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看时间,李路问道,“夜总会叫什么?”
“陆港之夜。”张卫伟回答。
李路又问,“几点开始营业?”
“晚八点。”张卫伟说道,“一直营业到凌晨两点。”
“凌晨两点?那会儿还有客人?”李路讶异,他的观念已经融入了这个时代,别说凌晨两点,就是晚上十点,也少有人在家门之外了。
张卫伟笑着说,“头儿,你太久没晚上出来逛了。现在市区变化可大,尤其是晚上,这个……叫什么来着?”
“夜生活?”李路道。
“对对对,夜生活。”张卫伟道,“就是这个,现在市区的夜生活很丰富了,滨海区那边有一条街出现了七八家夜总会,大大小小的,还有一些歌厅,那是越来越多。”
李路失笑,“不能够吧,这才1982年。”
“是1982年啊,这有什么问题。”张卫伟说。
他没明白李路的意思,在李路的记忆里,起码得进入九十年代,陆港才有这些夜晚消遣场所出现,最多的就是大大小小的歌厅、ktv,尤其是ktv,随便有几个包房的那种,简直不要太多。
“有市场吗?”李路问。
张卫伟说道,“一年前没有,现在有,消费能力还不差。你看,海富大酒店计划年底才开业的,这不加快了速度,把建好的那一部分开了,剩下的在加紧建设。不就是看到了市场的消费能力很强。”
李路愕然,“陆港这个变化确实有点大,大大出乎我的预料。”
张卫伟比他还要惊讶,道,“头儿,你真不知道原因?”
“什么原因?”李路没回过神来。
张卫伟说道,“不都是因为咱们。别的不说,光是奋远公司所带来的外地客商,尤其是港澳那边的商人,据说就有上千人常驻在这里。滨海区那边,奋远公司总部周边的,港务局所属的许多空置的楼房门面全都租出去了,几乎都是外地工厂的办事处。奋远工业园已经是十几家香港工厂进驻了。还有红星防务公司带来的效应,还有红星厂……头儿,市里的人都在说,红星厂和奋远公司撑起了当地一半的经济贸易。”
这一点,李路显然是没有想到的。
“原来如此。”李路长叹一口气。他埋头工作,这个方面的情况,确实的没有了解过。
“走,去滨海转一转,海富吃个晚饭,然后去见识一下陆港之夜。”
第427章 高档酒楼
海富大酒店是陆港市区最高档的酒店,首先开业的是副楼,也就是酒店餐厅,临着沙滩,放眼望去就都是湛蓝的港湾。
李路和张卫伟在滨海区转了一圈,有了一个直观的感受。
滨海区、西城区以人民大道为中轴线,呈现南北分部的态势,南边是滨海区,北边是西城区和老城区。老城区的位置比较特殊,它几乎是被西城区包裹了三遍。从地理位置上看,西城区的名称应当是西北城区,面积最大,而且是和滨海区直接接壤的。
但是,西城区和滨海区之间,也就是新光明厂为中心的那一大片区域,除了新光明厂,全都是村庄和农田荒地。相对而言,西城区的财政反而是三个区最差的。
红星工业园所在的位置就很厉害了,行政上属于老城区管辖,实际上老城区政府根本没搭理过那边。那里除了几条村子就什么都没有。化为红星工业园之后,直接归了市里直管,老城区也只能干看着吃不着。
因为有商业港口在,滨海区的经济一直是三个城区中的第一。
李路大多数时候是在老城区里面转,往南最远就是新光明厂,滨海区这边确实是很长时间没来过了,哪怕不太远。因为他基本上没有去过奋远公司总部那边看。
这会儿在滨海区转了一圈,李路才强烈地感受到这里的变化。商铺多了,饭店多了,他大概数了一下,Ktv夜总会之类的地方,就是十三处。甚至他发现海员俱乐部貌似走在前面,霓虹色的招牌都挂上了。
相对而言,滨海区有了一些香港街区的风格,而老城区还是那一套单调的色彩。
“头儿,就那,豪富大酒楼的餐厅,规模很大,有三层,一楼就是个很大的大堂,摆的围桌,二楼是雅座,三楼是包间。”张卫伟指着前面那栋还在建造的大楼边上的副楼说道。
李路抬眼一看,副楼面前宽敞的水泥地面已经停了有二十多台车,基本上都是轿车。一看时间,六点不到。
“这里都成销金窟了。”李路道。
张卫伟说,“现在业务招待谈生意什么的,基本流程就是海富吃饭陆港之夜看演出。一通下来,呵呵,没见过世面的,基本都成了。那帮香港人最擅长搞这个。”
“那些是政府部门的车,不少领导在这吃饭呢。”李路放慢车速,指了指那些车。
那些车很容易辨认,看车牌,然后看车型。陆港地区的许多公务用车,都是红星厂出去的,大多数是低配的红星帕杰罗,一眼就能看出来。少数红星皇冠,那是少数几位领导的座驾,更好认了。
除此之外,就是212吉普车了,更多的是区里或者下面县镇的公务车。少有老百姓买这种车,因为有钱买得起小汽车的,直接就奔红星厂去了。有个几万块钱的小富豪呢,可能会找关系弄一台二手的212吉普车开开,比如部队淘汰转回地方的车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