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为何对他冰释前嫌了?
贾玮脑中转着念头。
想来想去,答案只有一个,便是昨日他制止了薛蟠殴打香菱。
薛蟠的名声在两府中很是不堪,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时不时地打骂香菱。
香菱坎坷的身世,受到两府上下普遍同情,薛蟠再这么对待她,自然饱受非议。
他当场制止薛蟠的恣意胡为,就是等于帮了他。
聪慧如宝钗,自然会承了他这份情。
或许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他这些日子的各种变化,让她颇为欣赏,比如隔阂这么久了,也到了该化解的时候了。
他自是不介意宝钗同他重归于好,尽管误会、和好都缘于她哥哥。
他看了一眼走在他旁边的莺儿。
这个莺儿娇憨活泼,懂礼节,晓事理,是个乖乖女,宝钗将她调教得很好。
让贾玮觉得好玩的是,莺儿同紫鹃一样,也是一个小红娘的角色,不同的是,紫鹃的小红娘角色扮演得相当含蓄小心,她则直接大胆得多。
这俩个丫鬟,为了各自的姑娘,一直与他周旋个不停,进行各种或大胆或含蓄的试探和暗示,或许不到他的妻室人选尘埃落定,是不会结束的。
对此,贾玮除了好笑,也只有无奈了。
人家向他推销自家的姑娘,总没有错吧,然而,妻室只能有一位而已。
莺儿的手很巧,沿路向衡芜苑走去,顺手折了些柳枝条,三下两下就编出了一个花篮来,并在路旁摘了些鲜花,放入篮中,翠绿的花篮衬着五颜六色的鲜花,看上去相当漂亮。
“好看,真好看。”贾玮不禁夸道。
“送给你,二爷。”莺儿听了很开心,随即就将花篮递给贾玮。
贾玮拿在手中,反反复复看了一阵,确实编得很精致,不禁又赞了句,“好灵巧的手!”
“小婢这并不算什么,我家姑娘才真叫心灵手巧呢!”不等他话音落下,莺儿立刻接了一句。
天,又来推销她家姑娘了。
贾玮按按额角,觉得刚才就不该夸她。
不过,对于这种话题,他当然并不排斥,微笑问道,“你家姑娘怎么个心灵手巧?”
“我家姑娘就没有她不会的编的东西,也没有她不会的针线,并且色色都比别人强。”莺儿的语气中,对自家姑娘可谓敬慕。
也难怪她,宝钗确实出色。
“恩。宝姐姐又有才貌,又是心灵手巧的,不知将来谁有福气消受?”贾玮笑吟吟地道。
“我家姑娘有个金锁,一位和尚说,她这个金的,须配玉的。”说着,莺儿的目光就有意无意地落在贾玮胸前挂着的玉佩上。
贾玮一听,就忍不住唇角上扬,这句话,即便是他重生以来,与莺儿接触不过六七回,却也听了六七回了。回回没空过。
贾玮很怀疑,她说的这句话,以及其他暗示性很强的话儿,会不会是薛姨妈私下授意的?
宝钗教她这么说,他打死了也不会相信。
宝钗和黛玉的家境完全不同,她一个丫鬟,不可能像紫鹃那样,主动为自家姑娘考虑婚姻大事。
更不用说,她还这么的大胆直接。
若说背后没有薛姨妈的授意,怎么可能?
贾玮对此颇感头疼,贾母属意林妹妹,母亲和薛姨妈却不断地宣扬金玉之论,他夹在中间,如何做人?
ps:原著三十五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黄金莺巧结梅花络//原文:宝玉笑道:“我常常和袭人说,明儿不知那一个有福的消受你们主子奴才两个呢。”本文借用此话。此注。
第七十章 山中高士晶莹雪2
贾母属意黛玉,这是两府众人的猜测。贾母只有一个女儿,看得如宝贝似的,女儿生了黛玉,在黛玉幼年后就死了,随后女婿也死了,剩下个孤零零的外孙女放在这边,贾母感其身世,待黛玉比亲生的孙女还好。
黛玉从小备受呵护,一切待遇同贾玮一样,同住在贾母屋中,一个床上睡觉,一张桌子吃饭,后来进了大观园,贾母又将他俩安排在相邻的俩个院落内。若说小时候贾母让他们很亲近地处在一块,是无心之举,但大观园院落的安排上,在众人眼中,就有了一丝不言而喻的意味了。
而且,贾母平时提起俩人时,总是一口一个“这俩个小冤家啊”的挂在嘴边,也让人浮想翩翩。
因而说起来,在贾玮未来的妻室人选上,贾母似乎是偏向黛玉的,而非偏向宝钗。
不过,猜想归于猜想,老太太自已并没有明说。
即使王夫人和薛姨妈四处宣扬金玉论,老太太也没表态,没表态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默认,二是反对。
这种不确定的因素,就让两府众人更多了几分猜测,老太太或许情感上偏向黛玉,但真正面临现实,由于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人与事,考虑到这个大家族的利益,很难说,这个天平最终会倾斜向哪一方。
贾玮是二房实际上的长子,又是王夫人亲生的嫡子,婚事问题上,本身就牵动了家族中诸多神经,最近一段时间,他又明显变得出色了许多,在府中的无形地位水涨船高,如此一来,即使他的婚事还稍稍有点远,但众人对此的议论却是愈演愈烈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