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奋斗1981_步枪【完结】(42)

  “过了前面的树林是张家镇的码头,是张彪一伙人上岸的地方。”唐九看了看天色,道,“再有个把小时,应该有货上岸了。”

  两人在树林里蹲下,可以看见亮着煤油灯的码头。码头很小,仅有一道栈桥,散落停靠着几艘小渔船。有两条渔船亮着煤油灯,随着水面的起伏摇摇晃晃的。

  李路忍不住问,“九叔,你怎么知道我要打他们主意?”

  唐九低声道,“村里的事情我都知道。你办拖拉机厂,开商贸公司,瞒得过别人,瞒不过我。你想怎么做?”

  判若两人的唐九,更像是首长身边的作战参谋,事实上他作为警卫员,跟的时间长了,比一般的作战参谋都要资深。

  对唐九,李路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他沉声说,“我要垄断陆港地区乃至整个南方的走私。”

  唐九沉吟起来。

  算起来有四年的时间没见过李路了,第一眼看过去,唐九就感觉到李路变了许多,部队真是一个让人快速成长的地方,而战争则是可以彻底改变甚至颠覆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的性格。

  “你卖掉的那些车,就是张彪一伙人的货。他们是陆港最大的一伙走私团队。这次的损失,他们元气大伤。根据我的调查,这几天他们一直在疯狂地进货,弥补损失。”唐九把调查到的信息说出来。

  李路问,“知道是什么货吗?”

  微微摇了摇头,唐九道,“以前多是一些电视机收音机之类。老三,你不找他们麻烦,他们也会找你。”

  “为什么?”李路疑惑问。

  唐九说,“你和那个香港人搞的商贸公司卖的不就是电视机收音机?”

  李路恍然,可不是么,自己横插一竿子用更便宜的国产货抢占市场,那些靠走私进口货买卖的人当然不答应。

  “武杰来了。”

  耳朵动了动,李路低声说,扭头看过去。武杰骑着自行车朝码头去,码头边上的一间土屋走出一个人来……

  第025章 侦察码头

  以后世的目光来看,码头的位置不算偏僻,再过十年,港口会一直延伸到这里,再过二十年,这里就是房价万元起步的繁华区域。

  但是在八十年代,这里可谓人迹罕至。

  周遭静悄悄,哪怕是开枪了,也不会惊动到什么人。

  “砰!”

  一声枪声骤然响起。

  变化来得太快,以至于李路和唐九都没有反应过来,便已经看到武杰软绵绵地倒了下去。站在他对面的那个男子手里还举着枪,很快从土屋里出来两人,手脚麻利地给武杰捆上石块,抬起来往海里扔。

  两分钟之前,李路只是看到武杰似乎和那男子发生了争执,一些模糊不清的声音随着风传过来,却听不清楚争吵的内容。

  李路目瞪口呆,一个人,就这么被杀了?饶是从战场上回来的杀敌如麻的兵王,毕竟是有后世意识的,很难想象一个人就这么轻易地被剥夺了生命。

  唐九却是见怪不怪的样子,低沉着声音说,“张彪一伙人有武器,我见过他们擦拭53重机。”

  53式7.62毫米重型机枪,采用固定式三脚架,是苏军轻武器中的老将,也是我国仿制生产得最多的一款重机枪,直到二十一世纪都依然在军队中服役,各类演习更是常客——因为库存实在是太多了,打了二三十年也没能消耗完。

  陆港民间枪支弹药多,李路是知道的,只是听说和亲眼所见毕竟感觉上有级别上的差异。

  “武装走私团伙。”李路给出了一个定义。

  唐九就笑了,道,“这算什么武装,哪艘渔船上没两挺机枪。”

  李路愕然,继而想到了当前的时代背景。

  一点也没有错,现在的海军,弱小无比,大点的军舰几乎没有,执行的是近海防御战略,用狼群一般的炮艇来守护海岸线。除此之外,民间的渔船在国防动员政策之内,属于海上民兵,拥有枪支再正常不过。

  现在的民兵员额多达两亿人,他们的装备与正规军无异。这一点从光明厂的民兵团装备就可见一斑,甚至,光明厂凭借着兵工厂的优势,给民兵团装备了坦克装甲车以及各类火炮,活脱脱的机械化步兵团。这样的部队就是正规军编制里也是不多的。

  李路记得,陆港地区的民间枪支收缴工作持续了二十年,方才基本消除民间的枪支弹药。这个年代,谁家孩子要是拿出一把手枪出来玩,千万不要以为那是玩具枪。

  “这么说,他们手里的人命,很不少。”李路道。

  唐九缓缓点头,“我们看不见的海面,有多少人失踪不得而知。张彪是张家村村长的长孙,仗着他爷爷的关系,无恶不作,手段残忍。他能垄断陆港的走私,靠的就是狠。”

  李路凝重地说,“今晚先摸清楚情况,回去之后我找警察聊聊,让他们动手。”

  “咱们自己就能干,没必要找警察。”唐九说。

  唐九绝对没有开玩笑,这一点李路十分的肯定。但是,尽管身处这样的环境,李路依然还是不想让自己的起家充满太多血腥,最起码经得起良心。走私可以,但不能杀人。

  就算要杀,也不能自己动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