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她一直在乡下。我参战走了之后,她已经快崩溃了,当时她已经做好了守活寡的心理准备。我欠她的太多。难两全。”张龙叹气说。
李路说,“这个问题很好解决。请嫂子到汉口饭店上班,如果她喜欢政府编制,那么就在市府机关单位安排个工作。”
“说得倒是轻松。”张龙摇头道,显然,他该想的办法都已经想过了。
李路呵呵说道,“排长,这不有我呢吗?别忘了,卢惠冠欠了我一个大人情。他是市府领导的座上宾,让他出面去说,一个行政编制不算什么。”
张龙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随即又皱眉,摇头,道,“那不行,你受了那么大的委屈,不能用你的人情。”
李路摇头说道,“排长,我这次出来把事情办完是要回陆港的,武汉这边就你一个老战友,这个人情我用不着,你再不用,那就真吃亏了。”
张龙思索着,犹豫着道,“这……不合适。”
“没什么不合适的。扭扭捏捏不像样。这事我不管了啊,你自己找卢惠冠说去。”李路道。
张龙无奈的点头,“行,我记下来了。你这趟出来究竟办什么事,你们带的钱可不少。”
他早就想问了。
李路道,“我二哥和一名香港人合伙办了个贸易公司,这次出来是要到长春那边去买一批卡车。”
他笑了笑,道,“是,贸易公司是我的,我二哥代为管理,作为军工厂职工,我不太方面出面。”
张龙愣了好一阵子,感慨着说,“两年多不见,老李,你的变化真的很好。”
他很难理解二十五万元是什么概念,而他还不知道那只是一小部分。
“到长春可远得很,一路上危险不少。我选几个人跟你去吧,你回来从武汉过,再把他们放下。”张龙思索了一下,说道。
李路摇头道,“不用,我这边四个人足够了,带了两把手枪,没问题的,”
“还是我派两个人吧,找两个会开车的。我给他们放探亲假,手续上面没问题的。”张龙道。
李路依然拒绝,他说,“排长,真的不需要。你还是尽快组织部队展开临战训练,明天我走之前,给你一份最新的敌军装备动态以及他们的班排战术分析。那帮猴子有苏联人的支持,也开始玩新花样了。”
“再好不过了。”
喝高那是不可能的,绝对不会喝高。
第173章 不打不相识
马不停蹄连续跋涉了三天三夜,又一个早上,恰是出发的第八天,风尘仆仆却依旧粗粗有力喘气的Lc80出现在第一汽车制造厂大门前面。
印入李路等人眼帘的,是大门正前方居中位置的一块大石碑,上面刻着几个大字——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落款是太祖。纪念碑正后,是苏联风格的建筑大门,红色外墙,左右对称的塔楼。
李路的看到了洛阳一拖的影子,同样的是苏联援建的工厂。
这里就是共和国汽车工业的长子所在了。
始建于1956年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哪怕几十年后被民众们所诟病,并且受到一些别有用心的以及境外势力控制的媒体的贬低,许多人认为这里是垃圾工厂,出产的都是垃圾汽车。
殊不知,哪怕到了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这里也依然是国内汽车研制实力最雄厚强劲的汽车厂,没有之一。
从四缸到十二缸,囊过了所有排量的发动机研发能力,整个变速箱系列的研发能力,其他汽车厂无法比拟的制造工艺以及浑厚的技术底蕴,那都是其他汽车厂所不能相提并论的。
几十年后涌现出来的地方国营汽车厂、私营汽车厂,上汽广汽长城,吉利比亚迪,甭管他们把自己的技术吹到天上去,和第一汽车制造厂比起来,都是小家伙。
半个多世纪的技术沉淀绝非你一朝一夕能够相比肩的。
甚至打军工牌的长安厂,面对第一汽车制造厂,也不敢大声说话。彼此的实力差距如何,自己心里知道。
当然,体制问题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第一汽车制造厂的规模有多大,打个差不多的比喻,三个光明厂加起来也比不上它。
此时此刻,和光明厂一样的是,实行三班倒的第一汽车制造厂正是早上八点交接班的时候。下半夜的工人陆续的从大门的左侧走出来,几乎人手一辆自行车,而前来接班的工人则由大门的右侧进入,也几乎人手一辆自行车。
甚至,当中偶尔会出现几位骑着摩托车的年轻工人。这样的场景起码是让出了李路之外的其他人大开眼界的。
供不应求的解放卡车正在源源不断地为这个庞大的汽车制造厂产生着利润——哪怕是上级停止下达了生产计划!
和一拖不一样的是,第一汽车制造厂有着大量的订单支撑。国有企业、地方企事业单位、军队,单单是企业工厂的订单就能把第一汽车制造厂撑到三班倒连抽转都依然是要推迟交货时间。
甚至,第一汽车制造厂把全套技术交出去,让一些有条件的省份开办自己的汽车制造厂以缓解供求紧张的局面!
有人说,全国的汽车制造厂都是第一汽车制造厂生出来的,这话是不会过分到哪里去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