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那朕倒要听听了。”李世民笑了笑,说道:“夏卿是如何单靠修一条路来,就能让泾阳县和泾阳百姓变得富庶起来。”
李承乾这是插了句嘴,说道:“父皇,方才结束了学业之后,夏侯说要奏请修路,儿臣问了为何,夏侯说了一句话,说是:要想富,先修路。却是不知道何意。”
“要想富,先修路?”李世民沉吟了一遍,然后又抬头看着夏鸿升:“夏卿,这句话是何意?”
“回禀陛下,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在这里说的是,交通与财富的关系。”夏鸿升向李世民和李承乾解释道:“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扬州了。陛下可还记得在大运河修成之前,扬州的样子?而自从大运河建成之后,扬州就成为了沟通南北的交通枢纽,藉漕运之利,才有了如今富甲江南的繁华。一个地方的交通,决定了当地的资源转化为财富的程度。有了良好的交通条件,一个地方不论是人还是物就加大的同外界的交流。当地的资源就能够通过良好的交通条件迅速的输送到外地,转化成为财富。还拿扬州来说,大运河建成之后,江南的货产想要卖到北方,就要先到扬州,再登船北上。扬州就成为了一个江南各地货物的集散之所,人流量众多,这些人都要吃饭,要住宿啊,这就让当地人的生意变好了,扬州自然就繁华了。像长安、洛阳、晋阳、扬州等等这些繁华的地方,有哪一个不是因为周边有着四面八方都能够通达的道路的呢?微臣给陛下打个比方,就好比泾阳和渭南,都是临近长安的京畿之地。两者同长安之间相隔的距离也接近。现在假如说两地都盛产煤矿,而如今冬日要到了,微臣想要买煤来打蜂窝煤了,要从泾阳和渭南中间选择一个来买煤。若是陛下,会选择从何处来买?”
李世民想了想,说道:“若是朕,自然是从泾阳来买。”
“却是为何?”夏鸿升问道。
“泾阳之官道,其中平坦通达,而渭南的官道,中间须得翻过一道山岭,故而选取泾阳。”李世民说道。
夏鸿升点了点头,又说道:“那如今若是泾阳的官道不变,而渭南的官道则已经修成了水泥路来。陛下又会作何抉择呢?”
李世民眼中一亮,说道:“夏卿的意思是……”
“修路就会有发达的交通网,而水泥路的条件更是比现今的官道好了不知道多少。修好了道路,就能够极大的缩短货物运输的时间,道路能够有更多的负担能力,支持大规模的交易量,也能够加大当地同外界的交流,让外界知道当地有什么好东西,吸引外界更多的注意力过去,如此一来,当地自然就变得富裕了。”夏鸿升点了点头,对李世民解释道:“所以微臣想要修建一条从长安到泾阳的水泥路来,使长安到泾阳更加方便。泾阳风光壮丽,特产丰富,有了水泥路,泾阳的东西可以更加方便的送到长安来贩卖,长安的人也可以更加快速便捷的去泾阳游玩,如此一来,泾阳的百姓获得财富的机会就更多,百姓就富裕了。百姓富裕了,泾阳自然也就富裕了。实际上,不只是泾阳,微臣更加希望微臣自己出资的这条水泥路只是一个开始,微臣希望,有朝一日咱们大唐所有的道路,都变成水泥路,四通八达!”
李世民愣了愣,似乎在想象着大唐所有的道路全都变成了水泥路的样子。
思索了一下,李世民抬头对夏鸿升说道:“那好,朕就答应夏卿的请求。让夏卿出资,修建这条从长安到泾阳的水泥路来。朕,也会留心看一看,方才夏鸿升所言,到底对不对。”
第351章 犒劳匠人
秋天到了,冬天还会远么?冬天来了,大棚里面的那么多果蔬才能够引起轰动啊。引起了轰动,这反季节蔬菜不就能成为一大笔收入了么!所以得修路啊!修一条从长安到泾阳的水泥路来,夏鸿升的目的可不单单是为了卖这些大棚里面的蔬菜。若只是为了卖这些反季节蔬菜,完全可以在长安城里面侬一处门面来卖嘛,哪里还至于如此麻烦?夏鸿升想要做到,是把长安的人流导过去啊!
不仅仅要贩卖这些反季节蔬菜,还要引人来参观,最重要的是将长安城中的商人引来,让庄子上的人摆摊。摆什么摊味呢?就照着后世里过年的时候街上的样子来,多向趣味性的活动靠拢,卖些奇巧的小玩意儿,做一些游戏的摊位来。后世里面过年的时候街上多少玩耍的东西啊,套圈儿啦,用沙包扔东西啦,没有气枪大气球,咱们可以投壶嘛,还有动漫里面看来的那些,舀金鱼啦,炒面啦之类的……太多了,将这些东西都集中起来,也在庄子上办起来,让去的人觉得好玩儿,吸引人流过去。冬天不是农忙,可以引导庄子上的人做做生意,这样庄户们手里就能宽绰起来,最终通过多方运作和努力,将泾阳变成一个长安城外的商贸活跃带,这才是夏鸿升的目的啊。
日后在泾阳开山建学了,总得有个大学城吧!
有钱任性,夏鸿升总算也能尝一次任性的滋味了。如今茗香居的茶,绿茶红茶都做出来了,还有花茶,另外还有王掌柜儿子借着茗香居操持着的糖和冰块,这是一笔大的进项。煤场的蜂窝煤,如今随着煤炉子的传开,冬天里面的销量十分大,也是一笔大的进项。白酒,现如今去酒肆客栈里面看看,和三勒浆的人已经几乎没有了,都改喝白酒了,不同的度数有不同的名字,正合不同酒量的人饮用,这笔进项目前是最大的。玻璃坊,玻璃坊现在的进项比不上白酒,一来人们的思想根深蒂固,认为这东西不是谁都能有的,二来,潜意识里对它的价格都认为比较高。夏鸿升准备到了文武大会的时候顺便做一场玻璃制品展览,打开市场,打开销路。玻璃制品的利润,还是得再等等,从胡商,从域外他国的手里面赚。至于那个夏鸿升名字都给早早起好了的印刷厂和书屋,因为东西二市被烧的意外,眼下就暂时指望不上了。只是可惜了造势那么久的《三国演义》,也只能提前在印刷厂里印刷出来,暂时先不贩卖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