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先明没有说什么,只是向他友好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老人在告诉他村里有鬼子。可他不敢就此离村,怕引起敌人的怀疑,只好硬着头皮向村里走。
“站住,你的,什么地干活?”不远处的房顶上一个鬼子用枪指着他大喊大叫道,“你的慢慢地,检查的有。”
“你的过来,我的检查!”树下一个端着大枪的鬼子兵大声吆喝着。
陶先明听了,立时笑着走过去,他做好了拼死的准备,只要敌人向他身上伸手,他就会首先开枪。他小心地走近敌人,举着草筐让敌人检查,鬼子不情愿地看了看陶先明,以为是本村人,例行公事似的检查了下草筐,见有两只香甜翠绿的甜瓜笑了笑:“你的瓜园的好!”说着咬了口,边吃边吧哒着嘴说,“你的中国人大大的好,开路开路的。”
村里住满了敌人,敌人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房顶上多处站着鬼子。陶先明知道如果有一点的惊慌和忙乱,就会造成大的过错。他背着草筐,手里提着小锄,大大方方地走进村。为了不引起敌人的注意,自己是不能来回在街上走动的。街上敌人很多,三一伙俩一群地来来往往,他不断地向敌人点头以表示友好。这时迎面走来几个特务和几个日本兵,他顾不得多想,见前边有一小院门,便毫不犹豫地推开门走了进去,见一位老大娘从屋门走出,就大声地喊:“娘,饭熟了没有,我可是有点儿饿了。”
这时老大娘见一群鬼子特务走到门口,马上意识到这人是八路,于是由惊讶转镇静,并大声地说:“饭早熟了,就等你回来吃哩。”
屋里没有一件象样的家具,房顶上搭着几根不很粗的檩条,伸手就可以摸到。老大娘见敌人走了,又见来人轻轻地放下草筐和锄,也随后走进屋,又向外看了看轻声说:“孩子,你是八路?”
陶先明望着老人多皱的面孔和一双慈祥的眼睛说:“大娘,我叫陶先明,是八路军五区干部,来找军分区负责同志的。”
大娘望着他,仿佛要从他的脸上发现什么似的,牢视了好一会儿才说:“鬼子来了问你,你就说是我的儿子,叫文星。”说着她解包袱拿出儿子的衣服说,“有大娘就有你,快把衣服换上。”
“屋里人的有?”这时从门外传来一声粗野的喊叫,接着便是鬼子皮鞋踏地发出的咔咔声。陶先明穿一件上衣,扣子也没来得及扣,忙坐到饭桌边端碗就吃。鬼子进来了,手里提一支大枪,瞪着一双凶恶的狼似的眼睛,贼一样四处看着,对坐在桌边吃饭的陶先明说:“你的米西,米西的。”随后又走到陶先明身边,弯腰拍了拍他的头,“你的头大大的,一脑子的米西。”说着哈哈大笑起来。这时正在一旁拿板凳的大娘见了,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上,见鬼子弯腰,立时过来拉住鬼子的衣服说:“太君,你坐下和我儿一块儿米西米西的。”
鬼子转过身摇了摇头,咧开满嘴的黄牙笑着说:“你们的米西,我的大大的不米西。“说着走到锅台掀起锅盖看了看,见是一锅野菜,皱了皱眉头,狗一样嗅了嗅,嘴里不知嘀咕的是什么,得意地点着头转身走了。
“我的天!”老大娘抹了下脸上淌下的汗,望着走出门去的鬼子说,“可他娘的走了,吓死俺这老婆子啦。孩子快吃。”
陶先明也抹了下额头上的汗,又拿起一个窝头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大娘盛了碗菜汤放到桌上,自己也坐在了桌边,刚端起碗,又一个鬼子大步走进来,手里提一支枪,瞪着一双凶恶的眼睛前前后后地找了一遍,见饭桌上有两碗黑乎乎的野菜汤,端起碗左右看了看,又扭头见陶先明正大口大口地喝着,也凑到嘴边轻轻喝了口,立即扭头吐到地上,又把碗放到桌上,不耐烦地皱了皱眉头说:“你们什么的米西米西?”他边说边摇着头,“中国人大大的吃苦,大大的奴隶。我们大日本帝国的军人不赞成,你们应该馒头的吃。”
“太君,你的米西。”陶先明站起身,把一个窝头举到鬼子面前。
鬼子兵接过,掰了点放到嘴里嚼嚼笑了,抬起头上上下下看着他,突然拍了拍他的肩又伸出大拇指说:“你的力气大大的,帮我们干活的有。”鬼子转过身又看着老太太说,“老太婆,你的大大的好,他的是你的儿子?我们大大的米西米西,桌子的有?”
“噢,太君是来找桌子的?”陶先明接过话,他意识到再呆在这儿说不定会出危险的,要赶快离开,于是就说,“太君,走,我帮你去找。”说着带头走出门。他和鬼子来到街上,见前边不远处有一个馒头房,就转身指着馒头房说,“太君我们去那儿看看,说不定有好桌子。”
这是一间门面不很大的馒头房,这些人大多都是从清河县来的,老板姓武,自称武松的后代。此人个子不高,为人豪爽,见陶先明领一个鬼子进来,马上叫一个伙计去支应鬼子,转身背着鬼子对陶先明比划了个八字,陶先明无奈只好点点头。
这时武老板又吩咐一个伙计搬桌子。见鬼子走了,立即从屋里拿出一件落满面尘的白工作服对陶先明说:“快换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