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闲臣风流_衣山尽【完结】(176)

  周楠淡淡道:“只怕不是那么简单吧,这两赋数额巨大。征收上了,七成缴纳国库,剩余三成只怕都被县尊给截留了。让小生想想,县尊那这么多钱做什么?对了,这些钱想必是要送去京城吧?”

  詹知县这人不是科举出身,在官场上难免有点心虚。唯一可以依仗的就是裕王府这个背景,来安东之后也是常常将王府挂在嘴上,好叫所有人都明白,我詹知县可是有来头的,你们给我老实点。

  周楠继续道:“我又听人说县尊在来淮安之前还去拜见过李妃娘娘,建议她劝裕王进宫侍侯天子。天子每年都在修葺宫观,王府是不是也出点钱,聊表孝心。这笔钱,是不是就是用在这上面?知县对当今天子忠心耿耿,小生敬佩,敬佩。”

  这话说得狠辣,若是传出去,詹知县的知县怕是要当到头了。

  原来,嘉靖皇帝笃信道教,曾有方士对他说“两龙不相见”若是两龙相见,必有一伤的话。深信不疑的嘉靖皇帝自此再不见唯一的皇位继承人裕王,到如今已经十多年。

  这是嘉靖皇帝的逆鳞,也是朝堂中不可说的禁忌。

  你詹知县既然要搞我周楠,我也不妨给你下下眼药。大家都别客气。

  你强留我在县衙里,我就是你身边人。我张嘴乱说,别人就会以为出自你的授意,这个政治后果你自己掂量着办。

  在座众人都知道这句话的威力,一时间大家都是面带戒惧,再不敢多说一句话。

  到这个时候,周楠和詹知县算是彻底翻脸了。

  “祸害,真是一个大祸害啊!”詹知县心中闪过这一句话。

  确实,他是存了要坏周楠前程,强留他在衙门里做吏员,以便将来好好整治一番。可是,若真留他,他可是朝廷任命的吏员,是自己的直接下属。真若乱说乱做,出了事,上头追究下来首先就找他这个上司的麻烦。

  你又不可能贬他做衙役,没这个权力。

  不行,这人得赶走。

  詹知县喝道:“滚,你给我滚回去,反正不几日你的免职文书也就要下来了,本县也不留你。”

  周楠心中大喜,又问:“县尊,我这个月的俸禄呢?”

  “少不了你一文。”詹知县气得一脸的铁青。

  周楠大获全胜,一拱手:“多谢县尊,告辞,告辞!”

  就要走。

  正在这个时候,突然门口的两个衙役惊叫:“你们是谁,怎么进来的?”

  周楠回头看去,却见门口站着三个头带竹笠,身披棉布长袍,脚穿麻鞋的高大汉子。

  看三人的打扮,和脚夫没有什么区别,又是怎么进得县衙的,也没有人拦?

  第一百零二章 千户

  周楠现在已经不是礼房师爷,也懒得管衙门里的事情,心中只是略一诧异,举步欲行。

  突然,为首那条汉子一把拉住他的手,笑道:“小哥,你可走不得,等下可要做个人证。”

  周楠力气也算是大的,可落到他手里,只感觉像是被老虎钳子夹住,不由自主地被他带进耳房里。

  突然来了三个不速之客,屋中众人大惊。詹知县厉声大叫:“什么人,好大胆子敢擅闯县衙重地。来人了,来人了,把他们给我拿下!”

  “噗嗤!”为首那人却是一笑:“重地,小小一个县衙也敢称重地,你这里是胡宗宪还是唐顺之的节堂,又或者是高太尉的白虎堂?莫说是你这里,就算是京城六部衙门,我弟兄也天天坐班。”

  胡宗宪,浙江巡按监察御史,抗倭之战的总指挥;唐顺之,凤阳巡抚,长江以北及两淮地区最高军政长官。

  听这人的话,好象也不拿他们当回事。

  说着话,就将周楠放开,三人大步走到房屋正中,将斗笠一摘,又将身上破旧的棉袍一扯。

  一刹那,眼前一片亮光闪闪,简直就闪瞎了大家的眼睛。

  却见,三人都身着飞鱼服,腰上皆挂了一口绣春刀。

  没错,他们就是大名鼎鼎,叫官员们闻风色变的锦衣卫。

  “你……”詹知县霍一声站起来。

  为首那人大约四十岁,国字脸,一说话,露出一口白牙,他举起象牙腰牌,道:“我乃锦衣亲军北镇抚司千户夏仪,你就是詹知县?”

  “是是是,本本本,本官就是,敢问上差来本县所为何事?”詹知县心中震撼,开始口吃。

  锦衣卫是做什么的,作为官场中人,他自然清楚。一般来说,锦衣卫上门,通常都不会有好事。

  锦衣亲军衙门的构成比较复杂,总部掌印是指挥使,下面是正三品的指挥同知,同知下面则是正四品的佥事。

  在总部下面分为两个部门,分别是北镇抚司和南镇抚司,简称北衙和南衙。掌印是镇抚,镇抚下面是千户。

  南北两衙的职责又有不同,南衙负责风纪,类似于后世的宪兵。北衙则负责诏狱,乃是特务机关。

  北镇抚司专司缉捕官吏一职,有明一朝,官员们一提到北衙,都是谈之色变。夏仪这个北衙千户乃是正五品,权力不小。

  “詹知县你不用怕,我就问两句话。”夏仪笑了笑,白牙闪动:“方才我在外面听说你要加征,用这笔钱给今上修宫观,可实?”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