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贞观帝师_石肆【完结】(1511)

  李世民笑的很是高兴,又有些得意。看来是对自己的继承人的表现感到很满意,对自己的儿子们的进步也很满意。

  说罢,目光又转向了夏鸿升,仍旧笑着,似是不经意间提起一般,淡声说道:“这些,都多亏了贤婿。若非是泾阳书院,朕如今还在坐井观天。朕已经决定,依照泾阳的教育体制,除泾阳书院外,从幼儿园到高中,除去以前普及义务教育的试点县之外,再新设三十县为试点。另外,在东瀛道、林邑道、吐谷浑道、辽东道这些新占之地,全面推开普及义务教育。”

  夏鸿升一凛,李世民这是要全面推行了。

  不过……

  “不过,朕还有一个问题。”李世民继续说道:“泾阳的普及教育体制,自小学开始,就是以贤婿的新学为内容。进而涉及方方面面。纵观我大唐,却没有多少人能教得下来啊!除了泾阳书院的学子。只是泾阳书院的学子都是人才,朝廷用之尚不及,如何又到各地去教授?再者,学子们又如何甘心去。”

  夏鸿升心下一喜,昨个还想着这件事情,原本打算趁着奶粉和肉松于军中有功,好让李世民答应,没曾想,李世民却自己考虑到这个问题,今日就自己提出来了!

  “这的确是个问题。”夏鸿升按捺住心中惊喜,说道:“不过,却也并非是无法可解。”

  “哦?贤婿果然有法子!”李世民很是高兴:“来,速速道来听听!”

  夏鸿升端起面前的茶喝下一口,放下杯子,笑道:“很简单。就如同之前军机坊新立,招收那些各种工匠一样。吃皇粮!”

  “吃皇粮……”李世民眼睛一眯:“这学子的吃法,想来与工匠的吃法不大一样罢?如何个吃法,贤婿且详细道来!”

  第1163章 钦定教席

  “没错,的确有些不大一样。”夏鸿升说道:“其实归根结底,教师如同工匠一样,都是专业技术人员。所谓专业技术人员,便是指拥有特定的某种专业技术,并以其专业技术从事专业工作,并因此获得相应利益的人。铁匠会打铁,一般人则不会,木匠的活计,一般人也干不了。这就是专业技术。同样,教书育人,也不是谁都可以的,同样是一门专业的技术。教席先生依靠教书育人的技术获取生存之所需,因此,教席先生便也是专业技术人员。既然是专业技术人员,那就得学习,得培训,方才可以从事相关的专业职业。”

  “这跟吃皇粮有何关系?”李世民问道:“你是说,让朝廷供养教席先生,有立功的给予虚爵之位,就如同朝廷供养军机坊中的那些工匠们?教席先生传道授业,岂可与匠人混为一谈?朕若是这么做的,只怕得罪的不仅仅是儒学,诸子百家的人全都该得罪死了。”

  “不止如此。”夏鸿升说道:“微臣所谓的吃皇粮,不单单是像军机坊中的那些工匠,每月发与薪资、由朝廷统筹,立功了给予奖赏和虚爵那么简单。而是将教席先生从招收,到培养,到确认从业资格,到就业,乃至于就业之后的薪资、职级、再至于年迈之后的退业、供养……整个过程,全部都纳入朝廷的管理和安排!”

  李世民吃惊的看着夏鸿升:“整个过程……从招收,到老后供养……这不是如朝臣一般了?!朝臣从举荐,到录用,到释褐,再到配任,再到致仕之后的供养,皆由朝廷所辖。贤婿的意思是,将教席先生全都纳入朝臣当中,使之亦成为朝廷官员?”

  夏鸿升点了点头:”对,就是如此。天下学子读书是为了什么?说白了,就是为了能够出仕,能够做官,能够出人头地,受人敬仰。倘若教席先生也成为朝廷官员,那愿意去做教席先生的人,如何会少?”

  李世民皱起了眉头,说道:“普及教育之后,凡满年限必入学进学,学子之数激增。教席先生是多少都不会足够的。这么大的人数,岂能全部成为朝臣?朝廷又哪里有那么多位置供以升迁安置?”

  “小婿也不是说就直接让教席先生做官啊。”夏鸿升解释道:“小婿说的是一个机会,一个途径。其实这种法子咱们大唐早已有之啊!”

  “早已有之?”李世民眉头又皱了几分。

  见李世民仍旧皱着眉头,夏鸿升又道:“这么说吧,岳父大人,现如今在咱们大唐,一个人若是想要入仕,有哪些途径?”

  “自然是科举。”李世民答道:“学子读书科考,科举入仕。”

  “还有呢?”夏鸿升继续问道。

  李世民眉头拧了拧,脸色变得不好看了几分,等了半天,才又无奈挤出两个字来:“门荫。”

  门荫是李世民很讨厌的方式,却反而又是盛于大唐的一种方式。士族门阀亦是通过此种方式,来把控朝廷选拔官员的途径,进而把控朝廷,控制入仕的渠道。

  “还有呢?”夏鸿升又问。

  “推举。”

  夏鸿升继续笑:“还有。”

  “以功入仕,如贤婿般。”李世民又淡声答道。

  夏鸿升笑了笑,又说道:“其实还有一种很主要的途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