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徐偏从分区开会回来,一见周天虹就合不拢嘴地笑着说:
“老周,要打县城了!”
“是打肃宁吗?”周天虹问。
“对。”
徐偏说,分区首长分析来分析去,认为第一,攻克肃宁的条件已经完全成熟;第二,肃宁东距河间二十二公里,西距蠡县二十公里,西北距高阳三十公里,只要把援兵堵住,争取两天时间攻克肃宁是可能的;第三,肃宁是冀中根据地的中心,攻克以后可以巩固。
周天虹听完,把双手一拍,兴奋地说:
“好极了!这同我的看法完全一致。依我看,早就该让酒井武夫那头毛驴,还有高凤岗那个毒虫回西天了!”
两个人立即召开了支队的干部会议,布置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第二天两人就化装成老百姓,到肃宁城外仔细地察看了地形。原来肃宁并不是一个太大的县城。仅有东西两座城门。城墙高约两丈余。东、西两门,城围四角及南北两侧,均修有碉堡。城内的敌伪机关,据了解也筑有据点式的防御工事,有大碉堡四座,碉堡十八座。尤其不利的是城四周都是洼地,因为当年发大水,城北一片汪洋,城南尽是沼泽。只有东西两面可以接近,但又隔着较深的护城河。对于进攻者,显然这是相当麻烦的。
攻打肃宁城的消息一传开,群众的热情便像烈火一般燃烧起来。他们纷纷要求到前线参战、助战,并自动提出“捉驴杀狼,报仇雪恨”的口号。驴自然指的是酒井武夫,狼则指的是高凤岗了。看到群众如此高的热情,周天虹灵机一动,想起古代也有擂鼓助战的事,何不走一下群众路线呢!于是就动员了两千名民兵,携带百余面大鼓。还有大锣大钹,以及鞭炮、洋油桶,准备随军助战。
攻城日期,选在八月十三——中秋节的前两天。战前分区派了一位年轻善战的李参谋长前来统一指挥。李参谋长决定由徐偏率领三个连队主攻西门,周天虹指挥一个连队和肃宁县大队攻取东门。攻城前夕,地下工作人员从城里传出两个消息:一是毛驴部下一名小队长畏战自杀;一是高凤岗将三名表现动摇的下级军官枭首示众。攻城部队的士气更加高昂。
攻城之夜,秋月深藏云层,似有意掩护游击健儿隐蔽待机。二十二时整,红绿两色的信号弹跃上高空,在它那诱人的彩色还未熄灭时,枪炮声就顿时轰鸣起来。随着枪炮声,那一百面战鼓,那无数的铜锣大钹,那洋油桶里的鞭炮,一齐卷起了震天撼地的狂涛,像风暴,像海浪,像怒雷一般地向小小的肃宁城猛卷过去。几年来,尤其是“五一扫荡”以来,郁积在人民胸中永难平复的愤怒、伤痛和仇恨,一齐迸发出来。那鼓声好像说,复仇啊!复仇啊!复仇啊!打过去!打过去!打过去!一波高过一波,一浪高过一浪。小小的城池,丑恶的敌人颤抖了!
可是第一次登城没有成功。因为护城河太深,两丈多高的云梯太笨重,敌人的火力又很集中,越过护城河时,突击班已经伤亡过半,好容易将云梯靠上城墙,就没有几个人了。
周天虹站在东关靠近护城河边的一段断墙下。一切都观察得很清楚。他冷静地思索了一会儿,决定进行爆破。第二支突击队出发了。突击队长是亲手斩杀小久保的孟小文。他们在前面驾着一辆“土坦克”。也就是头顶着一张大方桌,上面搭着几床蘸了水的湿棉被,像一个怪物在水面上向前浮动。七八个战士有的扛着大镐,有的抬着炸药,像大雁展翅般地守护在两边。他们终于在激越的鼓声和机枪的掩护下登上了彼岸,进到城门的南侧。接着便在城墙下面挖掘起来。
为了掩护他们的行动,分散敌人的注意力,周天虹便命喊话组喊起话来。喊话者站在护城河边的战壕里大声喊道:
“伪军弟兄们,我们的大部队过来了,你们守不住了,赶快缴枪投降吧!”
“伪军弟兄们,欢迎你们打死毛驴,打死高凤岗,给人民立功!”
还有的喊:
“长江,黄河,在关键时刻你们要起作用啊!”
城墙上的枪声稀疏下来,伪军士兵似乎在谛听。接着,有一个颇为严厉的声音叱喝道:
“他妈的!谁听信谣言就打死谁!”
接着,在月光下看到一个人影,从碉楼里走出来,用垛口挡住身子喊道:
“周天虹来了没有?我是他的老同学高凤岗。”
周天虹在下边听得真真的,立刻应声道:
“我就是周天虹。你这个狗汉奸,无耻的叛徒,你喊我做什么?”
“先不要骂人嘛!要骂人就不好说话了。”
“你要说什么?你要开城投降,我们可以给你留条出路!”
“投降?”对方冷笑道,“你要能打进来我就投降。我知道你那两下子,只怕你没有这个本事。”
周天虹低声吩咐一个特等射手:
“打这个狗日的!”
特等射手略一瞄准,“叭”地一枪把高风岗的帽子打飞了。
高凤岗立刻钻到碉堡里,又说:
“周天虹,你不是要这个城吗?我可以让给你。只是有一条,你要让我的部队和平地撤走。……我还可以日后给你留条出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