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火凤凰_魏巍【完结】(127)

  终于在万分焦急中,看见村头上有几个人影晃动,果然是徐偏他们回来了。不过他们的脚步疲疲沓沓,有点无精打采的样子。

  等他们走到身边,周天虹就焦急地问:

  “老徐,怎么去这么长时间呀?没有见到人吗?”

  “人是见到了,就是他妈的变了!”他气愤地骂了一句粗话,十分沮丧地说。

  “怎么变了?”

  “这里有个村长姓张。叫了好半天才叫开了他家的门。他一见我,就吃惊地说:‘你是徐连长吗?’我说:‘怎么,你不认识我了?’此后,再问他什么也不说了。问他敌情,他不说;问他县干部在哪里,他也不说。我气急了,就厉声说:‘老张,你是怎么搞的?你叛变了吗?’他扑通一声就给我跪下了,还可怜巴巴地说:‘徐连长,你饶了我吧,你可千万别带日本人来抓我呀!’我一听就明白了,他是把我当成投敌分子了,我就骂了他一句:‘你混蛋!你把我徐偏当成什么人了?你看我是那号人吗?’说着,我就把他拉起来了。他哼哼唧唧地嘟哝着说:‘现在谁是那边的,我也分不清了。’我说:‘我是带部队打回来的!你赶快给我号房子、弄饭,让部队住下来。’他又十分为难地说:‘徐连长,你们可千万别住下呀!这个地方,四外都是炮楼,他们一天来两三次。这可怎么行呢?’我说:‘这怕什么,他们一来就打!’他又惊叫了一声,说:‘啊哟,你们可千万别在这村里打仗啊,一打仗,咱们这里的老百姓可就倒了霉了!’我说:‘老张,你连子弟兵也不要了吗?你是想把我们困死、饿死吗?’他又可怜巴巴地说:‘我可不敢有这个想法儿。你们缺吃的,我可以给你们送干粮去。只求你们别住在这里,别在这里打仗!这不是我一个人这样想,你问问老百姓,哪个不怕你们在这里打仗呢?’……”

  徐偏说完,仍然激动得不行。参谋王乐也气愤地插话说:

  “今天盼冀中,明天想冀中,真没想到,千辛万苦回来了,碰上了一个不欢迎!”

  “我看,不管他欢迎不欢迎,管理员快进村号房子去。反正不能住在高粱地里!”

  周天虹一听,连支队长也这样说,就有点沉不住气了,连忙说:

  “老徐,我看,咱们新来乍到,对情况还不了解。还是要慎重一些。”停了停,又说,“现在,单从这个村长的情绪,恐怕还不能说群众对我们是不欢迎的。我们必须赶快和地方党,和分区取上联系,进一步了解情况才行。”

  “那么,今天晚上我们住在哪里?就住在这高粱地里吗?”徐偏问。

  “我看先在高粱地里住几天,也未必不行。”周天虹说,“强扭的瓜不甜。如果大多数老百姓都怕在村子里打仗,我们一味硬干,恐怕后果不好。何况现在已经后半夜了,我们勉勉强强住下,惊动了坏人,到炮楼上一报告,我们再转移也就来不及了。”

  徐偏一听,政委讲得也很有道理,就点点头说:

  “那就按政委说的办:今天晚上先在野外露营。”

  此时大家早已饥肠辘辘。为了使大家的情绪不致引起波动,周天虹把各连的干部召集起来,做了一番解释,并号召党员起模范作用,人们才安定下来。

  又等了一两个小时,村长总算带了两个人送来了一些仓促搜集的干粮。这些干粮无非就是窝窝头、高粱面做成的红饼子甚至糠饼子之类。战士们也不管好赖,像风卷残云一般送下肚去,又喝了一些凉水,才打开背包,在高粱地里呼呼入睡了。

  徐偏只铺上一块雨布,就枕着背包躺下来。

  “你怎么连背包也不解呀?”周天虹问,“这样会冻着的。”

  徐偏没有应声。周天虹看出他的情绪很不好,也就不再问了。他往徐偏身边凑了凑,把自己的被子给他盖上一半。天虹是一副热心肠,很善于理解人。他认为,徐偏今天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乡,原本想会遇到故乡人民热烈的欢迎,哪里会想到碰上这种冷遇,连房子也住不上呢?不仅徐偏,就是自己,在根据地的数年间,一向同群众亲如家人,穷人家房小屋窄,有时就同群众睡在一条炕上,哪里遇到过这样的情景呢!节令已近中秋,后半夜已颇有寒意。加上秋风一阵紧似一阵,吹得高粱林哗哗作响。作为政治委员,周天虹嘴里不说,心里也是怪难受的。

  不想天不作美,将近黎明时分,又淅淅地下起小雨来。觉自然睡不成了。人们纷纷起来,披上个小雨布闷闷地坐着。

  周天虹更是思绪纷纭。他想起自己接受这一任务时是抱着很大雄心的。不料环境如此恶劣。像这样下去,不仅打不开局面,连如何生存下去都成问题了。他不免焦躁起来。

  “老徐,你醒了吗?”他轻轻地碰了碰徐偏。

  徐偏在熹微的晨光里睁开眼,一骨碌爬起来。

  “你还有烟叶吗?”天虹问。

  “你不是不抽烟吗?”徐偏反问。

  “有时候,我也得抽一点儿。”周天虹含含糊糊地说。

  徐偏从腰里拿出了一个大烟荷包,又从小口袋里抽出几张裁成条条的废报纸递给他。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