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策激动万分,再次叩首。
顺利办成了事情,夏鸿升很是高兴。更加高兴的是,在王玄策学成之后,到书院中教授纵横家的思想和能力。
一个纵横家,就是一个外交家,想想若是历史上的大唐能够多有一些苏秦、张仪之辈,散布到大唐周边的各个国家之中,那么许多事情,就都会有一个不一样的结果了。倘若历史上的大唐能够用纵横家的眼光和思维去看待和处理周边的国家关系,那么吐蕃不会壮大,新罗不会钻空子侵吞了大唐灭高句丽和百济的成果,大食也无法撼动唐朝在中亚的地位。
只可惜,汉代之后,“九流”之中唯有儒、道得以广传至今,而其余七个学说流派,则渐渐销声匿迹,只有只言片语流传了下来。
夏鸿升发扬科学之余,也想要在书院之中将这些学术流派重新发扬,再创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实现大唐的“文艺复兴”。
没有思想的碰撞,就没有进步。百家争鸣,就是各种思想碰撞,然后融合,互相汲取养分的过程。它所孕育的,必然是思想的开化和提升。而独尊一家,只会让人思想僵化不前。思想被禁锢了,那科学也就成了泡影。后世的历史上,思想的禁锢越来越严重,不少好用而先进的科技,都因为被儒家说是奇淫技巧,而不能发扬、进化、传承,以至于最终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王玄策在书院教授纵横家的学说,将纵横家的思想和学说传承下去,教出来更多的苏秦、张仪之辈,这是夏鸿升希望看到的。不仅仅是纵横家,夏鸿升还要想办法,尽可能找到更多的人才,让书院成为大唐第一个百家争鸣的地方。
既然跟随了唐俭学习,王玄策就要留在唐俭家中了。夏鸿升没让他再离开,自己则在午后告辞离去。
王玄策将夏鸿升送到了门口,深深的弯下了腰去,对夏鸿升长施一礼,说道:“大恩不言谢,玄策日后必有所报!”
夏鸿升笑了笑,摆摆手,说道:“玄策兄切莫如此,你别忘了,我也是有条件的。届时,还请玄策兄能够信守诺言,到书院之中教授纵横之术四年!”
“莫说四年,便是四十年又如何?”王玄策仍旧躬身不起,说道:“静石,多谢了!”
夏鸿升扶起王玄策,让他回去了,转身离开了莒国公府,上去马车,由齐勇驱驰着离开了。
一路上夏鸿升心情大好,撩开帘子一边吹着暮春的暖风,一边回到了家中。
到了门外,下来马车,熟料还没有进入院子里面呢,就听见身后有人呼喊了。
转头一看,却见是宫里的侍卫跑了过来:“卑职拜见夏侯!陛下有旨,命夏侯即刻如同觐见!”
夏鸿升一愣:“什么事?”
“卑职不知。”那个侍卫摇了摇头:“不过,陛下已然召见了高大人、长孙大人、杜大人、房大人,以及军中诸位将军,还请夏侯速速动身。”
第454章 颉利想和亲?
听宫中禁卫说的李世民召见的人,夏鸿升就心里明白一定是突厥又有情况了。现如今,能让李世民着急一众军方大佬的事情,也就只有突厥了。恩,这么想来的话,本公子是不是也已经成为朝中大佬了,哪一次都不漏了啊!——也就心里面得瑟一下,夏鸿升还是不至于丢了自知之明的。
既然是即刻觐见,夏鸿升也就耽搁不得,匆匆随着宫中禁卫离开了家,直奔皇宫而去。
到了皇宫之中,却并不在太极殿,而是在李世民的书房之中。那些个文武大佬都已经在了。李世民的决策,不敢说全部,但是有个六七成,都是从这些李世民的心腹之人口中讨论出来的。有了定论之后,才会放到朝堂上面讨论,有更好的,采纳,没有更好的,也就只是走过过场了。
见段瓒也在,夏鸿升行礼之后很自觉的就过去跟段瓒一起站在最后面了。
“给朕过来!”李世民瞅见夏鸿升站到了最后面,明显有躲躲藏藏的意味,于是冲他喝道。
夏鸿升只得讪讪的重又走了出去,李世民对夏鸿升问道:“去年,因颉利残暴,其下有薛延陀夷男乃率其部众,武力反抗颉利,颉利派大军镇压,反被夷男所败,颉利部众归附夷男者不少。去年十一月,铁勒诸姓共推夷男为可汗,当时夷男不敢当,此事你可知晓?”、
本公子当然知道,本公子还知道你暗地里面扶持了他,让他变着法儿的给颉利添乱呢!夏鸿升心中说道,不过嘴上自然不能这么说,于是躬身说道:“回陛下,臣不知道。”
李世民又道:“当时朕以为,突厥虽乱,然其势力仍大,须有所牵制。于是命游击将军乔师望暗里联络夷男,册拜夷男为珍珠毗伽可汗,赐以鼓纛。夷男因此以薛延陀诸部成薛延陀汗国,于大漠之北,郁督军山下建立牙帐,与突厥分庭抗礼,以牵制突厥,使得突厥乱上加乱。”
“陛下英明!”夏鸿升一记马屁立刻跟上。
李世民对于夏鸿升那一脸浮夸的崇拜表情并不感冒,继续说道:“朕手头得到了两个情报,你且看看,然后说说你的看法。”
夏鸿升行了一礼,然后走上前去从李世民面前的巨大办公桌上——顺带一提,李世民自从在军校的校长办公室里面感受到了办公桌和配套的老板椅之后,就在自己的书房里面也给布置了一套——拿过来了两张间谍营传递情报所用的纸张来,仔细看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