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楠:“诗词乃是小道,怎比得上圣人之言,道德文章?下官惭愧,勉强中了。”
裕王眼睛更亮:“中了就好,中了就好,你当好生读书,明年春闱考个进士出来,也好为君父为朝廷效力。”一口气说了这句话,他有点气喘。
旁边一个美人忙打开一个金盒递过来一颗红丸,服侍他就着茶水服用了
看到这丸子,周楠心中一凛,这不就是嘉靖常用的那种吗,这玩意儿是能乱吃的?
“是。”周楠忙应了一声。
裕王:“周大人今天来我王府,所为何事?”
周楠:“是公事。”
裕王笑笑:“孤只是一个亲王,若有公事,可先交王府长史司。”
明朝防王爷像防贼一样,所谓亲王藩王都要接受长史司的严格管理,无旨意不得出王府一步,纯粹就是当猪养。
裕王虽然强力介入朝堂政事,可那是在嘉靖默许的情况下,大家心照。
他毕竟不是储君,所谓名不正言不顺,有的事情还是要避嫌的。
周楠也不多说,将袖子中的供状递过去:“下官今日正在处理一桩小案,似与王府有些瓜葛,不敢擅做主张,还请王爷过目。”
“这是什么?”裕王接过空明的状纸看了一眼,一愣。忙朝两个美人一挥手,示意她们推下。然后疑惑地说:“周大人,嫌犯说他所偷取的一万两银子解送到孤王府里来,寡人怎么不知道?”
周楠:“王爷真不知道这事?”说着话,目光就炯炯地落到他脸上,似想看出端倪。
裕王苦笑:“周大人,上次你卖度牒为福建筹集军资的事情,本王知道是你的建议,福建前线将士都念你的情分。没错,福建是缺钱,但本王尚不至于出此下策吧?”
“对,下官也觉得此事情蹊跷。说不好是那贼子胡乱攀咬?不过,此事情可疑就可疑在那空明手头很是窘迫,所偷窃的一万两银子竟不敢动用一文,显然是有幕后主使的。而这个幕后主使应该不是非常人。”是啊,堂堂王爷,未来的皇帝去偷道观的钱,可能吗?
周楠:“忘记禀告王爷,这道观里的失窃的银子是陛下内帑。如果没猜错,显然是有人欲借此栽赃陷害殿下,图谋不轨。”
“什么,这是陛下的内帑!”刚才还温文宽厚的富裕王那张潮红的脸顿时变得煞白。
他呼一声站起来,对着外面喊:“来人,去请张先生……不,不用了。所有人听着,没孤的命令,都不许进院子来。”
自从嘉靖二十八年庄敬太子朱载壡薨后,论资排辈,储君的位置就该轮到裕王。可惜有二龙不相见的箴言,天子遂不立太子。
储君之位空悬十多年,难免有人会别怀心思。
最是无情帝王家,富裕王感觉有一道阴云正笼罩到自己头上。
其中,有电光闪烁。
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能给大王一个交代
定了定神,裕王一揖到地,感激地说:“多谢子木先生来报,否则本王到死也不知道怎么就被小人陷害。”
周楠“哎哟”一声,也跟着拜了下去:“大王折杀下官了,如何受得起如此大礼。”
裕王直起身子,将周楠扶起来:“子木起来说话,依先生看来,此事应该是景王所为?”
双方又落座,周楠:“也不一定。”
裕王:“何解?”
“就算是普通人家,但凡读过圣贤书,都知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道理,更何况天家乎?”总不可能说你们兄弟两为了争位,就差抽出刀子对刚,咱们出来混的最讲究一个信字,说杀你全家就杀你全家吧?这个离间天家骨肉的罪名,周楠可承受不起。
周大人斟酌着语气:“就算景王没有感念皇恩和兄弟情分,怕就怕朝中有野心勃勃的小人欲要搅风搅雨,对殿下不利。陈桥兵变的时候,宋太祖当时不也被蒙在鼓里。”
裕王眼皮子一跳,他本不是一个有主见的人,就智商而言也是普通人的水准。他自己也清楚这一点,平日里非常低调,对士人也非常客气,这才得了贤王之名。当即心中一片慌乱:“这事麻烦了,子木,你说吕祖殿短缺了一万两内帑银子,要不……”
周楠:“要不如何?”
裕王犹豫道:“要不,本王掏体己银子将这笔钱补上,算是对父皇的孝敬?”
周楠哭笑不得,顿时对裕王的智商感到绝望。忍不住问道:“殿下,这京城那么多道观,对方既然已经下手,今天可以在吕祖殿偷走一万两银子,明天就能在三清官弄走六千,后天白云观又短少两千,殿下补得过来吗?还有,殿下将这笔失窃的银子还回去,叫人知道了,世人都以为王爷你这是行迹暴露不得以退赃,这个罪名就是坐实了。可以想象,如今王府的一举一动都被幕后之人监视。”
裕王猛地醒悟:“是啊,不能这么做,子木何以教我?”
周楠:“如今并不用忙着填补这一万两的亏空,反正万岁现在也不用钱。当务之急是查出空明的幕后主使是谁,他又想干什么,才能制订应对之策。否则,敌暗我明,那就是被动挨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