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多数人还是自私的,这你是不能否认的。”高凤岗强辩道,“我们一天喊,反对自私自利,反对个人主义!究竟你反掉了多少?这不过是一种教条,因为你是不可能把自私从人性中消除的。你想达到这一点是不可能的。”
“不对!完全不对!”高红反驳道,“自私并不是人的本性。自私是长期的私有制度造成的。不错,确实还有许多人没有摆脱自私自利的观念,但是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随着教育,随着人的自我改造,至少人类的大多数是可以逐步抛弃这种思想观念的。我们不能对人类失望,更不能对劳动人民失望。”
“嗬,好长时间不见,想不到你已经变成理论家了!”
高凤岗冷冷地说。这时他已经失去了辩论的兴趣,站起来打了一个哈欠,伸了伸懒腰,说:
“这样吧,天已经不早了,你今天走了很多路,恐怕很累了,大家休息吧!”
高红也自觉很难谈下去,勉强点了点头。高凤岗就把房间留给妹妹,到别的房子里休息去了。
尽管高红此时又累又困,但躺在床上却无丝毫睡意。她感到自己对哥哥的了解是太少了。她少年一直在北平读书,只是暑假时才回家一次,两个人志趣不同,谈心更少。她印象最深的是,父亲一向重男轻女,对哥哥宠爱备至,因之从小就养成哥哥骄纵成性,目中无人。此外就了解不多了。还是抗战爆发,两个人一起流浪了几个月,高红才对他有些了解。可是今天一谈,才发现彼此的距离是多么的遥远啊,看起来要在短时期解决思想问题,怕是无能为力了。
第二天,高红考虑到,自己回去之前,还是应当与支队长见一贝面才是合适的。至少出于礼貌应当如此。于是早饭后她就来到支队长的屋里。
支队长很有礼貌地接待了她。当她向支队长说明此行的来意,并表示哥哥确有重大缺点时,支队长把那只独臂一挥,很爽朗地说道:
“那些没有什么,同志们在一起工作,总是会有些磕磕碰碰的嘛!”
高红默默地观察了一下这位独臂将军,他生得魁伟高大,面色乌黑,两眼炯炯有神,一望而知是战火中久经锻炼的人物。不禁生出一种由衷的敬意。心中暗想,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合作,该是多么愉快的事!为什么竟会出现那么紧张的关系呢?
“您是老革命,您多多教育和帮助我的哥哥吧!”高红诚恳并带着深深的歉意说。
“那是自然。我们互相帮助吧!”
高红走了。可是在回去的路上,仍然心绪不宁,不知还会发生什么变故。
四二 你把我的部队毁了
谁也没有料到,几个月后这支游击支队发生了一场惊人的变故。
转眼已是麦收时节。敌我间对粮食的争夺一向是很激烈的。为了打击敌伪政权,配合地方干部的征粮工作,马飞支队又进到涞源城南一带平坝上去了。
这里被称为游击区。也就是敌我活动都很剧烈的地区。在这样的地方,敌人的据点比较稠密,既有敌人的政权,也有我们隐蔽的政权;既有敌特的活动,也有八路军的活动。敌人的情报网和我方的情报网也都交织在这个地区里。
在这样的地区活动,那是要十分小心、处处警惕的。一般游击队常于夜静时进入村庄,住在比较熟悉的房东家里,接着就要封锁消息,防止敌人的情报人员到敌据点报告。惩治汉奸,发动群众,种种工作,都要在夜间和第二天白天进行。然后又在夜静时转移。有时情况复杂,还需要一夜转移两次,以防意外。这些活动规律,马飞是相当谙熟的。
这一天黄昏出发,走了五十多里,来到一个名叫张家营的村庄,已经是后半夜了。随同马支队一起来的地方工作队.由县政府的李科长率领,立即在本村展开征粮工作。他们忙了整整半夜一天,才将粮食集中起来。第二天晚间,送粮的群众和地方工作队,由一个连掩护将粮食送到根据地边缘。他们返回时,已近午夜。就在这时,在部队行动问题上;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支队长马飞向连长们宣布,部队准备凌晨二时出发转移到二十里外的一个村庄。话音刚落,高凤岗就带着几分气发言了。
“我不同意这个决定!”他把脖子往旁边一扭,“周围的情况没有变化,几个据点都没有增兵,掩护送粮的人刚回来,才睡了不到两个小时,为什么又要转移呢?”
这突如其来的意见,在几个连长面前公然提出,似乎使马飞感到意外。尽管暗淡的小油灯下,看不清这位“独臂将军”的表情,他那支空袖管确实抖动了一下。
“凤岗同志,”他尽力用克制的语调说,“我们不能从表面看问题。这个村子是比较复杂的。虽说我们封锁了消息,不见得敌特就不报告了。再说我们已经出来十几天了,在这里又住了一天两夜,如果再不转移,那是可能有危险的。”
“危险?我看不出有什么危险!”高凤岗立即反驳道,“这不过是主观估计,自相惊扰!”
“什么,你说这是自相惊扰?”
“是的,我是说,周围的据点没有几个兵,他们是不敢来的。”
“那远处的据点呢?涞源城呢?插箭岭呢?”马飞反问。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