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为这次改革,到张太岳去世的时候,国库尚有存银一千多万两。有因为国库充盈,这才有后来的万历三大征,才会活生生又为大明续命八十多年。
法是善法,但实行起来却有许多难处。首先一点,就得清丈土地。
毕竟,一条鞭法实行的数字化管理,必须有准确的数据可供决策。而清丈土地,那可而是要触动全天下士绅利益的。如此,官员们必定出工不出力。
于是,张居正又弄出了一套《考成法》,年年考,月月考。一旦官员完不成任务,不好意思,你给我走人。
这样一来,新政才得以推行。
周楠穿越到明朝一年多时间,已然妻妾成群,儿女绕膝。他已经彻底地融入这个时代,自然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子孙将来做北方侵略者的奴隶。再过几十年建州女真就要崛起,估计自己也或不到那个时候。但是,作为一个穿越者,往大里说,要为国家和民族尽一分力。往小里说,也是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
对于未来的隆万大改革,他还是想推动一把的。
这场大改革就是个得罪人的活儿,遇到的阻力也不小,必须有个强力人物主持。
如今的内阁在嘉靖的手中已经彻底权力碎片化,这其中周楠也助了一把力。没有如张居正这种权倾朝野的首辅,现在在弄这场改革根本就没有可能。
难道,历史会选择我代替张居正去做这个权臣大改革家?
周楠背心突然有寒毛竖起来,他立即就将这个想法抛之脑后。做张居正,开什么玩笑!
老张的下场可不妙得紧,死后还被人开棺戮尸,就连儿子也被活生生饿死在家了。我就是个吃喝玩乐享受人生的小丈夫,这种为国家为民族不惜身的事情谁爱干谁干,我可没兴趣。
听周楠说完这其中的关节,毕竟也是个读书人,也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史文江突然幽幽一叹:“如此善法,难道就推行不下去。若人人都惜身不肯担负自己所应该担负的历史责任,这国家又会走向何处?亚圣有云: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难道圣人之言都白读了吗?”
周楠:“会有人去做的,一定会的。今天有严尚书,明天说不定会有其他人。有了开头,这个潮流就阻挡不了。”
是的,据周楠所知,隆万大改革虽然发端于隆庆朝,到张居正主政的万历年终于彻底推广。但实际上,在嘉靖年末期,朝廷和有识之士也觉察出中央财政出现了不小的问题,需要改变,也做了许多微调。
实际上,张居正大改革并不是他一个人的成绩,而是跨越三朝的一股政治革新。只不过,老张的手段实在太过激,一味下猛药,终于激起了整个文官集团的反动。
张太岳的问题是没有弄清楚一个重要的问题: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没能争取到潜在的支持者,以至于把温和派改革支持者推向敌对阵营。
严讷今天派那姓王的幕僚和自己沟通,并不仅仅是为青州知府说情那么简单。
说不好他背后还站着一股温和派改革势力。
这事倒是有意思了。
实际上,周楠也倾向温和改革的。他在内书堂教书的时候也不断将未来张居正改革的内容和思路灌输给学生们,想的就是潜移默化影响未来几十年内廷的管事牌子们,做好大改革的思想和舆论准备。
或许,严讷就是听到一点风声,这才跑来和我沟通吧?
真想不到,严尚书一把年纪了,竟然还有这样的雄心。
也对,古代的文人谁没有家国情怀啊!
周楠和史文将在雪地里一边走一边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越说越兴奋,走了很长一段路才分手。
等回到家中,家人见周楠满头是雪,都是大惊。
荀芳语不住埋怨:“老爷大病刚好不一月,身子还虚,怎么好在雪地里走路,若是受了凉可如何是好?”
“没事的,我的身子调养得还不错,三丫呢?”
荀芳语:“云娘派人送了许多玩意儿,都是给孩儿玩的,三丫正在她屋里耍呢!”
周楠大为惊喜:“云娘来信了?”
“来信了,还送过来好多东西,说是给老爷新妇的礼物。”
周楠:“快把信给我看。”
第四百六十六章 周大人要结婚
云娘的来信有两个内容。一是说商号一切顺利,获利颇多。一家人都已经搬去了扬州;其二,听说周楠大婚,正是需要钱的时候,就派人解了一千两黄金过来做为日常花消。另外,她和素姐还为新妇准备了贺礼。
周楠自从穿越到明朝之后,对古代的金属货币非常不满。遇到大笔开销的时候,光带上一大堆贵金属就得烦死。那比得上现代社会,一叠纸钞搞定那么方便。
云娘也知道周楠讨厌这种事情,索性将白银都换成了黄金。否则,按照明朝金银比率,一千两黄金就是一万两白银,几百斤重的银子带着、搁家里实在太麻烦。
周楠没想到商号会这么赚钱,不觉吃了一惊。
云娘随信还附带着一碟帐本,周楠翻看了一下,每月都能为自己赚到上万两利润,随着将来生意上路,利润会更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