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刺客!”众衙役一通大乱。
周楠定睛看去,却是余二。他手里提着一把锄头,正恶狠狠扑来。
余二本是个老实人,如何是衙役的对手,瞬间被按倒在地。
周楠:“余二,你想干什么,造反吗?”
余二只是喊:“狗官,我还我娘子,你还我娘子!”
周楠沉着脸骂:“枉你是个男子汉,却如此没出息。大丈夫,何患无妻?你若是看上哪家身家清白的女子,说一声就是,本大人给你保媒。”
“谁要你这狗官保媒,我只要我家娘子。”余二突然放声大哭:“娘子,娘子,你在哪里,回来吧,回来吧!”
周楠心中气恼:“来人,把这余二给本老爷……送回家去。”
老郭催促车夫:“时间来不及了,走走走!”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如今的京城从成祖永乐年起,经过百年经营,已是一座上百万人口的大都市。
这么多人口见天要吃要喝,需要海量的物资供应。因此,白各庄就有不少百姓靠着种菜为生。每天寅时都有菜农起个大早,挑着担子进城赶早集。
街上已经有不少行人,更有早点摊子在高声叫卖。
正在这个时候,突然一个正在摊子上喝胡辣汤的人站起身,厉声喝骂:“狗官!”就将碗扔过来。
可怜车夫一时不防,被扣了一脸。
动手这人竟然是武新化。
这是今天第二次被人喊狗官,周楠大怒。
可就在这个时候,武新化突然一转身——跑——了。
转进如风。
俺老武也是风一般的男子。
周楠铁青着脸正要骂娘,坐在旁边的衙役苦劝道:“大老爷,正事要紧啊!”
也对,这黑灯瞎火的根本就捉不到人,反耽误了本大老爷科举。
至于来日方长,还是算了吧。武新化经过这几日的磨难,估计也不敢在京城呆下去。说不好天一亮就溜回淮安老家去了。这仇是报不了啦……本大人……好气哦!
两匹马跑得果然快,大约小半个时辰就到了京城。
第二百八十四章 碰到一个刷声望的(求票)
明朝的城市实行严格的宵禁制度,天一黑就要关闭城门,百姓也不能在街上行走,要到卯时才开城门。
不过,京城例外,会提前一个时辰开门。原因很简单,皇宫和西苑住了那么多人,每日所需都要一大早从城外运来,比如宫中贵人早上的泡茶的水,必须是玉泉山的上好山泉。另外,城中人畜生的排泄物也要送出去。
城门口全是车马争道,人声鼎沸,好生热闹。
看到周楠他们做官家打扮,守城的士卒就清理出一条通道来。如此,周楠顺利进城,比预计提前了一壶茶时间抵达顺天府学政衙门。
却见,贡院外的小广场上已经站了大约一千多士子,正交头接耳地议论着什么。有公差正在维持秩序,可人实在太多,且都是有秀才功名的读书人,又如何维持得住,急得不住叫喊。
广场上人面色各异,有人在激烈的争论着什么;有人则互相递着片子说着客套话,大意是久仰兄台大名,你我同为顺天士子,今日可算是见着面了,以后多多往来;更多的人则是在闭幕凝思,口中喃喃有词,显然是正在背诵课文,临阵磨枪……
嘉靖四十一年的二月,京城正冷,借着贡院点亮的灯笼,能够看到人群的头顶上浮动着腾腾热气。
周楠听车夫说已经到地头了,好奇地从车厢里探出头来。一般人若看到眼前如此热闹的场景必然会大吃一惊,不过,他还是忍不住摇了摇头,暗想:这北方的文教比起江淮还是差了许多。堂堂顺天府,今日来参加加试的生员也就一千人。如果换成苏州府、扬州府,至少三四千。而且,说不好还是在县里先选拔过一次。
大约是马车来得实在太快,一时收不住蹄,在惯性的作用下,竟一头朝人群冲去。
顿时,一群正在闭目温习功课的秀才发出惊慌的叫声,急忙朝旁边跳去。
有几人竟跌倒在地。
周楠大惊,这次若是伤了士子们,自己也不用再进考场了。急忙伸出手去,和车夫一道用尽全身力气才堪堪将两匹健马拉住。
他跳下马去,将一个倒在地上的书生扶起来,低声赔礼:“不好意思,可伤着了?”
那书生大约十六七岁,生得倒是相貌堂堂。
十六七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书生见周楠虽然穿着草绿色的官袍,知道他只是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
原来,按说周楠来参加这场考试以的是秀才身份,穿官服过来甚为不妥。不过他这两日连番肉搏,体力和精神耗费过度,昨夜属于睡糊涂了。
手下的人也不晓事,直接给周大老爷套上官袍就塞进了马车。
京城别的不多,就是官儿多。七品以下的杂流官在地方上或许威风八面,可在这四九城中屁都不是。
小书生估计在当地士林中也有些声望,明朝文人又有刷声望的传统。见周楠这个小官儿冲撞了读书人,心中顿时一动,决定好好整治一下这个落到自己手中的官员,显示存在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