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搅乱三国_孙一凡3703【完结】(481)

  并且这些将领分配到不同郡县任职,均有曹操的亲信在当地弹压他们。

  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政治手段,即做到了没有违背承诺,又把实际兵权牢牢掌控到了自己手中,这在后世很多帝王、霸主都是有效仿的。

  同时也是造就了曹智分到曹操在东郡和兖州最大的两个武将“收获”,一个打呼想打雷般猛烈的原黑山军副将——雷公。

  一个是揣着两根狼牙棒,身材矮胖,只会瞪着两大眼珠“曹主公,曹主公”瓮声叫唤的青州黄巾军北海方首领——杜大目。

  曹智在鄄城就问过这新加入曹智麾下的三国史二流武将,谁给他们起的这两缺德名字。

  两人均慎重其事的告知曹智,这是他们的本名。

  曹智当场没把吞进嘴里的饭菜全喷出来,“喔,生出来就叫这名啊!真是人如其名!”曹智只能忠心地,外加默默地对这两位的父母说声“佩服,佩服!”曹智一路回顾自己身边的武将,惊奇的发现他身边这么多武将中竟没一个身高在一米八以上的,都是偏敦实矮胖型。

  曹智那个悲叹啊!自己身边怎么就没个像典韦那样一米九的伟岸武将,看着也让人舒心。

  这让曹智心下嘀咕着,曹操明显与他“分赃不均”。

  这就是曹智目前身边的武将情况,再看看谋士,那就更没法和他大哥曹操目前的实力相提并论了:祢衡、李儒、杜濩、邓艾这些人曹智在前世的半吊子三国史中,倒是隐约听说过这几号人,但这些人好像都不怎么正面。

  对了,还有个枣袛,但枣袛应该算他武将好呢?还是应该算他文臣?这人他应该两边都不靠谱,属于“中间人”。

  曹智暗忖着身边这些谋士,曹操现在身边一个毛玠大概都能把他们比下去。

  曹智在鄄城是见过毛玠后启程的,你看看人家毛玠一来对曹操说的那话,一听就举得上档次,有见地。

  毛玠一到鄄城就对曹操来了个毛氏“隆中对”,他原话是这样说的:“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民生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国之志,难以持久。

  今袁绍、刘表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

  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

  在数年以前曹智也许还听不太懂毛玠这段话,甚至于要情人翻译。

  但通过这么多年在三国的文学修养的提升,现在曹智非但马上听懂,而且已经立刻能体会到这段话的精髓。

  毛玠认为现在国家的局势是这样的:“如今天下分裂,天子迁移他方,人民放弃本业,因灾荒而逃亡他乡,国家没有一年的粮食储备,百姓没有安居本业的念头,这样的局面实在难以持久。

  现在袁绍和刘表,虽然百姓众多,军队强大,但他们都没有谋划远大事业的考虑,也没有树立根基、确立基础的打算。

  打仗作战,正义的军队一定能够取胜,保持地位凭借的是财力。

  他建议曹操应当遵奉天子,并以他的名义号令不履行臣子义务的地方诸侯;发展农业生产,积储军用物资,这样霸业与王道才可以成功。”

  毛玠的这一段话,可以称之为曹操版的“隆中对”,他是从一个很高的角度对曹操提出了一种战略性的意见。

  毛玠的这个曹操版的“隆中对”实际上讲出了两个道理,就是在这样一个动乱的时代你要成就一番事业,也就是他所说的霸王之业,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正义,二是实力。

  而实力当中首先是经济实力,战争确实拼的是武力,但是战争武力比拼的背后是经济实力的支撑,只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支持,你这场战才能打得久,才能打得赢,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也是曹操面前非常现实的需要。

  正文 第三百九十七章 提前屯田

  第三百九十七章 提前屯田

  曹操现在有了兵马,有了地盘,但马上有了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这么多人你如何安置,如何养活?毛玠在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他是一个重要的谋士的价值,他向曹操提出了一个战略性的意见。..**。

  青州黄巾军不是还有六七十万不能打仗的随军家属吗?这个青黄巾军是个奇怪的军事组织,它整体来说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准军事化组织,它还有许多的随军家属和农民,就是当时的青州的黄巾军战斗人员是三十多万,非战斗人员的随军家属和农民加起来一共有六七十万,两者加起来这黄巾军还真有一百多万,而且那些随军家属和农民还随身带着农具、耕牛等耕作用品。

  仅在无盐县战斗结束后,曹军就在县城内收缴黄巾军农耕用具十几万件,耕牛三千多头。

  毛玠建议曹操安排这些人开荒种田,自食其力。

  这些随军家属和农民打仗肯定是滥竽充数,但种庄稼倒是行家里手。

  如果能发挥这些人的特长,今年秋天他们就能向曹操的军队提供一部分军粮。

  其实,这也是后来为曹操大规模实行“屯田”的一种实验,毛玠的建议已经具备一个这种形式的雏形。

  毛玠认为现在曹操必须修耕植、蓄军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