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衷心地说了一声:“天子圣明。”
嘉靖:“可惜了啊!”
黄锦凑趣地问:“老爷可惜什么?”
嘉靖指着周楠:“可惜你不是翰林,可惜你是年纪太轻。若你是六部部堂,朕何用为首辅人选头疼。”
是啊,实在是太遗憾了。周楠这两次在内书堂的讲义,嘉靖也弄了一份,一看就看入了迷。他或许不算是一个大政治家,但权谋在明朝的历代君王里还是能够派在前几名的。
自继位以来,朝廷中那么多惊涛骇浪,都被他以高超的手段一一化解。
古代的君主学习权谋,除了帝王师和先帝的教授之外,只能从书里去学,学习历史,学习古人的治国之道,这才有司马光为皇帝写《资治通鉴》的原由。
古代的学者在写史书在为皇帝教授为政之道的时候,因为时代局限,有的事情也看不透,只一味从复杂里讲。
可周楠只用一个简单的阶层划分,只用一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就将问题彻底简化,把道理说透了。
这已经不是用“大贤”二字就能概括的,细想下去,真是可畏可怖,又不得不叫人心生佩服。
这且不论,周楠的理财思路叫人眼前一亮。
嘉靖自然知道大明朝所有的问题,无论是行政还是抗倭,归根结底其实就是一个“钱”字,有钱什么都好说,没钱却是万万不能。
他当初用严嵩为首辅,要的就是他的理财手段。
看到眼前的周楠,此人有过人见识,懂得理财,又写得一手好青词,好财贪花,简直就是严嵩年轻时候的翻版。
这样的人天生就是用来调和阴阳,沟通上下左右的宰辅之才。
如果他是翰林出身,又是个五六十岁的部堂,说不定嘉靖还真要让他做首辅。
可惜他现在连个举人都不是,却是用不上了。
如此也好,以后就让他安心做勋亲戚吧!嘉靖这么想。
皇帝这句话对周楠来说可是至高的评价了,可见圣眷之隆。周大人心中自然得意,这个时候,他念头一动,此刻倒是给徐老头下眼药的良机,我做呢,还是做呢?
第三百七十七章 严分宜有请
周楠前番被礼部黄主事告刁状,一口气被徐阶罚了三年俸禄,心中自然不顺。如今逮到这个机会,自然要找回场子,君子报仇不隔夜。
问题是,搅黄了徐阶的首辅梦,最后岂不是便宜了高拱?
我周某人和王府的关系也不怎么样了,恩恩怨怨不少,那边又没给我一文钱好处,凭什么帮这个忙?
要不,索性把两边都给搅肇了?
想到这里,周楠眼珠子一动:“臣惶恐,只想侍侯驾前聆听圣人教诲,平生之愿足矣。我大明朝制度承自伪元,太祖定鼎南京,设中书省,置左右二丞相,总理国政。后太祖高皇帝裁撤宰相,分权六部,中书省官属尽革,只留中书舍人。如此,历朝历代权相专政之弊尽去,太祖高皇帝英明啊!”
“实际上,我朝初年,天子实际上兼任宰相之职。不过,国家事务繁忙,太祖高皇帝、成祖文皇帝乃是一代雄主,自然精力旺盛。但到仁宗皇帝时,因为天子龙体有恙不能操劳,所有才设内阁大学士协理。”
周楠一边说一边小心地看着嘉靖,见皇帝没有任何表情,这才大着胆子道:“内阁大学士刚设之时,品级不高,也只是为天子的行政提出建言,本身是没有决策权的。虽然身居中枢,可位置却在尚书之下。只不过,仁宗因杨士奇、杨荣等为东宫旧臣,升杨士奇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杨荣为太常卿兼谨身殿大学士,之后杨士奇、杨荣等人均兼有尚书职位。自此,内阁威权日重,到后来变成实际上的宰相。”
“陛下,如此一来,岂不有违太祖高皇帝当年裁撤左右丞相之初衷?依臣看来,内阁要不要首辅都不要紧,反正就是一个秘书机构。阁老们能干的活,翰林院的侍讲侍读学士也能干,怎么不见那些侍讲学士也要分个高低。你是首席侍讲,我是次席侍讲。”
事关国家机构中枢决策机关的重大变动,不能不小心,周楠说出这番话的时候语气非常轻松,装出闲聊不负责任的样子,以免把自己给套进去,成为内阁公敌。
任何一个皇帝都有大权独榄的理想,尤其是在明朝这种文官势力空前强大,皇帝被他们制约成受委屈的小媳妇的情况下,能够干掉内阁,自己说了算,那可是天大的诱惑。
实际上,在清朝雍正年的时候,雍正就是这么干的。你上书房不是事实上的宰相吗,那我就在尚书房上头再设一个只听命于我的军机处。到那个时候,中国封建中央集权才真正达到了顶峰,皇权再不受制约,然后大清朝亡了。
你徐阶、高拱不是要争内阁首辅之职吗,一起完蛋吧!
听到周楠的话,嘉靖神色一动,不说话了。
黄锦心中仿佛如同被一击大雷打中,忍不住喝道:“周楠,你胡言乱语什么,祖宗家法不可废/,裁撤内阁,亏你想得出来,荒唐至极!裁了内阁,难不成让陛下亲自批阅奏章,老爷的龙体经受得住吗?”
周楠的目的是弄黄徐阶和高拱的宰相梦,可没想过裁掉内阁。如果真这样干,天下文官首先就要把他给撕了。再说,皇帝总归是需要人干活的。没有内阁,所有的活儿都压到皇帝一个人肩膀上。从古到现代社会,有能力事无巨细处置得妥当的君主也就秦始皇和雍正。这两人下场都不好,秦始皇因为积劳成疾在巡视的路上驾崩,雍正直接累得吐血而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