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奋斗1981_步枪【完结】(222)

  刘向阳马上就去,赵旭起身,“科长,我去帮忙。”

  李路点了根烟等着。

  抽了三根烟,刘向阳和赵旭每人都抱着厚厚的泛黄了的牛皮资料袋一袋袋垒起来的走进了李路的办公室,在办公桌上面放下,刘向阳抹了一把汗水,道,“三哥,所有的资料都在这了,从档案室里提出来的。我刚才问了一下档案室的老李,我们厂前后购入了老解放一千多辆,资料多得很,不同年份生产的就有一套新的技术资料。”

  李路马上就拿起资料开始浏览,记忆慢慢的就苏醒了过来,相关的片段不断的涌现。

  能够一下子唤醒六七十年代人记忆的物件,老解放卡车绝对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非要举一个典型的例子的话——雷锋同志的许多经典照片就有解放ca10卡车的身影,他是汽车兵,当年开的就是这款卡车。发生意外撞到电线杆砸到他的也是这款车。

  从1956年开始生产,一直持续到1986年,整整生产了一百三十万台。

  如果是别的卡车,李路怕是没有具体的记忆的,但是对于老解放,这款大批量装备部队服役数十年之久的第一款国产卡车,他是记忆犹新的。

  解放ca10是新华夏生产的第一台汽车,每次提到新华夏结束不能生产汽车历史,唯一的最有力的证明就是1956年第一汽车厂生产的解放ca10卡车。

  往后,ca10形成了一个系列,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生产,成为了半个世纪的时代记忆。

  能够进入国家博物馆的藏品,又怎么会不被深刻记忆。

  而1981年的此时,ca10系列已经到了寿命的尽头,到了改无可改的状态,新的替代型号也已经上市销售了好几年,其他汽车厂生产的卡车也都纷纷的进入了市场。

  李路隐约记得,前世的他有一回到长春厂去调查贪腐,看见厂里角落一片长满杂草的空地上停满了锈迹斑斑的卡车。当时他还好奇的多问了几句,得到的答复是居然是一批有二十多年历史的最后一批ca10卡车,当时积压了上万台,想尽办法处理到最后,依然残留下了数百台。

  而这些过时的国有资产,没人要也就没人敢动,就这么一放就是二十多年。

  按照时间来看,这么说,此时此刻,位于长春的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ca10卡车,已经开始进入了积压阶段。

  李路猛地抬起头,动作吓了刘向阳和赵旭一跳,他们都不知道老大犯的是什么病。

  “都送回档案室吧。”

  扔下一句话,李路就大步离开了办公室。

  刘向阳和赵旭站在原地那里面面相觑,刘向阳挠着脑袋纳闷的说,“三哥这是……没听说他精神有什么毛病啊!”

  赵旭耸了耸肩,道,“那我可不知道。”

  “你跟谁学的这动作!”刘向阳一巴掌拍在赵旭的肩膀上。

  赵旭翻着眼睛说,“韦德那洋鬼子呗……”

  两人又把这一大堆资料搬回档案室,免不了被档案室的管事老李骂一顿的。

  李路快步走进了厂部办公室的大办公室,白鸥正在那里训斥几名办事不利的干事,看见李路进来,换上笑脸,“李科长,怎么有空过来厂办……”

  “白主任,我用一下机关电话。”李路礼貌的笑了笑,打断他的话,“有个急事要和第一汽车制造厂联系一下。”

  白鸥摆摆手笑了笑,指了指那边的机要室,说道,“没问题,去个人带一下李科长。”

  那边的杨鹏武早就瞧见了,趁机快步过来,“李科长,我带你去。”

  白鸥盯着李路的后背,笑容逐渐变得阴冷。

  厂办的机要室有一台电话,可以直接打到任何一家军事单位或者地区的军队接线局。李路要用这里的电话有两个原因,通过北方地区的接线局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与第一汽车制造厂联系,其二是因为可以以光明厂的名义询问相关情况。

  个人电话过去,人家第一汽车制造厂搭理不搭理你都还两说。

  快到机要室门口的时候,杨鹏武低声说道,“科长,白主任向厂党委推荐了行政部副经理,可能会影响到你的计划。”

  李路摆摆手,压着声音道,“以后再说。”

  说完,他就举步进了机要室。

  杨鹏武站在门口那里,微微叹了口气。

  电:补更二。

  第160章 军区首长召见

  裴磊走过来,看见杨鹏武站在机要室门口,便问,“杨干事?”

  杨鹏武连忙让到一边,“裴工。”

  “你在这里站着做什么。”裴磊手里拿着电文,估计是要向总厂电报汇报的重要资料。

  杨鹏武说,“李科长在里面打电话,我在这等他。”

  “哦,小李啊。正好,我找他有事。”裴磊点了点头,举步走了进去。

  里面,李路刚刚挂掉电话,转身看见裴磊进了这里间的门,看了眼裴磊手里的电文纸,便道,“裴工,亚洲虎坦克定型会议结论准备上报?”

  裴磊顺手的把电文递给过来,道,“是,总厂批复后,就可以组织生产了。我正找你呢,军区的首长要见你,半个小时后到王厂长那边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