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勇啊,去嫂嫂那儿把月仙请来。”夏鸿升朝门外喊了一声。
齐勇在外面答应了一声,就匆匆过去了。没等一会儿,门就被敲响起来,外面传来了月仙的声音。
过去开了门,让月仙进来书房里面,引至书桌前面,对月仙说道:“今年咱们不挂桃符,改贴对子,看着红红火火的,喜庆。我已经让他们裁了红纸,估计眼下已经差不多停当了。我写字不好看,你来写吧!”
“贴对子?”月仙不太明白。
“就是写一些吉祥的好话,写在红纸上面,来代替桃符。看着比桃符喜庆。”夏鸿升解释道:“内容我都差不多定好了,就这些。”
月仙拿起夏鸿升记了春联的纸张来看了看,笑道:“公子真是好才情,这字字句句的,都是好愿景,看着就喜人。不知公子有何要求?”
“恩……既是往门边贴的,还是看着大气一些。不过气太大了也不好,略显娟秀也是好看的。”夏鸿升挠了挠头:“反正就是取代桃符往门边张贴的,你看着写就是。”
说话间,下人已经抱来了裁好的红纸来。
夏鸿升叫了齐勇进来帮忙,将红纸铺开,月仙提笔蘸墨,将夏鸿升方才挑选出来的春联给写上。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夏鸿升随着月仙的落笔而念了出来:“好,这一副贴大门上!”
夏鸿升心中窃喜,这一句是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一副春联,管他好不好,先给占了再说,哇哈哈哈哈!……
月仙写出来的字夏鸿升也说不上来个门道,只看起来娟秀又不失大气,十分好看。
越看越觉得高兴,张贴出来之后,长安城独此一家啊!
说不定今年一过,历史改变,一千多年后的学校里面自己原来的同事给学生们讲过年贴春联的历史,就该说是一千三百多年前,大唐的泾阳县侯夏鸿升,是第一个张贴春联的人了。哈哈,想想都好笑啊!
家里需要贴的地方不少,所以写完之后,就已经是晚上了。告诉了下人们怎么贴,让他们明天一早起来贴上春联,这一天,也就这么过去了。
夏鸿升早早的回去休息,明日一早还需早起过去军校,该军歌大合唱了。
第414章 大开校门
翌日清晨,夏鸿升早早的就起了床,洗漱过后在月仙的帮助下将自己的一身铠甲穿上,好歹是右羽林卫中郎将的军职,今天又是个正式的场合,理应穿上。
随口扒拉了几口饭吃,夏鸿升就开始心急火燎的招呼人快出发了。
要不怎么说马周在夏鸿升的带动下越来越会玩舆论了呢?他早早的就已经在满长安的张贴通报,邀请长安城的居民前去军校观看的合唱比赛了。向普通的百姓展现军校的风采,一来激发百姓的热血情怀,二来也是对军校的一个宣传,军校之中最重要的是知识,可知识都在学员们的脑子里,所以让百姓们进入军校参观,也不怕什么。
马周将这么做的好处一一给李靖阐明了,李靖又不傻,自然能看得到好出来,于是当即拍板表示支持,还许诺要拉一帮子军中老兄弟们过来捧场。
催促着嫂嫂和月仙,还有巧儿盼儿,以及管家和账房都上了马车,夏鸿升当前就先打马出发了。长安城中已经都是开始往外面涌去的人,军校建立起来有一阵子了,长安城的百姓哪里有不好奇的道理。早就听说了无数关于军校的事情,什么里面的房子有好几层,每一层都有人啦,什么军校的食堂吃的都是皇宫里面的美食啦……之类,如今军校开放一天让人参观,可不就争先恐后的都想要去看看了么!还有那军歌大合唱,临近年关了,都有了空闲,去看看耍闹,也是极好。
出于这些想法,早从马周派人在长安城里张贴了告示的时候,长安的百姓们就急切的等着今天了!
打马冲到了城门口,就见了徐孝德家里的马车,停下在马车边上喊了一声,徐惠的脑袋就从小窗口里伸了出来。
匆匆打了招呼,告知了他们自家马车马上就到,夏鸿升就告辞先走了,他是院正,总归得提前到了做好准备。
一路扬鞭,冲到了军校大门,正门上面就见挂了一个长长的红色大横幅,上面白漆刷出来的楷书,写着:大唐皇家军官学校,恭迎长安百姓参观。
这是夏鸿升在军校中一直的意思,既然是对百姓宣传的,就要接地气,让百姓能很容易的明白是什么意思,所以一律采用大白话!既然教授的是并没有多少文化底子的士卒,那也要尽量通俗易懂,所以军校中授课也一律使用大白话!
夏鸿升还想在横幅上面写“热烈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莅临我校参观指导”呢,结果被众人纷纷否决,最后才各退一步,写了现在的这个。
大唐红底黑边的旗帜整齐的固定在军校门外两侧沿路的石墩之中,有的上面书写一个大大的唐字,有的上面画有日月,有的则是一条威严的龙纹,随风冽冽。
军校的学子们都是一身齐整的军装,那军装虽然在夏鸿升的眼里略显繁复,但是所有人整整齐齐的传出来,却也显得威武起来。
军校的教员已经在办公楼下齐聚,俱都是一身戎装,英伟俊朗。夏鸿升翻身下马,马周就走到了跟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