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村里用木箱弹花车给村里人弹棉花的老人说,她那木箱弹花车还是古董,是清朝留下来的。夏鸿升眼馋了老久,后来才听说她家那清朝的老古董,早就在****的时候被砸了。这个是后来她老头子担心自己去的早,她没有了营生过不成,所以又给做的。老太太糊涂了,给搅浑了。不过,老头子的未雨绸缪显然是高明了。老头子大她许多,过世的早,这老人就靠着这木箱弹花车,养活了七八个儿女,如今依然在为村人服务着。
这个东西的原理很简单,夏鸿升也见过实物,见过它是如何工作的,所以还原出来,算不得难事。
关键在棉纺机。
现如今的纺车,比起后世里面的机械,自然是没得比。可若是放在这个时代,却也是领先的。无论是手摇式还是脚踏式,如今已经普及,使用十分广泛。特别是脚踏式,腾出来了双手,提升了效率,如今捻线织布都是靠它。
不过,夏鸿升想做的,是那种可以用来大规模进行纺织生产的大纺织机。从飞梭,到做棉纱的珍妮纺纱机,再到织布的水力大纺车……
水力大纺车,纺纱机、织布机由水力驱动,使织布的效率提高了无数倍,不过,也限制了工厂必须建造在河边,而且受河流水量的季节差影响,造成生产不稳定等诸多不利因素。但是即便如此,它也似乎是蒸汽机出现之前,最为先进的纺织机形式了。
夏鸿升想要做出来的,就是这种水力大纺车。
通过水力捻丝,通过水力带动大转轮。古代纺车的锭子数目一般只有两到三枚,最多的,也只有五枚。而水力大纺车上面,至少有几十个锭子。这些特点使大纺车具备了近代纺纱机械的雏形,适应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
倘若这几种东西能够做出来,那么带来的影响就不仅仅是在李世民发动征伐高丽的战争之前,赶制出来足够军中配备的棉袄棉衣那么简单了,对于大唐商业化的发展,也是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另外,这几种机器的出现,也可以令世人见识到机器的作用和效果,让人们知道原来可以这么做。从侧面的,也会刺激不同行业中机器的开发和使用。
一念及此,夏鸿升很是激动,看了看那几口大箱子里面的棉花,一转身奔书房里去了。他要将自己的设想写下来,然后着急那些木匠们还有墨家的人,让他们一起帮助自己,将这几样东西做出来!
第685章 找墨家帮忙
一夜过去,书房里面的灯花剪落了不知道多少回。夏鸿升揉了揉酸涩的眼睛,转头看看在一旁爬在桌沿上睡着了的月仙,替她拉了一下盖在身上的毯子,然后又整理了一下桌子上面的一堆图纸和文字。
照这么下去非近视不可。夏鸿升揉了揉眼睛,可不敢近视啊,后世里就是一千度的超高度近视,好容易穿越了,不近视了,得好好保护眼睛。
这么想着,于是做了一套眼保健操。
心里面却又不禁想到,也不知道这个时代近视的人多不多,得了近视该怎么办。连个近视眼镜也没有,生活多不方便啊!
正想着呢,忽而就感到一片微凉而柔软的触感覆于了自己的眼上,那微凉透过肌肤,令夏鸿升精神一振。
“醒了啊。”夏鸿升笑道,知道是月仙醒了。
“公子可不能在这么熬夜了。”月仙一边轻轻给夏鸿升揉着眼睛,帮夏鸿升做眼保健操,一边说道。
“这不是想着好不容易有了灵感,一口气给都弄完了,省的再忘了么。”夏鸿升笑道:“我直接去书院,正好能跟上早饭。还有好些个事情呢。”
夏鸿升也顾不得休息休息,拿了整理好的那一叠纸张,直奔书院去了。他得将这些东西拿过去叫乐台他们看看,能不能将东西做出来。夏鸿升所化出来的东西,毕竟不是全都正确的,还需要乐台等人的集思广益,指出错误或者不可行的地方,加以修改,成为能够在这个时代被制造出来的东西。
到了书院,正赶上早饭,学子们梳洗过后正纷纷从宿舍楼中出来,往食堂里面涌去。买了一笼小笼包,免费送了一碗粥,一共花费两文钱。食堂对教席先生们免费,但是夏鸿升并未将自己算入此内。况且,书院食堂的饭菜真的不贵,就算是专拣那些大鱼大肉的菜来挑,顶多也就花费个数十文钱,更别提那些普通的了。总之,即便是家境十分贫寒的学子,在书院也不用担心吃不饱饭,而且,书院的每样菜色都又做的十分好吃,又提供有许多勤工俭学的岗位,所以贫寒学子到了书院,反而能够自力更生,改变自己贫苦的生活。
刚坐下来,就瞅见乐台几人一起进来食堂了。几人各自打了饭,过来坐下。见夏鸿升在此,也都互相问好。
“乐先生,正要又是找您。”夏鸿升端着碗坐到了乐台面前,拿出了那些图纸来,说道:“这些个物件,您给瞅瞅。”
乐台亦是不拘小节之人,立刻放下筷子腾出一只手来,一手捏着油角,一手接过那叠纸张,边吃边看了起来。
“这东西……”乐台看了一会儿,说道:“看似是用来织布的玩意儿?不过怎的如此大?”
“不错!不错!”夏鸿升见乐台竟然能看出来是织布用的,顿时大喜道:“正是用来织布,这东西是一种大纺车,人力所不能驱,须在水边以水力驱之,若是做成,那一日便可织布成百上千斤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