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火凤凰_魏巍【完结】(88)

  “敌人清剿了玉皇沟,估计明后天就会清剿这里。这里也很不安全。我们跑得快没关系,你呢?”

  周天虹听她说得有理,点了点头。高红停了一会,又说:

  “再往南走一天多的路程,就到唐县境了;那里敌人刚刚清剿过,估计暂时不会再去。再说晨曦也在那里,一面采访,一面领导游击组。医院也可能在那一带。你看到那里可以吗?”

  “行。”周天虹又点了点头。

  “如果行,我就派李成山给你带路。”

  事情就这样定了。但是周天虹依然欲行不行,只说不动。两个人又欢快地谈了很长时问。

  “三星快晌午了,到底还走不走啊?”李成山瓮声瓮气地发话了。

  “好好,走走。”

  周天虹立时下炕,背上背包,高红又给他装上几块干粮,才恋恋不舍地握手告别。碍于众人在旁,周天虹没有搂住她亲上一口,感到分外的遗憾。走了很远还觉得缺少了点什么。

  四七 诗人在游击组里

  在漆黑的夜里,行走在崎岖的山径上,是极其困难的。在不经意间,一步踏错就可能落入万丈深涧。幸亏李成山在行前就带上了两根火绳,他把火绳燃着,拿在手里在前面引路,才得以顺利前进。在晋察冀的山地,每到秋末冬初,山民们就把收割的香蒿拧成七八尺长的粗绳,一条一条挂在房檐上,等到晒干,这就是火绳了。原来是他们自己夜里走路照明用的。八路军一来,军人们或是地方干部们,夜间行动总要找人带路,这些带路的人手里便拿着这种火绳。夜间你看到一朵朵小小火光在游走,那就是说他们在行动了。晋察冀的诗人方冰就写过一首《拿火的人》,表达了这个时代浓郁的诗意。周天虹紧紧地跟随着拿火者的巨影,火绳不断噼里啪啦爆出细碎的火星,好闻的浓郁的香味一阵阵扑面而来,不仅毫无孤独之感,而且深深地感到一种幸福。他深切地感到是他们,是无名的群众在支持着这个战争。

  两人相伴在山沟里走了整整一夜。大部分时间李成山把背包抢过去背着,使他衰弱的身体感到轻松多了。拂晓时分走出这条山沟,来到唐县、阜平的县界。这一带敌人刚刚清剿过,凡稍为大一点的村庄几乎焚烧殆尽,断垣残壁,一片焦土。

  前面来到三岔路口,周天虹正要进入西南一条山沟口时,只听有人喊:“停住!停住!”声音又尖又亮。循声望去,山坡上立着一个少年,头戴白毡帽,身披羊皮袄,像是一个放羊的孩子。周天虹没有理他,朝前又走了两步,那个孩子又急得挥着手喊道:“停住!不要往前走了!”两个人不得不止住脚步。只见那个少年从山坡上飞跑而下,来到他们身边说:“叫你们不要走,你们干吗还要走呢?”一面说一面还瞪着亮亮的眼睛。周天虹说:“小兄弟,你干吗不让走哇?”那少年用手指了指山口,眨眨眼,神秘地说:“要想死你们就走!”两个人哦了一声就笑了,大约是沟口上埋着地雷。周天虹说:“小兄弟!那你就领着我们走过去吧!”

  少年领着他们绕了一个大弯儿,贴着山边子走过去。

  “你们这儿有区里的人吗?”周天虹问。

  “有。”少年见他是八路军,显得很亲热,马上冲山坡上的农家小院一指,“区里人,还有游击组都住在那儿。”

  两个人爬上高坡,进了小院。院落里静悄悄的,只有两个民兵在忙着劈柴做饭。他们进了上房屋,见炕上睡满了人,鼾声此伏彼起,睡得十分香甜。有两三支老套筒步枪靠在炕沿上,地下摆着半屋子地雷。只有一个人,披着没有挂面的老羊皮袄,戴着一顶白毡帽在炕头上坐着。他似乎没有发觉有人进来,只是低着头吟吟哦哦地写着什么。周天虹问了一句:“同志,这里有区里的人吗?”那人才慢腾腾地抬起头来。周天虹一看,愣了,这不是晨曦吗!看他那身打扮,完全像个山里的羊倌,要不是他那副黑框眼镜,简直不敢认了。而晨曦却仍然没有从某种境界里走出来,没有看清来人的面目,还傻乎乎地问:“你找区里人干什么?”天虹说:“晨曦,我找区里人就是为了找你这个诗人呀!”晨曦这才往炕下一跳,两个人互相擂打着对方的胸脯笑起来了。

  “晨曦,你就天天和他们在一起吗?”周天虹指着睡在炕上的民兵。

  “是的。”晨曦笑着说,“反扫荡一开始就跟他们混在一块儿。吃在一个锅里,睡在一条炕上。他们埋地雷,打伏击,我全跟着。真学习了不少东西!对他们的体会比过去深得多了。”

  说过,晨曦仔细凝望着天虹,叹口气说:

  “你怎么瘦成这样?脸色也忒黄了。”

  “我掉队了。隔一天打一次摆子,怎么还胖得了?”

  周天虹说了此行的来意,晨曦立刻表示:高红的判断是对的,敌人刚刚清剿过这个地区,估计暂时不会再来。他可以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让天虹休息几天。

  李成山见他的任务已经完成,起身要走。晨曦要他吃了饭再走。这个憨厚人执意不肯,拍了拍手巾包说:“我还带着干粮呢!”周天虹虽觉十分过意不去,也只好让他走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