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师道知道种鸿脾气倔,让他去了怕会坏事。于是派了军中参事康随带着完颜宗望灵柩北上,并将皇帝密诏细细嘱咐了一番。
赵桓在文德殿眉头紧皱,李纲,曹东升三人沉默不语。
过了良久李纲道:“陛下,这么做是不是冒险了点。”
赵桓捏着手指,捏的指节有些发白。他努了努嘴吐出一口气:“没办法,金人虽已北退,可依旧对我大宋虎视眈眈。金人困顿,若不给他们岁贡,他们无法维持生计,还会南下。若是金人再次南下,就会打乱朕部署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计划。”
“陛下。收复这燕云十六州非是易事,太祖太宗都没能完成。”
赵桓叹了口气:“朕知道,容易的仗有的是人来打。我辈为人,打的就是最难打的仗。燕云十六州朕会御驾亲征。”
曹东升一听不乐意了:“陛下,您的安全……”
“滚滚滚滚滚,朕与李纲谈的是政事。什么时候关你事了!”
曹东升只好不敢再说。
李纲嘴角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陛下已然密诏种师道派人与金求和。这不久世人自会知晓,那些士子怕又会言语攻击陛下了。”
想起这事赵桓头都大了:“骂吧,骂吧。不骂死朕这些士大夫是不会干休的。东升啊!”
曹东升没想到赵桓在和李纲谈着事,突然给自己冒出来一句。愣了一会,才慌忙答到:“陛下有何吩咐?”
“姚平仲劫营失败,秦凤军全军尽墨。都是什么原因?”
曹东升莫名其妙,但皇上开口不敢不答:“都是奸细出卖所致。”
赵桓笑了,他看着李纲:“听到没。谍报关乎着一场战争的胜负。朕给金人送岁币,与他们修好。为的就是麻痹敌人。等朕部署好了军队,必然将燕云十六州纳入我大宋土地。”
李纲想起一事:“可,除却军费开支。我们答应给金人的岁币怕是一时难以凑齐。”
赵桓笑了笑:“李纲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蠢。朕答应给金送岁币,可没答应什么时候送啊。”
李纲大喜:“陛下您的意思是?”
赵桓得意洋洋:“最快三个月,至多半年,朕就可以在北方部署好军队。岁贡嘛,要交也得是年底。急甚。”
李纲道:“可这金人要是迟迟见不到岁贡,怕是会心下起疑。”
“这个好说,咱们就说大宋没钱。一时之间凑不到这么多,可以按月供给。朕不是答应每年给其岁贡二十万两,绢十万匹吗。先给他一万两,另外嘛,可以开放贸易。金人一匹战马可以换大宋双倍市价,咱们有了战马,就有了自己的骑兵。”
李纲担心道:“可是咱们这么明火执仗的收购马匹,怕是会引起金贼的疑心。”
赵桓笑了笑:“这你就不懂了吧。在利益面前,一切都是云烟。双倍价格足以让他们铤而走险。”
李纲皱了皱眉:“可这也一样会让大宋的走私者铤而走险,他们会把大宋的战马私运出镜,然后再以金贼的名义卖给我们。”
赵桓胸有成竹的站起来:“所以我们要严厉打击边境走私。尤其是战马,抓住杀无赦!”
“陛下,臣还是觉得马匹交易这事需要谨慎。”
赵桓沉吟了一下道:“嗯,那就换个名义征收马匹。就说朕要开辟丝绸之路,需要大量马匹。就算金贼起疑那又怎样,他们金国的经济命脉掌握在咱大宋手里。只要我们关闭了贸易,金人需要的丝绸,茶叶,绢匹,甚至于做饭的铁锅他们都会搞不到。”
这倒是实话,千百年来为什么北方游牧民族一直侵犯中原,因为牛羊马匹,人参鹿茸很多他们。可是金银铜铁,柴米油盐,粮棉布绢生活物资无一不缺。不开放贸易,他们就得抢。于是就会发生战争。
第六十一章 明修栈道订合盟
康随奉种师道的命令,带人将完颜宗望的坟墓挖了出来。说是坟墓,其实就是随随便便挖了个土坑,将完颜宗望的尸体与人头扔了进去,然后用土掩埋。
又让士兵们抬来一口上好的楠木棺材,将完颜宗望尸首打扫干净放进了棺木。
康随以随军使者的身份带着一队士卒押着完颜宗望的灵柩北上,按照礼仪,一路吹吹打打。
渡过黄河之后。金国官员闻言是宋使来金大惊失色,一面仓促迎接,一面慌忙派兵到上京告诉皇帝完颜晟。
完颜晟自从挨了大臣的板子以后收敛了许多。这酒也不敢多喝了,是后宫开支也减少了。
这金国皇帝登基,处处学着宋朝礼仪。其中不免有些似是而非,东施效颦。
后来自己也觉得不成话。干脆去他娘的,自己成立了一套君臣体系。那就是君臣关系相对比大宋松散一点,没有那么多规矩。
金国皇宫算不上奢华,但也有模有样。只是某些地方依然保留了民间建筑风格,比如这火炕。北方寒冷,宫廷也都备着热炕。
此刻的完颜晟不能痛快饮酒,嘴里淡出个鸟来,又不好发作。于是就窝在炕上假寐。
金朝规矩少。一名年轻小宦官得知地方上报军情,没经过皇帝随身太监。自己拿着奏报就急急忙忙闯了进来,“皇上,皇上。不好啦,大宋使者来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