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贞观帝师_石肆【完结】(996)

  “这,官学之址,所涉众多,还请侯爷容下官回去之后仔细思量一番,再做定论。”张县令行礼说道:“下官会尽快做出定论,报于夏侯。”

  夏鸿升点了点头:“好,明日本侯的建筑队会从书院抽出来,交给张县令,听凭张县令调遣。另外,作为对张县令的支持,城中的中心学校,有统筹其他四方官学之责,应当规格更高些,花费也更多,本侯自己出资来替泾阳修建。其他四方分校,县上出资修建。”

  “这……多谢侯爷!夏侯利民之心,堪为楷模!下官必定效仿夏侯,尽心尽力操办教育普及之事!”张县令顿时面露喜色,躬身行礼道。

  夏鸿升摆了摆手手,示意他用不着多礼。

  在长安休息了一碗,第二日一早,张县令就匆匆赶回泾阳去了。这是一个他最有可能从此平步青云的机会,他几乎耗费了大半辈子,都在等这么一个机会,如今终于来了,他必须要将这件事情做好!而这次的事情,听起来很难,但实际上却又十分简单。原因无他,只因前面还有一个泾阳县侯为他开路,上面还有一个皇帝替他撑头。

  可以说,只要一旦有问题,就立刻去找泾阳候,必能帮助其解决。张县令也是混迹官场半生的人,哪能看不出来,夏鸿升一力想要办成这件事情,所以无论是张县令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什么事情,夏鸿升都会尽力去替他解决。

  夏鸿升送走了张县令,自己并未一同回泾阳。他要在长安待几天,集中处理一下长安这边的事物。如今长安这边夏鸿升不必常在,只是每月两三次的趁着在长安的时候集中处理一下,便又回泾阳书院教书。

  主要就是军校、军机坊、报馆,亦或是一些生意上的事情。

  不过,等夏鸿升送走了张县令,去军校处理了一天的事情,傍晚回府到了门前的时候,却遇上了一个不速之客。

  犬上三田耜。

  “呵呵,久不见夏侯,甚是想念,昨日听闻夏侯归来长安,今日便想着前来拜会。所幸夏侯未回泾阳,终于得见。”犬上三田耜躬身行礼说道。

  夏鸿升抬手回礼,笑道:“犬上兄别来无恙啊!这段时间泾阳的事情略有些忙,是以也没怎么待在长安,叫犬上兄挂念了!”

  无事不登三宝殿,夏鸿升一边客套,心里一边猜度着这个日本鬼子来找自己,是为了什么。

  他一定是在自己家外布置了眼线,否则不可能这么快就知道自己回来了长安。

  昨日出宫已是天黑,今日一早送张县令的时候也是才刚刚天亮,然后就直接到了军校,现在才回来,未曾在旁的地方出现过。可见一定是有人通知于他。

  见这个倭国遣唐使带入了屋中,到了正堂坐下,两人一番寒暄。

  “不知犬上主使今日莅临寒舍,只是看望,还是有所相商?”寒暄一阵之后,夏鸿升主动开口问道:“若是有事相商,只管开口便是。”

  犬上三田耜听夏鸿升这么说,于是笑道:“哈哈,不瞒夏侯,在下的确是有求于夏侯啊!”

  “但讲无妨。”夏鸿升心中冷笑了一下,面上却不露声色,说道。

  犬上三田耜起身拜了一拜,说道:“承蒙夏侯相助,陛下开恩,于国子监中设四方书院,以大唐之教化,教化四海仰慕之属。倭国遣唐使学于其中,方知华夏之文明,当世之无双耳!听闻夏侯在泾阳开办书院,感念夏侯相助之举,我倭国使节,亦当对夏侯有所报恩,有所支持才是啊!”

  夏鸿升一听,当下便明白了他的用意,于是苦笑道:“哦?那可太好了,唉!犬上主使也不是外人,在下也不瞒着主使。如今西行的商路屡遭阻拦,这泾阳书院的资费,全赖本侯西行的商队所获收益支撑,如今商队受阻,书院已经是不堪运转了。书院乃是本侯宏愿之所在,如今运行不下去了,甚是难过。不过,若是能够得到犬上主使的支持,那或可撑过此劫也说不定!”

  犬上三田耜显然没有料到夏鸿升会这么直接张口要钱,脸上笑容一僵,不过很快又笑道:“哈哈哈哈,好说好说!夏侯遇到了难处,身为朋友,在下自当鼎力相助才是啊!”

  第719章 来个将计就计?

  其实,犬上三田耜一提起泾阳书院,夏鸿升就知道他肚子里面装的是哪一壶坏水了。

  倭国派来遣唐使,不仅仅是要学习大唐的更方面规制,学习华夏的文化,监视大唐在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的动作。同时也为了学习大唐的先进技术,回去好发展倭国。

  这有点儿像晚清时候的“师夷长技以自强”,不过正好反过来,是这个“夷”试图来学习华夏各个方面的先进之处,去壮大它自己。

  夏鸿升和李世民唱双簧,在国子监设立了四方书院,让愿意学习华夏文化的属国都可以遣使前来学习。国子监是什么地方?是大唐名义上的最高学府了。所以这些使节们激动的不行,纷纷立刻遣人前来进学。不过,国子监里面可不教什么技术,张玄素又得了皇帝和夏鸿升的嘱托定计,在四方书院里面,更是连国子监里面原有的算学之类全都给砍去了,只留下了经科。

  所以自从那帮使节到了四方书院之后,从《千字文》,到夏鸿升之前删改过的《三字经》,再到“四书”、“五经”,再到“忠君爱大唐”……他们所学的全都是儒家的文化。且,张玄素为四方书院选择教席,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只要腐儒,不要旁人。孔颖达也得了李世民授意,令国子监学子彰显大国气度,不要与那些“外国友人”争辩对错。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