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在当中待了一会儿,复又往后看了货箱,然后又回到了最前面的座位,李世民此刻对火车已经充满期待,当下就立刻问道:“何时能让这玩意儿跑起来?”
“现下就成。”夏鸿升笑了笑,然后打开窗户,伸出头去,朝月台上的人摆了摆手。
只见下面那人立刻会意,跑去了车头。
“岳父大人,前面正在添煤,等烧得旺了,便可以跑起来了。”夏鸿升说道。
李世民和众位三省大佬坐在车厢里面,等着火车开动。
“陛下,这……火车,此物可堪大用啊!”房玄龄对李世民行了一礼,说道:“尤其是战时,前线的将士需要补给,寻常情况下,往往需要提前许久征调民夫,运送东西,不论是粮草亦或是其他后勤之所需,因路途遥远,而当中所消耗者甚巨,且须很长时间。但若是有了这物件,那便不须大规模的征调民夫运送,只需多跑几趟,可能不消月余时间,便可将充足的粮草与后勤所需之物运送至前线。”
“前提是修有通向那里的铁路。”李泰在旁边补充道:“火车只能在铁路上跑,寻常的路面承受不了。”
“铁路……”李世民沉吟一下,问道:“青雀,这铁路该如何修?”
“父亲,长距离的铁路运输,火车还没有试验过。如今试验的最长距离,就是现在这一节,也不过才一百里。”李泰说道:“虽说孩儿敢保证这火车长距离运输也没有问题,但倒是还是先试验试验的好,当中定然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且也能看看途中需要如何配置。毕竟,一条铁路不止是修成了放那就行。还需有诸多配套设施,来服务于火车,以及乘坐火车的人或物。所以,孩儿建议先修一段长铁路试试,这么一修下来,也能知道该有什么配套设施,该如何管理运营。”
李世民低头想想,然后点了点头:“恩,青雀所思不错。不过,这路修起来,只怕朝中……”
朝中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思维僵化的落后分子的,这是夏鸿升和李泰等人都知道的事情,所以才会选择先私人修一条,这是为了将阻力减小到最低,等出成果,再拿着成果说事情,就好说的多了。
毕竟,能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才更容易让人心动。
“孩儿们已然考虑到了。”李承乾上前说道:“故而,孩儿们想着我们几个先自行筹备资金,以夏少师私人的名义,先修一条从长安到洛阳的铁路。等这条铁路修成了,我们也从中得到了经验,完善了可能出现的问题之后,这条铁路就能体现出它的价值。一旦它的价值得以体现,证明了它是好东西,孩儿想,来自朝中和民间的阻力就会少了不少的。”
李世民沉吟道:“这个法子倒也不错。百姓当中,有如此见识的人毕竟不多。就算是朕,若非是几年前就听贤婿讲过,亦会以为这东西是何方妖物了。的确不宜贸然直接以朝廷的名义修建。等到百姓们,还有朝中……呵呵,等他们看到了实打实的好处,想必便不会再有害怕的心思,说不定,反而会请求朝廷多修几条了。朕看报纸上面可以多宣传宣传嘛,也尽可能的减少百姓的疑惑,减少阻力。等百姓看到铁路的好处,朕再以朝廷的名义下令修建,便是水到渠成了。”
“这么说,父亲您是准许了?”李承乾问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修一条这样的铁路,只怕代价也是不小的。这样,朕从内库里拨出一些钱来,以……恪儿的名义,也投入到里面。再者,修路过程中若有所需,朕会让有司大开方便之门。不过,修路的时候,也须处置好百姓,尽量不要引发民怨。”
“多谢父亲!”李承乾大喜,立刻躬身行礼。
“陛下圣明!”几个大佬的马屁也随着过去。
说话间,火车前面已经传来呜呜的声音,只听得“咣当、咣当”的声音越来越快,众人只觉得身子一倒,继而就见外面的景物开始倒退起来。
第1127章 书院改革
“呜——呜呜——”汽笛声响起,传彻了很远。
“哐当哐当哐当……”车轮飞转,发出连续不断的声音。
窗外的景色不停的向后而去,李世民坐在座位上,伸头看看车窗外面,又回头看看自己面前桌子上的水杯,再看看对面坐着的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不错,这火车跑起来稳,比马车稳多了。”
“铁路的运输量极大,几列火车,就足以运送数十万民夫才能运送的东西。”长孙无忌捋着胡须:“倘若日后铁路能如同现如今的官道一般遍及大唐各地,那才真是叫一个四通八达了。”
李世民频频点头,之后又叹了口气,说道:“朝中有些臣工,这里……”李世民抬起手指点了点太阳穴,苦笑道:“也太旧了。若是朝中臣工都如泾阳书院的学子一般,那这件事情又何须这么麻烦。”
“毕竟多少年,多少辈都是这么过来的,猛一让他们都改变想法,也是快不来。”长孙无忌答道:“若非亲眼所见,又常随陛下开阔眼界,臣保不齐也会因循守旧,同他们一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