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众人皆欣然同意,当下包括赵恒在内,所有人都一齐前往东城。
这些举人秀才,有的是自家的马车,有的是雇的马车,长长一溜,跟在贾玮的马车后面缓缓行驶。
赵恒则与贾玮同乘,其实对他而言,今日可去可不去,但他心存好奇,想亲眼看看贾玮究竟在弄什么,又如何同这些举人秀才商谈。
半个多时辰后,一行人抵达东城的贾玮私宅。
一入大门,就听到前头院落传来隐约的嘈杂声响。
贾玮知道,应该是茗烟叫来工匠,进行拆除房屋隔断的动工,于是不再向前直行,带着众人绕了个弯,从旁边小径和游廊,穿过月亮门,前往宅院后面的一处花园。
花园内有流水经过,水上有石舫,颇为宽敞。
贾玮请众人登上石舫,在里面的石几旁团团坐好。
因一路过来,车马颠簸,众人稍事休息,彼此闲叙,一阵子过后,贾玮开始言归正传,“……诸位先生自然晓得,今年的道试将在四月初开考,在下请诸位任教,便是为此。”
他这番话一说,众人都微微点头。
这跟他们隐约猜测的一样,贾玮请他们任教的目的,应该同此次的道试有关。
道试也称院试,三年两试,考者必有童生资格,考中后便是秀才。
道试主考官是各省提学御史,即督学,北直隶也一样,设提学御史,为最高学政官。
由于道试相对于乡试,会试来说,自由度较大,因此各地方,各提学官的做法各各不同。
道试是在各府府试之后。
有的提学官会依次按临省内各府,进行道试。
有的提学官懒得跑动,只在省内首府,将童生们集中起来道试,称做吊考。这样做,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全省只考一回,效率很高,坏处就是上万童生涌入首府,难免会造成诸多不便。
眼下北直隶姓王的提学,便不喜跑动,数年来只是吊考。
北直隶十个州府,各州府又各下辖数个州县不等,每次前来京城应试的外地童生,约有二三万人,此外,算上京城本地的二三千童生,人数更为可观,连贡院也容不下,王提学每回都借用国子监,做为道试考场。
道试是鱼跃龙门的第一关,一经取中,便有秀才功名在身。
无论哪位童生也不敢马虎。
一般而言,外地童生都会提前一个月,乃至一个半月,来到京城备考,担心路途中遭遇各类事情,稍有耽搁,便与道试擦肩而过,提前来到京城,神定气闲,不慌不忙备考,自是便宜得很。
说到备考,也并非简单的复习,揣摩主考官的文章特点,乃至性情喜好,此是其一。
其二,背诵若干程房墨稿,也就是八股范文。
由于科考只在四书五经中取士,出题范围偏窄,每隔数年,都会出现重复出题的现象,背诵些范文,碰上出题重复的机会,直接将记住的文章略作改动写上,何等快活!
其三,就更绝了,直接猜题。
不少富贵人家都会请一些先生猜题,先猜一个大致范围,而后在此范围内拟出几道题来,由先生们做好,再供备考的子弟记诵。
这比背诵范文还投机,毕竟背诵范文,数量绝对少不了,但猜题,就拟那么几道题而已!
因此坊间针对各级备考,自然而然也生发出了一些商机来。
以上三样,都有私人指导。
只是,一般仅限于一对一的,或是小范围内的指导罢了。
这跟贾玮上辈子所见识的大型培训机构相比,如考研班等等,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
眼下贾玮就是要整合各种资源,进行这世界的大型科考培训。
这些举人秀才们能猜测到了他的用意,但未必能猜测到他所要达到的规模。
至于赵恒,由于经手了国子监绘图一事,比这些人多知道件事儿,反而将事情想复杂,压根没往这方面想,直到此刻,贾玮明明白白讲出来,他总算知道,但还是有些想不通,既是为了科考临时授学,国子监的绘图又是怎么回事?
道试的考场是在国子监内不假,但参试的童生们,有必要了解国子监的建筑布局么?
坐在那里,赵恒硬是让这个问题弄得头晕脑涨。
贾玮面容含笑,目光掠过众人,接着道,“在下现在就将具体事务同诸位讲讲。”
各举人秀才们的待遇、授学时间、授学内容、计划授学的童生人数,贾玮很有条理地一项项道来。
待遇问题,他原先是通过赵恒传达的,不够正式,眼下当着众人的面,亲自讲了一遍,众人都很高兴。
照贾玮的说法,赵恒所传达的,完全确实,并且各人还能各自领到五两银子的车马费,做为每日往返之费用。若是其中有人临时住在此处,也可照领不误。
ps:感谢造化之主的打赏!
第四十五章 商谈2
授学时间,是从三月十一到月底,共二十天时间,每日上下午皆开课,计四个时辰。
所授内容,分三个部分。
一是王提学的文章特点及性情喜好。
二是近三届来京城道试的秩事趣闻。
三是猜题、拟题,并拟出文章。
贾玮没有将背诵程房墨稿,加在授学内容中,认为此项对童生们吸引力并不大,即使圈定一定的范围也一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