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经过商业区,钻过西下关的黑暗地洞,未受任何检查开出封沟卡口。一出郊区,道路更加不平,旅客前仆后仰,摇撼的肠肚阵痛。天阴沉着,西北风里夹杂着雪糁,打的人脸生疼。节令是春天,在敌占区感觉不到一点春意。唯有汽车大摇大摆地开过沿途所有炮楼,使杨晓冬他们感到很轻快。
上午九点钟,车开到马驹桥。马驹桥是个近千户的集镇,敌人设立了一整套的军警宪特基层组织。由于这部车是省城开来的,盘查手续很松,韩燕来在前面刚掏出证明书,敌人即摆手叫走。韩燕来回头看了杨晓冬一眼,带着幸运心情,双肩一耸,匆忙领先朝村外走。
“往哪儿去?”杨晓冬停住脚步问他。
“哪儿去?”韩燕来回过头来盯着他,发生怀疑了,心想:
“我能上哪里去呢。你不愿离开这块是非地怎的?”
杨晓冬看懂他的意思,用肯定的语气说:“先不出村,跟我在集市上溜达溜达。”
韩燕来不大痛快地想:“还先溜达溜达!”但他不愿把心里的话讲出来,便跟着杨晓冬走进来往穿梭的集市上。起初,燕来主动在前面引路,走了半条街,见杨晓冬啥也不买,一个劲向人多的地方钻,更觉不投他的心思:这个鬼地方,有什么逛头?人家心急火燎的,你倒怪松散。他索性跟在后面,再也不引路了。
到集市中心区,杨晓冬骤然变成一位热衷于买办东西的顾客,不断打问各种行情物价,在卖藕的小贩跟前,他连连夸奖说:“多鲜气的藕呀!多买些,能带出村吗?”
小贩回答说:“你趁散集的工夫,跟大流朝外走,买多少都能带,东西南北四面可以出村。”
杨晓冬很满意这个答复,说了声:“等会儿我再买!”拉着身旁那位心不在焉的伙伴,又串到提竹篮卖红枣的老太太跟前,笑着问道:“多少钱一斤?”
老太太回答了价目,放下篮子,问他们称多少。
杨晓冬买了半斤,抓一把给伙伴说:“城里吃不上这么肥硕的枣儿,尝尝!”
韩燕来一面接枣,心情有些转变,他这样理解他:“杨叔叔是根据地长大的,很喜欢乡村,在都市憋闷的久了,乍一出来,愿意散散心。好在时间还从容,任他多转游会儿吧!”
杨晓冬兴致勃勃地吃枣子,夸奖颗粒儿大,肉腰肥实,问枣子是哪里出产,老太太是哪里人,卖完枣又是怎样回去。总之,他对老太太多方面都很关怀。
老太太显然是喜爱这位饶舌的顾客,她同他谈了很多的话,把自己所知道的统统告诉他。
韩燕来对他们的谈话,完全当耳旁风,听到杨晓冬说“找门路买山货”,也不在意,他专心注意的是身旁来往有什么可疑的人,他们是不是化了装的特务……
突然,杨晓冬拉住他的手同老太太介绍说:“这是我的伙计,因为我们老是赔钱,他对出门作生意也不上心啦!”
这样介绍法,使韩燕来处在一种尴尬的境地,为了避免破绽,不得不随话答话向老太太打招呼,并被迫扮演着小伙计的角色。
老太太楞了楞神,望着韩燕来说:“你们掌柜的打问的这个地方,我说不清楚。离这不远,西坡口上有个剃脑袋瓜儿的,他是甄村人,跟眺山庄是儿女亲家,我领你们找他去!”
“眺山庄”三个字,象一个拧开的水龙头,立刻在韩燕来干旱的心田上,洒满甘霖雨露。他泛着今天出发以来第一次开朗的笑脸,象对待最好的亲友一样对待老太太;不管她怎样推辞,他终于从她手里抢过那个沉甸甸的篮子。临走之前向杨晓冬作着兴奋又抱歉的表情,表示在此以前他完全误解他的种种活动。
经过介绍,他们认识了剃头的,在不影响对方生意下,杨晓冬断断续续地同他谈了很多话。这次所谈的每一句话,都引起韩燕来的极大注意。他完全叹服了杨晓冬接近群众的惊人本领:因为他同理发的交谈不久,关系搞的亲如家人,而且在一起进了午餐。
饭后,理发的说天气太早,再做几个活,等着散了集跟大流一块走。杨晓冬这时倒不安静了,一会儿站在坡口,盯着西面阳光照耀下那些漠漠烟霭的村庄,一会儿又放眼眺望远处那连绵不断的山脉。过了一会儿踱下坡来,躺在一堆秫秸上,闭住眼睛,思索什么。理发的偷眼瞧见这些情况,他的精神呈现紧张,剃刀变钝了,手指头不灵活了,接连在顾客头上划破了几道血口子。
韩燕来自从见到理发的,态度完全乐观了。吃完饭,舒心地躺在斜坡上,回忆着半天的经过。回忆中,他懂了一条道理,不管多大的困难,不管多复杂的情况,只要亲临现场,钻到群众里边,摸清底细,办法多的很。对比起才下汽车的时候,自己那股猫头火性劲儿,越发显出杨晓冬老练而有经验。
散集之后,他们跟着理发的平安到达了甄村,过了甄村不远的三叉路口上,理发的指着左手道路说:“顺这条路,一直就走到啦!”杨晓冬他们道过谢请他回去,他口里答应着却不动弹,等了一会,他终于说道:“咱们交朋友一场,现在要分手了,我想讨句实话,你们到底是干什么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