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说文解字里面的语音定义并不十分明确,其中运用的直音法对汉字的读音常常说“读若某”或者“某声”,也就是找一个同样读音的字来注解这个字的读音。直音法在古时候有很大的局限性,有时候会出现某个汉字没有同音字的情况,比如“丢”字,我们找不到同音字来注直音。或者,有时候这个字虽然有直音,但是那些注直音的汉字比被注音的字更难懂、难读。
另外,还有一种重要的定音方法,反切法,就是用两个字组合成一个音,比直音法更加准确一些,可是也更难懂一些,毕竟两个不同读音的字组合的方式,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比如:昌,尺良切。就是说“尺”和“良”相拼,得出“昌”字的读音。第一次见的人是不是一头雾水?
这也是为什么古时候的口音不容易统一,即便是有了统一的官话,却也还是难以广泛传播开来的原因之一,太难学了,不利于传播。
夏鸿升不禁就心动了起来,为何不趁此机会,借着李老二全权让他负责这三百人的军官教育的机会,交给他们汉语拼音?
没有这个机会,贸然而行的话,肯定会有不少的阻力。可是让这三百号人都学会了,体现出汉语拼音在推广统一语音方面的好处了,阻力就肯定要少许多了!
第160章 小班教学,不搞不行
夏鸿升清闲的日子这就到头了。给八百人讲课,这可是个重担,夏鸿升觉得自己似乎回到刚当上老师那会儿的状态了,极度认真的去准备教材,备课,自己模拟推演课堂,醒着怎么才能够高效的让这些士卒以最快的效率掌握尽可能多的生字和词汇。
操起了老本行,虽然忙碌了起来,但是却令夏鸿升感到生活充实了许多。
不过……实际上夏鸿升的心声是,充实过头了!
给八百个人上课,先不说别的,光是嗓子都受不了,两天下来,喉咙里面就酸爽的不敢相信。有坚持了一天,只觉得喉咙里面冒火,一开口跟只公鸭子似的,疼的想自己掐喉咙。
一看夏鸿升成了这样,段瓒立刻上马,两天下来,嗓子也哑了。
扩音器,有就见鬼了,喇叭,也没有。夏鸿升只能想起来用铁片打制成一个漏斗似的喇叭状扩音器来,效果还行,当然,还是得费喉咙用力喊,只不过能让下面的人听的更加清楚一些了。
夏鸿升很是惆怅,这样不是办法,得拉外援。
小班教学必须要搞,不搞不行!
要不然,这八百士卒还没有教出来,自己这喉咙就要给废掉了。正好今日该跟一众纨绔商量玻璃生意入股的事情,这些家伙常年横行长安城的主儿,人脉广的很。让他们一人给找一个寒门的不会看不起士卒的学子来。定然不难。大不了自己给那些学子开高工资就是了。想来,寒门士子,应该不会那么故作清高的,饭都吃不起,还认为给他们钱财是侮辱他们吧?
汉语拼音简单的很,找十来个年轻的寒门书生,先教会他们,然后再让他们分散开去教那些军士们!
夏鸿升家里。夏鸿升与一众纨绔,还有跟着自家兄长前来蹭饭李丽质和徐慧,当然还有李泰。不过还多出俩人来,李承乾,还有一个貌似跟李承乾关系不赖的长孙冲。
“原来是长孙兄长!”夏鸿升朝长孙冲拱了拱手:“久闻兄长大名,可惜兄长一直未在长安,无缘得见,鸿升深感遗憾,今日总算是见到了兄长。”
“呵呵,都是兄弟。有什么久仰不久仰的。我只是因家里的事情外出洛阳了一段时间而已,否则。又岂会输给他们一截?听说,他们可是对夏兄家中的美食已然轻车熟路,可我却一口也未曾尝过,着实遗憾呐!”长孙冲呵呵的笑着,跟长孙无忌有几分相似,但是到底没有那份老狐狸的气质和底气。很会说话,这个开场让夏鸿升对他的印象提分了不少。
回头看了一眼李丽质,貌似历史上就是这货取了长乐公主吧?历史上真正的长孙冲其实还是不错的,说他出生良好,又没有野心,不会仗着因为是驸马仗势欺人,是一位有才气又亲和人的世家公子。
到底人怎么样,夏鸿升还不敢说,不过就看站在那里的气质,跟魏书玉到时能站到一块儿,都有一股仁厚又老实,略显呆板的书生气。
说话间,就见李承乾走到了夏鸿升的跟前来,拉了夏鸿升过去低声对夏鸿升悄声说了一句:“父皇知道今日你要定下琉璃的事情,父皇身为股东之一,不好出面,故而让我代替他来听听,让我长长见识。还说让你把长孙冲也捎带进去,以后自有好处。”
你看看,有了利益牵扯就是不一样,现下李老二也是股东之一了,这就不一样了,看这多上心,这都帮着找人找门路了啊!
夏鸿升点了点头,转身走了过去,说道:“上一回给大家说过的琉璃生意,诸位都跟家里长辈说了吧?不知道谁愿意参股,一起干?”
话音刚落,就听程处默跳将了出来,大手一挥:“我出一万贯!能算几成?”
此言一出,一众纨绔顿时哗然,李业诩更是一个箭步冲过去勾住了程处默的脖子来:“好啊你个程处默!原来这么有钱,一万贯!平日里都不见你请过兄弟们上醉仙楼!”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