著作?”颜相时很是吃惊的问道:“大道何止万千,又如何能全部辑录成册?”
“《千金方》只有医学,《齐民要术》只有农学。正如颜先生所言,大道何止千万!”夏鸿升说道:“我一份微薄之力,纵不能辑录千万学问,也要尽己所能,将我所知之种种学问,将我所能收集来的种种学问,全都辑录下来!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政治学、艺术学,如今我书院分科,总共十二大类。而这世间可有哪一本书,辑录有这些学问,让人欲想得知这些学问,一翻书便知道的?故而,我欲著一本这样的书来,纳百科之学问,涵当世之技艺,皆尽录于书中。使世人得此一书,便得百科之学问,当世之技艺!”
“纳百科之学问,涵当世之技艺,皆尽录于书中。使世人得此一书,便得百科之学问,当世之技艺……”众人都大吃一惊。
计润泽目瞪口呆,看着夏鸿升,张了张嘴,说道:“山长……真,真乃大宏愿也!在下不才,愿助山长一臂之力!”
“山长胸中之格局,端的大气啊!”颜相时叹了一口气,说道:“此等气度,一派宗师却也是小觑了。老夫也愿意助山长一臂之力,若世间能有此书,不仅乃百姓之福,亦是这些学问之福啊!”
第1032章 全书之体例
一部大百科全书,可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即便是是在后世里,著作大百科全书,也依旧是动用了数万专家学者,耗时十五年方才最终著出了第一版的。
夏鸿升还没有狂妄自大到觉得能凭自己这半桶水来完成一部这等巨著。
泾阳书院是夏鸿升天然的依托与平台。
书院中的教席先生,都是截至目前这个时代为止,在各个领域中顶尖的那一批人。他们带出来的学子,也都是在某一个领域之内最为先进的年轻人了。
而他们,才是著作这本大百科全书的中流砥柱。
为此,夏鸿升特意召开了泾阳书院全体教席先生会议,郑重的宣布了要以泾阳书院为名义,联合书院所能够调动的所有资源,以相互合作,各司其学的方式,共同完成这样一部概要记述人类一切知识门类的工具书的事情。
夏鸿升的理念超前,底下的教席先生们不是全都能够听得懂的。于是有人问到:“山长,这工具便是工具,书便是书。如何放到一起叫工具书?”
夏鸿升见疑惑的人不少,于是解释道:“就像是农夫锄地,需要用到锄头,锄头便是农夫的工具。铁匠打铁,需要用到锤子,锤子便是铁匠的工具。将士作战,需要用到武器,这些武器,其实也是将士们的工具。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工具,学子修习,学者研究,也需要工具,这个工具,就是书。这种工具书,就像是农夫的锄头和铁匠的锤子一样,是学子们学习的工具。就比方说咱们寻常时候用的《说文解字》,用的《唐韵》这般,需要是拿出来翻找,它给出答案,这类便是工具书。”
“哦,原是如此。”说起《唐韵》,众人便理解了。自打拼音推行开来之后,这本《唐韵》就成了许多人必备的一本书。遇到不知如何读的字了,拿出《唐韵》查一查,便可知道其读音意思,端得有用。
夏鸿升点了点头,又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书便是一种依据特定的需要,广泛汇集相关的知识与资料,再照一定的体例与检索方式进行编排,使之容易被检索使用,然后专供查阅资料线索的书籍。可谓正是世人在书山探宝,学海求知的‘器’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