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伪齐还有一路五万人马,竟然越过了卫州,直接向着处于腹地的河南地进行进攻,翟进从最开始就已经得到了情报,所以及时的做好了准备,以逸待劳。在黄河边将,进犯的王桁的队伍击败。不过进犯的这个家伙原来也只是山贼的出身,并没有什么能力就是了。
大宋这边非常热闹的和对方整整交战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一直从建炎四年打到了绍兴元年春,好在所有的战事都是在边境的地方进行的,大宋国内反倒显得生气勃勃。
我们现在且不说北面与伪齐交战的情况,在西面种家的人刚刚来到湟州的时候,就正好遇到了吐蕃人进犯,按理来说这是非常严重的事件,种洌和黄友等种家将十余人,立刻带领麾下的军队,和吐蕃的军队展开了一次大战,再加上湟州城内的一些守军。
虽说付出了上千人的代价,但是却歼敌上万,并且俘虏了三千余人,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辉煌的胜利,至少在之前,跟吐蕃人的战争之中还没有出现过如此大的胜利,如果说真的有的话,或许还要追溯到唐朝去。
有了这一场战斗之后,种家也算是在河湟一带站稳了脚跟,并且在吐蕃人的那里立下了自己的威风,反正从这以后,吐蕃人老实了很久,本来蠢蠢欲动的羌塘也怂了。
在东南沿海一带进行着平叛的杨沂中,进展也同样非常的顺利,本来一开始只是在外围的县城进行固守,这是之前秦桧跟他说的。
但是当两边达成一个均势之后,杨沂中发现一件事情,那就是建州城内的叛军们,竟然有些放松警惕了。
这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他们现在最想做的也就是将自己的领地被防守下来,并且跟官军一直进行各种僵持,可以说现在僵持的局面是他们最有意见的。
叛军大部分也还是普通的老百姓,他们不希望跟官军进行作战,尤其是如果他们的身份泄漏了之后,很有可能平叛之后会招来官府报复。
而这种松懈在过年的时候达到了一个顶点,几乎建州城内所有的人都去庆祝新年去了,没有几个人会真正的去进行防守。
正是趁着城内的叛军去过年的这个机会,杨沂中亲自带人连夜急行军,对建州城发行进攻,在半夜的时候亲自带着数百人,摸到了城头,并且将城墙上的守军全部清除掉。
之后他又亲自带人打开了城门,将城外的数千人马全部给放进了城内,一场本来应该持续将近两年的叛乱就这样平息了,作为匪首的范汝为被杨沂中亲手抓拿。
不过在战后,反倒出现了妖蛾子,辛启宗以当地最高军事长官的身份,要求杨沂中将范汝为交出来,并且还限定了当天就必须要交人。
杨沂中觉得自己已经投靠到了秦桧的麾下,也不需要管那么多,直接向着朝廷上书一封,并且将这一战的所有情况都写在了捷报里面。
杨沂中的这种做法,完全无视了辛启宗,显然让对方非常的生气,差点就要带人攻建州城,这杨沂中也有自己的狠劲,看到对方竟然敢威胁自己,虽说他人马比较少,不过仍然关闭了城门,做好了防守的准备。
第一百一十二章 过年
杨沂中在这个时候派人向建康城,上了第二份奏折,说是辛启宗准备造反,已经准备要带兵进攻建康城了。
在接到了两份报告之后,秦桧自然是偏向杨沂中的,对于一份捷报,当然是什么都不说,自然会有人向赵构请求,给予杨沂中一定的赏赐,并且升职加薪。
但是对于第二份奏折,就不会那么轻易放过了,像辛启宗这样的人,自己带兵打仗是孬种,得不到任何的功劳,在别人平定了叛乱之后,他反倒想要独吞功劳,这种做法是让人不齿的,就算是赵构也受够了这个家伙。
加上之后赵构派人了解情况之后,知道辛启宗确实有准备攻击建州城的行为,这使得赵构大发雷霆。
赵构现在最怕的事情是什么,他最怕的就是这些大将们手握兵权之后,各自为政,拥兵自重,不听朝廷号令,并且敢于挑衅权威。
比如之前趁机占领长沙的孔彦舟,如果不是因为他现在手下已经凑齐了三、四万人马,赵构真是想直接把他给杀掉。
不过现在在长沙一带,孔彦舟已经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南边潭州的张宪,其更大的作用并不是压制南边的溪洞蛮,因为溪洞族已经大部分愿意投靠朝廷,这还是之前在虔州的时候,秦桧做的贡献,张宪现在最大的作用就是要防备他北面的孔彦舟。
在这样的一个关键时间点,剿匪不行的辛启宗,竟然敢于为了一己私利,攻击成功攻下了建州城的杨沂中,这可算是自己上杆子,撞到了赵构的枪口上了。
不过赵构想这辛启宗之前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勉强也算是三朝老臣,所以并不准备把他杀掉,但是活罪难逃。
赵构下令解除了辛启宗所有的职务,并且让他回家养老,就这样一个没有什么本事,靠着溜须拍马,走到高位的方面大将回了家。
辛启宗原来的位置交给了更北面的刘光世,而刘光世的位置则被张俊给取代,这样刘光世和张俊两个人彻底离开了抗金的第一线,变成了大宋的二线人马之统领。
杨沂中经过了这一次的战斗,也使得赵构觉得这个年轻人真的是有些将才,至少比辛启宗这样的废物要强的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