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的智慧_孑与2【完结】(231)

  周同又往场子里扔了一把铜子淫笑着说:“谁要看棍棒,我们就是喜欢看翻肚亮脐,赶紧的,本公子看完表演还要赶着回去读书呢。”

  青年男子想要上前找周同理论,被老汉死死的拉住,就听赵子星说道:“本公子也不欺负你,刚才那一段演的漂亮,就照着刚才的样子演,演完了有赏!要是不演,你们以后在成都府也就不用演了。”

  这段话云峥感觉非常的耳叔,好像只有泼皮和恶霸才会这么说话,按照惯例,这个时候一定会有侠客飞身而出,打抱不平,将一群纨绔,恶霸打的屁滚尿流才对。

  小心的左右看看,没有发现有这样的侠客出现,这才抱着看热闹的心情看事情的发展,赵子星他们都不是坏蛋,周同市侩一些那也是人之常情,那个女孩子只要再翻几个跟头也就是了,露不露肚皮无所谓,不会把她怎么样的,后世那些卖艺的耍杂技的恨不得不穿才好,所以云峥不认为这是一件坏事,只是当成少年人贪玩而已。

  青年人似乎是哥哥,悲愤的面目狰狞,两个大拳头握的紧紧地,很有点武二郎的架势,不过他只是悲愤而已,不论老头子拉不拉他,他都不敢冲上来。

  “接着翻!”赵子星也来脾气了,摸出一枚银钱扔在地上,老汉不由得大惊,大宋除了官宦人家,别人是不允许用银钱的,也就是说,自己面前的这群人都是衙内!

  眼看着小姑娘哭哭啼啼的走出来要接着翻跟头,云峥才要出言阻止,面子里子都有了,走了算了,没想到人群里竟然飞出一只草鞋,准确的塞进赵子星咧的很大的嘴里。

  云峥一惊,娘的,还真有这样的侠客出现!

  第21章 孺子可教

  就知道人世间没有那么多的侠客,一个不大的小屁孩义愤填膺之下扔掉了自己的一只草鞋之后,撒腿就跑,赵子星吐掉嘴里的臭鞋子,干呕两声之后,咆哮着向那个孩子追了过去,周同愣了一下也紧紧地跟随。

  云峥笑的快要喘不上气来了,但是作为朋友这时候不宜独善其身也只好一边捂着肚子,一边追,道士和崔达跑了一个相当。

  小孩子跑得很快,拐了几个弯之后就把这些养尊处优的学生甩的不见踪影。

  赵子星双手扶着膝盖,喘的像老牛一样,周同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碗水,催促赵子星赶紧漱口,等他漱完口,十几个人这才发现已经来到了锦江边上,一群人瘫倒在江边的沙土地上。

  云峥小声的笑了一下,接着其余人也跟着大笑,最后赵子星也哈哈大笑起来。

  “娘的,坏人不能做,一做就遭报应,那只鞋子太他娘的臭了,今天的晚饭估计是没法子吃了,下回见到那个小子,一定要他把一双鞋子全部吃下去才解恨。”

  听了赵子星的话,云峥越发觉得自己的这些同窗还不错,不管是小说里,还是戏剧里,描着二皮脸的纨绔,都不算什么好人。现在看来,他们也就是少年心性而已,算不得恶人。

  笑罢之后,疲惫就像潮水般涌来,所有人躺在沙滩上,有的看着背后的成都城,有的看着面前的锦江,都懒得说话。

  眼前的锦江和成都城市史是一部活的历史。据记载,上古时期的成都平原,前生是海。内海消失以后,便成为水泽密布、水道乱流的潮湿盆地,水患相当严重。初步整治、局部整治自先民们进入成都平原地带起就从未停止,但规模最大最有成就的治水是古蜀憋灵。开明帝憋灵的引岷入沱排洪工程使平原出泽国,为古蜀先民定居成都创造了基本条件。

  第二次大规模治水是先秦李冰父子。当地的郡守李冰父子疏浚三十六江,完成了举世瞩目的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和穿“两江成都之中”,沟通了天府之国直达荆楚和吴越的黄金水道,使秦凭借这条黄金水道,如愿以常地实现了“得蜀得楚,得楚得天下”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

  “你在想什么?”崔达拿头顶一顶身边的云峥。

  “我在怀念李冰父子,以及最早的蜀国先人,这里原本是一片泽国,是他们开通了河流,以至于蜀中有了”天府之国“的称谓,益州又被称为天下数一数二的通都大邑,他们的功绩自当光耀千古啊!我们好像每天都在浑浑噩噩的过日子,想起来有些羞愧。”

  云峥是做惯老师的人,自然之道什么时候应该说什么样的话,这个时候面对山川古城,如果再不说一些场面话,实在是有辱自己的经历。

  赵子星接口道:“我父亲也是这么说的,他老人家说,蜀中乃是宝地,这里的山川河流造福百姓都是有限度的,必须不断地修缮,加强水利,要不然,我们面前的这些河流只会为祸人间,他老人家当了五年的府尊,也修缮了五年的蜀中河川,别的事情几乎没有时间去做,总是说在蜀中只要保证水利,就能保证五谷丰登,现在,总算可以喘息一口气了,却要离开了。

  诸位仁兄,小弟三月之后就会随家父宦游开封,我们下一科考试之时再见。”

  周同沮丧地说:“朝廷在前年,已经开了一次恩科,去年因为先太后之事,又开了一次,所以下一次的科考不知道会什么时候到来,我等只有多磨砺几年再去汴京了。”

  朝廷迟迟不大考,就算李冰站在诸人面前也没有什么膜拜的心思,十年寒窗,铁砚磨穿,说白了就是为了一展抱负,光宗耀祖,光有学问没有相应的地位,这会让很多人失望的,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是陶渊明。陶渊明也只是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已,如果是五百斗的话,说不定他的腰杆子也会弯一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孑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