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点了点头,从李丽质的身边拿出薄薄的一叠报纸来,随后翻开,映入眼帘的第一篇,就见到了几个又粗又黑的大字——《征讨突厥檄文》。不由的心里一惊,赶紧细致看下去。
看过之后,长孙皇后更加吃惊了,赶紧翻翻其他几面,又见到了一个题目——《何为国,何为家》。
仔细将一张报纸看完,又随手拿起了另外一张,这才发现上面有个日期,一看,却正是昨日,再看里面写的事情,分明就是前日才发生的。
又连着翻了几张,发现这些日期是挨着的,每日一张,且每一张上面,所发生之事皆为前一日的事情,不由得心中更加好奇和惊异。
随即又拿起一张展开,正面第一眼看见的那一篇里面,写的正是前几日的朝政,仔细看去,里面对于朝政之分析身为独到,且又从多方提出了建议来,竟是大有道理!长孙皇后蹙眉问道:“长乐,你是说,这些东西是承乾给你看的?”
“恩!”李丽质点了点头。
长孙皇后心下屏气,仔细将每一张报纸上面的内容全都如数看过,然后转头对身旁的内侍问道:“陛下今日可是在太极殿中处理政事?走,本宫要去面见陛下!”
“哈哈哈哈!……皇后,不必前去太极殿了,朕来面见皇后了,哈哈哈哈……”话音刚落,就听见李世民哈哈笑着出现在了长孙皇后身后,朗声笑道。
“父皇!”李丽质站起来行了礼。
长孙皇后转头过去,见李世民眉开眼笑的,于是笑问道:“看陛下如此高兴,今日可是遇到喜事了?”
李世民点了点头,只是笑,却并不多言。
长孙皇后哪里会不知道他不想让旁边的内侍和宫娥们听见,于是当下也不多问,只是笑道:“臣妾今日却也是发现了一些好东西来,正要去呈与陛下呢!”
说着,长孙皇后拿起那些报纸,交给了李世民,说道:“这几张东西,每一张都有日期,最远的是几天之前,最近的就在今日,每日一张,每一张上所记之事,皆为前一日所发生。妾身在上面看见了许多长安城中轶事,足不出户也能知道进来长安城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另外,更重要的是,这里面有几篇关于朝政的文策,其格式皆是先朝堂上的定论,然后解释一番,接着又分析一番好坏,最后在指出欠缺,或提出见解,附上建议。臣妾方才看之,其中之见解很是独到,又甚为新颖,觉得颇为有道理,所以想要呈与陛下看看。”
“哦?”李世民接过长孙皇后手中的报纸,坐下来一张一张的看了起来。
越看,他的神色越是凝重,但是眼中却越是发亮。
长孙皇后和李丽质都没有去打扰他,良久,李世民终于抬起了头来,问道:“这东西,是从何处得来?”
“是承乾担心长乐生病的时候闷的慌,于是拿来给长乐看的。”长孙皇后对李世民说道。
“来人,去叫太子来此见朕。”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
旁边的内侍立刻躬身领旨,匆匆跑去东宫了。
没有等待多久,李承乾就出现在了李世民的面前。
“孩儿拜见父亲、母亲!”李承乾站到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面前,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
“承乾,这些东西,你是从谁手中得来的?”李世民问道。
“回禀父亲,这张纸,叫做日报,取一日一报之意。您看看那上面的内容,多是前一日或前几日所发生的新闻。所谓新闻,字面上来说,就是新的所见所闻,具体来会所,就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李承乾因着夏鸿升的嘱托,所以早有准备,答道:“这东西,现如今只有孩儿看过,不过若是能让百姓也看到,那就可以不仅仅使百姓们在看朝廷做了什么,理解朝廷的决策,从而支持和监督朝廷的决策的实施。反过来,朝廷也可以看到百姓们对于朝廷决策的反应,起到作为朝廷的耳目的左右。另外,这报纸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作用,便是制造舆论,并引导舆论……”
第435章 嫂嫂的异动
李承乾照着夏鸿升教他的话,统统说给了李世民听。李世民听完之后,又拿着那几张报纸看了许久,却并没有立刻下旨传召夏鸿升入宫觐见。
“今后夏鸿升再给你的报纸,看完之后呈送于朕。”李世民对李承乾交代了一声,便匆匆拿着那些报纸走了。
而夏鸿升并不知道李世民已经看过了报纸,这会儿,夏鸿升正忙着,将家中的婢女逼退到了角落里面,看着惊怯而瑟瑟发抖的侍女满面狞笑。
“小妹妹,看着本公子的眼睛,快告诉本公子,嫂嫂这段时间外出究竟是去干嘛了?”夏鸿升自以为很是慈祥和蔼的样子,对侍女问道。
“回,回禀公子……奴,奴婢真的不清楚……”侍女怯生生的回到道:“老夫人也从来没有跟奴婢说过的……奴婢只知道每次公子离开家之后,嫂夫人就自己出去了,从来不让奴婢跟随……”
夏鸿升紧紧的盯着她的双眼看了一会儿,忽而后退了一步,转头向身后的家丁问道:“你真的看见那是嫂嫂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