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奋斗1981_步枪【完结】(37)

  “好嘞哥。”

  说话间,杨青松就一身中山装推着崭新的二八自行车过来了,头发仔细的梳成三七分,看着就像个干部,满头的汗水,喘着粗气说,“你爸妈回来了!”

  李路顿时愣了。

  他的养父母,回到之后,李路第一时间打听他们的去向,得知是被送走接受思想教育,怕再没机会见面,没成想,回来了。

  “在哪?”李路激动地抓住杨青松的胳膊。

  “在家啊,能在哪,你快跟我回去。”杨青松说,村里谁都知道李路的事情,因此杨青松才心急火燎地找过来通知。

  李路拽了一把郭翰威,“去,把那卖牛肉的叫上,咱们回家!”

  “我这就去!”郭翰威拔腿就跑。

  杨青松载了两手提了两大袋年货的李路,用力蹬起来,飞也似的回家。李路嫌杨青松蹬得慢,跳下车就迈开长腿跑,一阵风的就过去了。

  “哎哎哎,老三!在原来的老房子那!”杨青松扯着嗓子喊。

  远远的李路说知道了,杨青松就感叹道,这当过兵的是不一样,跑起来都比别人要快好多。

  后面的送牛肉的摊贩也是目瞪口呆,眼看追不上,就紧蹬两脚跟上杨青松,打招呼,“同志,劳驾问一下,刚刚那位同志的家你认识吗?”

  杨青松扭头看去,惊呼起来,“钟华?”

  “杨青松!”叫钟华的摊贩也吃惊喊道。

  两人连忙停下来,扶着车把说话。原来两人是在下乡的时候认识的,钟华是从山东过来的下乡知青,当年和杨青松都是在前进农场劳动改造。

  “你怎么在这里?你不是回山东了吗?”杨青松非常惊讶。

  政策出来之后,他回来进了屠宰厂当屠夫,当时要好的几位知青也都纷纷回归城市,这个钟华按理来说是回山东了的。

  杨青松百思不得其解,说,“我记得你是第一个拿了回城指标的,你这是……”

  打量着钟华,一副农民装扮,不是装,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了。脸上原先仅有的一丝书生气也是不见了的。

  呵呵笑了笑,钟华说,“我让给小凤了。”

  “她?”杨青松就更吃惊了,失语道,“她不是和那个村主任搞上了吗……”

  钟华的脸色就有些变了,但很快就恢复过来,摆着手说,“不说这些。”

  “钟华,你……”杨青松叹口气说,“唉。”

  “反正我家里也没人了,回去不回去都一样,她的情况不同。一个年轻的女孩子,有重新开始的机会,她会珍惜的。”钟华说。

  杨青松冷笑道,“我看未必。行了,老钟,不说这个了。你现在住哪里?”

  “留在前进农场了。”钟华说,“承包了几十亩地,呵呵。”

  “你还真是准备当一辈子农民了。”杨青松拍了拍钟华的肩膀,说,“既然留下来了,为什么不来找我。行了,今天你别回去了,在我家过年。”

  “不行,有十几头牛要伺候。”钟华摇头。

  杨青松说,“先别管那个,走走走,跟我回家。”

  两人蹬了自行车,一起往百兴村去。

  第022章 大家庭

  李路飞奔回来,两个记忆之中的场景碰撞着,时隔三十年地来回切换,一直到了村口,他猛地站住了脚步。

  一个吊着鼻涕的小少年走到他跟前疑惑地打量着他,他才把情绪拉出来。

  那鼻涕虫惊讶地瞪大了眼睛盯着李路看,随即爆发出哭喊声,“三哥!!!”

  就站在那里边哭边抹眼泪,手里还提着一玻璃瓶的酱油,脚下是光着的,大码裤头还几处缝补过,背心的两条背带都有接缝的痕迹。大冷天的穿这个冷得直哆嗦。

  “老四,你哭什么,快别哭了,叫人看了笑话,多大个人了。”李路哈哈笑着把老四拉过来抱着,擦他脸上的泪水和鼻涕。

  老四干脆拿起李路的衣摆捂着鼻子和脸,狠狠的“秋”了一下,一大坨黄色的鼻涕就出现在那衣摆上,然后低着脑袋扭扭捏捏的挣开了李路的怀抱,看都没敢看李路一眼,提着酱油就往家里跑,边跑边喊:“妈!妈!三哥回来了!妈!”

  看样子,家里并不知道李路早已经退伍回家。

  李路看了看帽子那坨黄白之物,无奈地摇了摇头,举步往家里走去。

  正是晚饭的时间,不少人捧了大海碗蹲在自家门口那里吃,隔着十几米二十几米的和左邻右舍说话,有些干脆的凑到一起靠着墙壁一边扒稀饭一边讲话。

  看见李路,都纷纷说话。

  “老三,你爸妈和你那些兄弟姐妹都回来了,在老房子那呢。”

  “三儿啊,这个年你可好过了,你们家啊,都回来了。”

  ……

  老四一溜烟的窜进自家院子,冲着坐在中堂门槛那里修理锄头的李国光喊道:“爸!三哥回来了!”

  没等李国光有所反应,就又跑过去冲炉灶前的蔡芬芳喊:“妈!三哥回来了!三哥回来了!”

  全家人都被惊动了起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