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反坦克战史_[英]约翰·威克斯【完结】(47)

  博尼肩射火炮之所以能够得到采用,主要的原因在于它的弹药,而这种弹药在以后的绝大多数设计中,曾经得到过广泛应用。由于博尼本人从不相信空心装药的作用,所以在他所设计的反坦克弹药中,从来也没有采用过这种结构(现在看来,丹尼斯·博尼爵士的看法,确实是与众不同)。作为一种替代方案,他采用了一种薄壁弹丸,弹丸内可以最大限度地盛装塑性炸药。命中装甲的瞬间,弹丸壳体破碎,塑性炸药扩展成像是一块大的生面团,牢牢贴附于装甲表面,几分之一秒后由专用引信起爆,炸药可以将装甲震碎,但不能在装甲上形成穿孔。设想的结果,是在装甲内壁上震下一个凸块,并使装甲内壁呈现剥落,震下的装甲凸块和剥落的装甲碎片可以极高的速度在乘员舱内反复碰撞,从而使乘员和设备遭到严重破坏。这并不单纯是一种设想,实际上也确实可以取得此种效果。同时,炸药爆炸所形成的震撼作用,也足可以使大多数坦克乘员丧失战斗能力,因而也就不再需要把别的抛射物投入车内。这种原理至今仍在沿用,只是现已被命名为“碎甲弹”。在博尼炮上还配有一种高爆榴弹,射程是反坦克弹种的2倍,它的主要用途是破坏混凝土工事和机枪掩体。

  丹尼斯·博尼紧接着进行的下一个设计项目,是营属反坦克炮,这里他依然是沿照历史发展的惯例来选择自己的火炮口径,这一次他选用的口径是3.7in(94 mm),跟一种高射炮的口径完全一致。事实上,这种所谓的新型营属反坦克炮,只不过是一种放大了的3.45in火炮,所不同的是身管按照一定比例作了加长,初速也相应地有了提高。按照原定计划,是想用这种火炮同时取代发射6 lb重炮弹和发射17 lb重炮弹这两种火炮。同时,由于377 lb(171.2kg)的全炮重量可以全部放在两个车轮上,因此,看来这种火炮似乎是一种颇为新颖的设计。遗憾的是它的重量太轻,经过多次试验以后发现,在炮架和大架上有许多部位由于发生变形而出现了裂纹;同时,火药气体对身管的烧蚀情况也比预料的要严重。于是,3.45 in和3.7 in两种火炮的研制工作陷入了困境,整个试验从1944年一直拖到1948年,最后,仍然不得不以失败而告终。

  以上两种反坦克炮,仅仅是丹尼斯·博尼爵士所发明的火炮中的一小部分,但在所有这些设计中,除了一些具有明显价值的部件曾被军方采用之外,没有任何—种完整火炮曾被军方正式采用过。最后,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8年以后,才有一种火炮被接受投入现役,而且还是一种经过大量修改的型号。这种火炮在开始是作为一种4.5 in(114.3mm)无后座力的近距离支援火炮而设计的,配用的也是当时炮兵所装备的4.5 in制式弹药,它所采用的依然是使用多个侧向喷管的博尼原理,但喷管被置于炮闩的最后方,放在这个位置要比放在最前方磨损或许要小一些。它的炮架异常坚固,并且设置了一个用以保护炮手安全的钢质防盾。这种火炮的发展工作一直坚持到最后,直到1950年,它才作为第一种营属反坦克炮——或者说“巴特” [ 原作者注:“巴特”(BAT)——是英文“营属反坦克炮”的缩写。 ] 系列的火炮而出现,并且,一直到1963年,它才正式被批准下发部队。而且,在这几年当中,这种火炮又已经历了相当的变化。

  营属反坦克炮“巴特”使用的是单个喷管,喷管安装在炮闩后面,它的安置方法跟德国的LG40型无座力炮相同。药筒的底部有一块塑料隔板,但在药筒侧壁上并没有安装偏置的侧发火帽,它的点火动作由电传火管完成,电流可以通过药筒内的一个专用条带进入电传火管内。炮架和车轮既大又重,结果火炮的全重达到2200 lb(998.8kg),这虽然比同口径的普通火炮要轻一些,但要想能在阵地附近进行机动,这个重量显然还是太大。它的口径已经达到120mm,仅弹丸就重达28 lb(12.7kg),一发全备弹重达60 lb(27.2kg)。这种炮弹纤长而脆弱,敲打或震动都足可使弹丸轴线偏离中心位置,从而妨碍装填;或者使药筒的侧壁产生凹陷变形,同样造成装填困难。在这些缺点被克服之前的几年内,炮弹必须放在一个坚固的钢制包装筒内进行保存,位于包装筒内的一发炮弹的重量达到100 lb(45.4kg)。重量如此之大的巴特火炮及其弹药自然不可能用吉普车进行牵引,于是不得不使用一吨重的卡车。就其车辆尺寸、炮手班人数,隐蔽难易程度和全重而论,这种营属反坦克无座力炮并不比发射17 lb重炮弹的火炮具有多大优越性,但它有一个巨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发射一种致命的弹丸。120mm口径的碎甲弹足可以对坦克造成惊人的破坏:履带可以被打飞,就像纸做的一样,所有的玻璃镜块可以全部被震碎,坦克外部的全部附件可以无一例外地发生移位。在坦克内部产生的效果虽然难以描述,但是,即使不考虑被震碎的装甲碎块在舱内的碰撞作用,也几乎肯定会对乘员和设备造成致命的杀伤和破坏,更何况通常都必然要产生大量的装甲碎片,而且碎片的尺寸也相当之大。

  继“巴特”营属反坦克无座力炮之后,紧接着又出现了一种重量比较轻的、被称之谓“机动型的营属无座力炮”,简称为“莫巴特”(MOBAT)。在这种火炮上所进行的一项最大改进,是与身管并列安装了一挺“布朗”(Bren)型轻机枪。利用“布朗”机枪进行试射,可以使火炮射手获得这样的信念:即他虽然正在进行射击,但并不致于暴露他们拥有大口径火炮这一事实。炮手根据试射枪所发射的曳光弹即可将火炮身管瞄向目标,而一旦曳光弹命中了目标,他就可以开始发射火炮,从而可以保证获得很高的首发命中概率。“莫巴特”可用“流浪者”汽车牵引。虽然它依旧保留着一个全然没有必要的炮尾和一根沉重的身管,但它仍不失是一种性能良好的火炮,并且至今仍在服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