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奋斗1981_步枪【完结】(415)

  李路一下子醒悟了,笑道,“哦,懂了。我催一下普达公司和达拉姆公司。”

  “这才是正道,你把这个事情落实好了,你的打拐专项行动,你说哪个部门不支持?”王嘉庆笑着微微点头,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样。

  说着,他拿起笔唰唰的在一张白纸上写了几个名字,递给李路。

  李路一看,是几个工厂的名字,有全是数字的,也有“第一”、“第二”字头的,基本上都是省内的机械厂。

  “一些不太重要的工件,找别的厂子生产,节省时间提高产量,交货快,拿钱不就快了嘛。”王嘉庆笑道。

  李路把纸张还给王嘉庆,道,“明白,我记下了。”

  “嗯。”王嘉庆接回来,微微点头。

  李路说,“那我先去了。”

  “等等。”

  王嘉庆站起身走过来,沉吟了一下子,问道,“听说红星厂的研究经费很充足?充足到什么程度?”

  微微愣了一下,李路心里忽然有种不太好的预感,他小心组织了一下,道,“王厂,您这是……充足到什么程度,这个很难说。”

  “红星厂成立了一年,你花了多少研究经费?能搞出轻量化特种钢,花了不少钱了吧?”王嘉庆又问道。

  李路无奈地笑了笑,说,“王厂,您直接说什么事,这个样子我这心悬着呢。”

  “有个老同学想专心搞研究,临时组织起来的团队解散了,单位情况不太好,没这个条件,他又不甘心……”王嘉庆很反常的犹豫着说,还有些不太好意思的样子,笑了笑掩饰了一下尴尬,他说,“老裴说你的红星厂不拿钱当钱,研究经费充足得很,我就想能不能请他到你那里去?”

  李路开心地笑道,“介绍科研专家给我,这是好事啊!”

  王嘉庆尴尬地笑了笑说,“这不一样,他搞的研究比较偏,可能一时半会产生不了经济效益……”

  “这个没关系,搞研究嘛,谁能说得准什么时候能产生经济效益。一年不行两年,三五年都没问题。”李路很大方的挥手说。

  王嘉庆冷不丁地说,“如果是三五十年呢?”

  李路差点把舌头给咬了,吃惊道,“什么方向啊三五十年?不能搞航母呢吧!”

  “什么航母。”王嘉庆摆了摆手沉吟着,好一阵子,他摇头说,“算了算了,我看还是不现实。要投入的钱也不少,这个钱有很大可能你就白花了。算了,我就是突然有这么个想法。”

  李路疑惑地看着王嘉庆,皱眉问道,“王厂,你老同学到底是搞什么的?”

  “航空发动机。”

  第286章 抢救图纸!

  晕乎乎的从厂长办公室里走出来,李路在走廊那里扶着护栏眺望着正对着厂大门的远处的那一大片村落,久久不能淡定下来。

  他大概不会忘记Y10工程,怎么可能忘记呢?

  没有办法,他没有任何办法。

  去年,甚至更早一些时候,Y10项目就已经实际停止了,此时此刻,只不过是苟延残喘。

  如果他穿越在大佬的身上,没准能努把力争取一番,但很可惜,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民营企业家。最要命的是,哪怕他现在有数千美元的外汇可以自主使用,哪怕他的奋远公司每个月都能带来上百挖美元的利润,哪怕他现在干着“履带加特制钢管”的大买卖,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私人企业主,他的地位甚至比不上小小乡镇的干部。

  而他唯一能倚重的,是新光明厂公安保卫处副处长这个身份。自古三教九流,商贩走卒是较为低下的,尤其是在华夏,社会地位这个方面,甚至要一直到了云时代,民营企业家才能得到与之财富差不多匹配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

  换言之,对于Y10项目,李路既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也没有那个想法——只是白白浪费力气。

  前世的特殊身份,让他能够接触到许多尚未解密的东西,他很清楚这里面正在发生着什么事情。至少他知道,此时此刻,东海市那边已经在开始替麦道公司生产mD-82的机尾和机舱。

  至此,1970年启动的Y10项目,走向了落幕。

  此时,试飞成功庆功宴的酒味都还在。

  人员解散资料被毁,一切烟消云散。如果是因为资金原因而终止研制,那么,完全没有必要将十年以来的研究成果彻底销毁,包括技术图纸在内,积累下来的所有成果,全部体现在纸面上,而这些,会在明年被彻底的销毁。

  这样的不正常,意味着该项目遭到了别有用心的对待。

  由此造成的影响是,三十年后,国家要搞大飞机,居然依然的是走替波音生产机尾机尾翼舱门这些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道路!因为根基早在三十年前被毁了!甚至当年参与研发的技术人员,死的死衰老的衰老,找遍全国也找不回几个人来。

  那么多航空飞行器项目,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到他们的研发团队里有一个共同的现象——科研人员是老中青三代共存,因为新人上不来,老人正在不断死去,出现了整整三十年的断层!

  其中错综复杂的关系更是难以言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