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姐吃惊地看着他:“相公,你不会是要参加北直隶的考试吧,你可是淮安人,怎么可以?”
“什么不可以,听说过高考移民吗?”周楠哈哈大笑,连声道:“运气,运气啊,娘子你听我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是的,周楠是南直隶淮安人,按制度应该参加南榜考试的。不过,这里面又出了一个波折。当初他和詹通、夏仪去江阴的时候,被当成流民征召进了于大使手下干库管。
于重九是京师密云县潮河所的军户,周楠一不小心落了籍。也就是说,他现在是北直隶的军户。
潮河所属于密云县,密云县位于顺天府。可当年却归山东管,后来因为这里是国防前线,又划归了北直隶。
明朝阶级固化,军户的地位是低,可也不是没有上升通道,这就是科举。
如今裕王府侍读翰林院学士张居正就是湖北江陵军户出身,不也通过科举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而且,因为明朝的军户都穷,军队的卫所文教落后,国家对于军户子弟的读书和科举都有政策上的倾斜。
周楠一不小心变成了北直隶的军户,算是双重户籍,这已经类似后世的高考移民。就好象是你从竞争激烈的山东、湖北考区突然跑去大西北老少边穷地区考试,还不爽死?
他想了想,一年的时间够了。先把《四书》和一经还有朱子的注解背熟,读他几千篇范文,初步弄懂怎么写时文。
“这样啊,倒是一件好事。”素姐点点头。不过,她还是有点担忧:“相公,你变成了军户,以后孩儿岂不也要变成军户?”
周楠道:“不用担心,你忘记了,我现在可是正七品的行人,已有官身。而且我现在有秀才功名,是士,已经不是军户。”一句话概括,军户只是他以前的身份。现在的他可以享受户口所能享受的政策待遇,而不用承担军户应该承担的义务。
“那好。”素姐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好,从现在开始,本相公开始静下心读书了。”周楠在心中发狠:这古代的科举还能比后世的高考还难,我可是考中211的。
在古代读书拼的其实就是死记硬背的功夫,不用怕。
第一百六十四章 京城京城
回乡省亲几日,周楠几乎都是在闭门读书中度过的。
只几日,他就逐渐找回了当年高三时的状态,将《四书》中字数最少的《大学》和《中庸》倒背如流。再对照朱子的注解和史杰人的读书心得,倒是蛮有趣的。
很快就到了启程的日子,一大早,周楠就和詹通、詹师爷来到码头。
大约是知道丈夫这一去至少要一年时间,也就是说,周楠至少要参加完明年秋天北直隶的乡试才能回家。如果他运气爆棚中了,还得参加后年的会试,那就回不来了。
云娘和素姐既盼着丈夫明年能够回家,又希望他高中举人,甚至进士。内心中真是五味杂陈,说了声“相公你要照顾好自己”热泪就潸然而下。
周楠笑了笑问她们:“你等是希望我中呢,还是不中?哈哈,中了固然是好事。若是落第,大不了我不做那个行人,回乡与你们团聚,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好。所以,无论如何都是好事,别哭了。”
依依惜别,很快船过淮安。
天气已经冷了下去,淮安城笼罩在一片朦胧的雾气中,看不清楚。
这个时候,周楠突然想起自己还没有和荀芳语道别,心中突然有些难过。
她会想念我吗,或许不会吧!
名义上,荀六小姐是自己的小妾,二人也有夫妻之实。可大家从认识到现在成一家,所说的过的话加起来估计也就一本《大学》的字数。就算去道别,也是相对无语。
这个荀六姑娘实在太有钱了,这次周楠离开淮安,她还托王二给自己送来盘缠。为了方便携带,都换成了小金锭,有二百两,相当于两千两白银。这在明朝对普通人来说已经是一笔天文数字,足够周楠在京一年的花消。
正因为如此,荀芳语就住在淮安城里。一是方便打理山阳县的产业,二是强枝弱干。她若去安东周家,怕是和素姐云娘处不好。
看来,今后老周家妻妾分居的态势已成,不可能强扭在一起了,如此也好。
詹通的船行得极快,只半月就到了通州。在这半个月力量,周楠整天都将自己关在船舱里辛苦读书,倒不觉得日子难熬。
到了通县这座天下第一大码头,二詹是本地人,自然要回家省亲。
詹通给周楠安排了车马,笑着问:“子木,师爷还好,以后就在崇文门做税官,你们还可以见面。我这去长芦,想要见面却不知道是猴年马月,到此刻,你我同是宦游人啊!”
周楠:“詹兄,我有种预感,你我以后还会见面的。对了,此去长芦盐道,你又是副职,做事要慎重些,你那个缺实在太肥,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
詹通是李妃的表哥,将来裕王登基,这胖子说不好要飞黄腾达。,
詹通:“得,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不外是别贪墨。可是,这盐道该得的例钱你不收,别人怎么看你,同僚怎么看你,还做不做官了?我可是明白了,这官场上,做清官可比做贪官危险得多。你伸手拿钱,人家觉得你是给他面子,你好我好大家好。你若是清如水,别人就会想,你不要钱,必然所图甚大,不可重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