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红听到这里,不禁默默想到,人民真是太忠厚太可爱了,他们肩上背的不就是小米吗,只要解开口儿,吃上两把,何至于如此呢?但是他们羞于这样做。高红想到此处,心里一酸,眼里立刻涌满了泪水。
邢三见她动了感情,又似安慰又似感叹地说:
“高同志,你不知道,我们每次执行这种任务,都要牺牲两三个人,今天就算顺利的了。”
高红擦擦眼泪,上前去解死者肩上的粮袋,准备自己来背。邢三一把拦住,说:
“高副县长,你是女同志,哪能叫你背呢!”
邢三说过,将粮袋扛上自己的肩头。一面吩咐一个民兵说:
“你到村里要一付担架,亲自把李柱送回石井去。”说过,两个人就追赶队伍去了。但是高红的步子很迟慢,似乎在她的脑子里有一件过于凝重的需要她长期思考的东西。
五六 五颗人头
运粮工作的胜利完成,使县委书记者济公深为满意。从此,高红被当作得力干部使用了。邢三也升任了县武委会主任。
这天,高红和邢三正在一个村里做发展组织的工作,忽然接到通知,老济公找他们去接受紧要任务。
老济公住处非常机密,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自从敌人几次大搞强化治安运动,环境越来越残酷了。老济公晚间忙碌一夜,白天也无法安心休息,于是就在敌人的眼皮底下,距满城八里处的小西村,挖掘了一条地道作为他的隐秘的住处。高红还没有来过。邢三参与过这条地道的营造工作,自然是知道的。
夜静以后,高红和邢三开始上路。邢三手提撅枪走在前面,高红也把手枪顶上子弹,跟随在后。两个人避开公路和炮楼,在乡间便道上摸索着前进。大约走了两个小时,才来到小西村。小西村果然小得可怜,仅有三户人家。邢三在其中一家的后山墙上,用手掌拍了三下,时间不大,院门便呀地一声开了。随后走出一个人来。那人辨认出是邢三,显出颇为亲热的样子。邢三轻声地问:“在吗?”那人点了点头,便领他们两人来到宅旁的一块园子地里,走到井台旁边停住了。这口井不大,井口上架着辘轳,井绳上垂着柳罐。那人一手扶着辘轳,一手握着辘轳把,转过脸悄声低问:“你们谁先下?”邢三说:“她是第一次来,我先下吧。”说着就手扶井绳,把两只脚蹬在柳罐里,井绳缓缓下垂,吱吱扭扭地消失到黑黝黝的井里了。时间不大,只见井绳轻轻地摆动了一下,那人便把柳罐摇了上来。“同志,上吧,挺稳当的。”那人转过脸笑着对高红说。这时高红才看清他是个须发斑白的老人,就轻轻地叫了一声“老大爷”,轻手轻脚地蹲在柳罐里。井绳缓缓移动,她向下一看,满眼漆黑,如同坠下黑森森的万丈深渊,既觉得可怕,又觉得有趣。不一时,只听邢三在暗影里说:“到了!”接着伸过一只手来。原来井壁上有一个半人高的洞,高红便拉着邢三的手猫着腰钻进洞里。这时,她越发觉得新鲜和神秘,随着邢三曲曲弯弯走了一二十步,望见前面透出一小片微弱的灯光。走到灯光近处,才看见旁边又有一个小洞,约有半间房子大小。里面用柴草搭了一个地铺,铺着两床粗布被子。铺前摆着一张小炕桌,点着一盏老辈子的铁灯。在朦朦胧胧的灯光里,老济公正坐在地铺上,噙着旱烟袋巴达巴达地抽烟。
高红一见老济公那副样子就不由得笑了。这个县委书记上头光着脑瓜子,下头光着两只大脚丫子,穿了一件破衣拉撒的黑夹袄,五个扣子扣了两个。说他像个农民,小炕桌上摆了不少书,其中有《论持久战》、《唐诗》和《三国演义》之类;说他像个知识分子,又的确是个活脱脱的农民。
“高红,你是第一次来,你看我这个地方儿怎么样?”老济公笑着打招呼,他那双眼睛倒是十分机警有神。
“你这里自然是神仙洞府了!”高红说笑着,一面坐在地铺上。
“你说得不错,这就是我的老龙宫了。”老济公说,“我这个老龙王本来住在大海里,被鱼鳖虾蟹欺侮得没有办法,连觉也睡不成,我们的二郎神就给我造了这么一个临时落脚的地方。”他笑着指了指邢三,邢三蹲在旁边嘿嘿地笑。
老济公磕去烟灰,接着又装了满满一烟锅子,伸着脖子在铁灯上点着吸起来,然后说:
“我找你们来,有一点要紧的事。你们听说了东佃庄发生的事吗?”
“什么事?”高红问。
“昨天,日本宪兵队长朱野,在那里砍了五个人头,挂在电线杆上,还对老百姓说:今后每少一根电杆,就要砍一个人头。”
“啊!”高红睁大了那双猫眼。
“今天我到山里去了一趟,已经同三支队和老三团的侦察连取得联系,准备明天晚上打它一个破袭战,把保定到满城公路上的电杆全部砍掉,电线也收了狗日的,给朱野一点颜色看看!要不然,让敌人的气焰把我们压倒,今后就不好办了!”
说着,他把烟锅子在小炕桌上磕得乓乓地响。
“我非常赞成!”高红睁着一双大眼热情地说。
“早就该搞一下了。”邢三也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