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是国营公司,而且市府不可能接受这样的调查。基本上程序非常简单,李路和地区以及市里的领导谈好价格以及原则性问题,那么这项交易就敲定了下来。而其他事情,在领导们眼里,则属于小事。
李路必须得接受这样的方式,他没有别的选择。
叶斌通看了眼朱华良,正想低声询问谁来介绍,朱华良就开口说了起来,“我来给诸位领导介绍一下市一建公司的人员编制情况。在编职工一千三百二十七人,退休职工五百零六人,主要讨论人员的安置的话,以这个为基础就可以。”
他看都没看红星狂魔基建这边一眼,包括李路,在朱华良心里,李路口袋里就是有再多钱,也比不上一位副厅级领导。私营企业主没有什么社会地位,这是事实。要知道,市一建公司的总经理和书记,都是有行政级别的,妥妥的副处级。
朱华良不带正眼瞧李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他在市一建公司里是说一不二的,比总经理强势多了,因为叶斌通是新调来的,上任不到半年,还没来得及施展开手脚,主管部门就决定把市一建公司给卖掉了。他是技术型干部,他的感觉更多的是无所适从。
听了朱华良这个话,坐在李路身边的张卫伟猛地皱了皱眉头,翻开文件找到人员编制那一栏,上面显示的是八百七十二人,退休职工是四百七十一人。他不动声色的把文件推到李路面前,把钢笔放在了数字下面。
李路低头扫了一眼,微微点了点头表示已经知道。
这些统计数据是张卫伟带人秘密统计调查出来的。李路不相信市一建公司的材料,因此让张卫伟调查了一番。
才开始就发现了问题。
首先,李路绝对相信张卫伟的调查结果,也就是说,朱华良报的人员编制人数有非常大的水分。目的何在,他差不多是清楚了的。但是,他不能马上指出来,因为要看周秘书以及古副市长的态度。
李路很失望的发现,周秘书和古副市长的表情都没有什么变化。难道他们真的不知道这些数据有问题?
这里面有耐人寻味的东西。
马金涛和林怀志也看出问题来了,但是他们的脸色同样没有太多的变化。倒是其他几位年轻人,诸如毕晓龙、林培森这些人,在知道真实数据的情况下,一听到朱华良的介绍,一个个脸色都冷了下来。
高下立判,尽管红星狂魔基建这边的高层大多数都是年轻得过分的年青人,但论经验,是怎么也比不上对面那些老油条的。
不过,大家看见李路没有表示什么异议,也很快把愤怒压了下去,且等着往下谈。
这个时候,怪事却是发生了。
叶斌通似乎才回过神来,他下意识的说道,“朱书记,这个数字好像不太准确,我记得在册人员数量是八百七十多人,咱们市一建公司可没那么多人。”
这话一出,朱华良脸都黑了。
第443章 狂魔基建3
这一幕让李路都感到惊讶,这个刘斌是真不懂事还是另有目的?
李路看向张卫伟,张卫伟微微摇了摇头。这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张卫伟没有找过他,第二,张卫伟也没有调查过刘斌。也就是说,刘斌当场指出朱华良的问题,是个意外情况。
这个时候,气氛有点尴尬了,而刘斌似乎也慢慢意识到,自己可能无意中触碰到了什么。他闭上了嘴巴,权当朱华良扫过来的目光不存在。
什么设备、地皮、楼房等等这些资产,对市府来说不是最重要的,这些东西也不好操作。
已经不需要去调查,很明显,朱华良报的编制职工数量是经过市府甚至地区领导同意的。这就得好好的分析分析了。
对李路来说,他唯一无法判断的是,市府这么做是出于什么目的。最大的可能无非两个,第一,虚报人员编制多拿钱,第二,临时往市一建公司里塞人,让红星狂魔基建公司负责安置。
如果是后一种,那倒是还可以理解,如果是前一种,恐怕问题就很严重了。
李路看着周秘书,观察了一阵子,说,“周秘书,这个人员编制数量,主管部门以及市府,都经过了调查核实了,是吧?”
这话却是让朱华良坐不住了,他冷着脸说,“李厂长,你是什么意思,政府不会弄虚作假,我们市一建公司也不会搞这些小动作。”
李路没搭理他,看都没看他一眼。
周秘书笑了笑,说道,“是的,不但经过市府的批准,也得到地区领导的批准,这个数量没有问题,不过如果你们有别的意见,可以提出来,磋商嘛,大家一起讨论研究。”
看样子,人员编制数量这个问题,果然是大有乾坤。
点了点头,李路说道,“暂时把人员编制数量和离退休职工的具体数量放下,先讨论安置方案。”
对面的市一建公司代表队们左右看了一眼,无奈只能同意。人家也不是吃干饭的,能把生意做这么大,李路和他的这些手下显然是有别人比不上的才能的。
朱华良想反对,但是他没资格,只能闷住话头。
周秘书和古副市长对视了一眼,古副市长微微点头说道,“也好,先讨论安置方案。李厂长,你们提出的考核上岗,我们经过研究,认为不太适合。搞建筑的,说白了就是卖力气的工作,这个线画得太严格,显得纠枉过正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