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微笑道:“朕已然知晓诸位剿灭乱军叛党,生擒贼首,甚是欣慰!诸位功勋卓著,朕必然铭记于心,理应论功行赏!”
赵佶的话说完,身旁的李公公又急忙站出来,站在前方,用他那尖锐且嘶哑的声音喊道:“大宋徽宗皇帝诏曰:先锋使宋江,剿灭方腊有功,加封为正三品左散骑常侍,淮南东路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副先锋卢俊义,剿灭方腊有功,加封正三品右散骑常侍,淮南西路庐州安抚使兼兵马副总管。”
“军师吴用,剿灭方腊一役中颇有谋略,特加封从三品尚书列曹侍郎,入尚书省任职;关胜在剿灭方腊一役中颇有战功,授大名府兵马诸卫上将军;呼延灼授御营马军诸卫大将军,御林军入职……”
花荣、柴进、朱仝、戴宗、岳飞、王贵、杨沂中、刘琦等人皆是被授予诸卫将军,位列从四品,只不过分封地域不同。花荣是应天府、柴进是沧州、戴宗则是衮州府等,其中有几人却授予不同的封赏,以致于朝中大臣都惊讶不已。
“行者武松在剿灭方腊一役中,英勇救下郡王,又失去一臂,特加封殿前副都指挥使,御前行走。”
李公公正准备宣读下一个人时,行者武松站出身来,躬身道:“启奏皇上,臣有话说!”
李公公看了一眼宋徽宗,只见他点点头,道:“爱卿请说!”
武松高声道:“臣在剿灭方腊一役中,虽然赴身救下元帅,也不过是理所应当之事,不敢接受皇上的赏赐。臣在混战时,又失去一臂,已然成为废人,还请皇上准许臣辞官!”
众人大吃一惊,唯有赵构沉吟不语,他早已知道武松心中所想。在进京时,武松便来到他的帐内,向他禀明情况。赵构已经欣然同意武松的请求,也知道他的苦衷,故而没有劝阻他的决定。
与此同时,鲁智深、林冲也站出身来,两人异口同声道:“我等叩请皇上收回封赏!”
宋徽宗大吃一惊道:“武松拒不授予情有可原,朕能明白,为何你们二人也要拒不授赏?”
鲁智深回道:“回禀皇上,臣是四海为家之人,闲散惯了,不愿留在京中为官,此次与兄弟们进宫,也是启奏皇上准许臣出家为僧。此次一役,死去的将士不计其数,已然看破红尘,一心归于我佛,还望皇上成全!”
林冲接着说道:“回禀皇上,草民之前本就在京中为官,只不过家父年老体迈,内子身子孱弱,家父膝下再无其他子嗣。再说,草民之前已经辞官,此次再授予官职,只怕与制度不符,草民愿意回到家乡侍奉老父亲。”
宋徽宗叹息一声,他知道武松、鲁智深、林冲三人乃是大宋的栋梁之才,就算是武松失去了一条手臂,武功自然不弱,更别说鲁智深、林冲二人皆是能征善战的大将,他心里有些犹豫。
但是,武松因失去一只手臂辞去官职情有可原,鲁智深又是出家僧人想要回山静修,虔心皈依,宋徽宗也无法反对,只因他也是虔诚的佛教徒;林冲的理由虽然有些勉强,不过名义上却是奉孝,百善孝为先,也是说得过去,再说之前又曾经辞职为官,要是接受授予只怕对他的名声有损。
宋徽宗摇摇头叹息一声:“也罢!既然你们三人如此坚定,那朕便准了!”
武松、林冲、鲁智深三人齐声回道:“谢皇上隆恩!”
第167章 加官进爵(二)
宋徽宗道:“你们三人皆是有功之臣,岂能不赏?朕心知三位心意已决,那便不再挽留,不如这样吧!鲁智深征讨方腊居功至伟,无心入朝为官,朕便赐封汝义照禅师,大宋境内任何一家寺庙汝皆可入寺潜心皈依,不知汝可否接受?”
鲁智深拒不接受封赏,不愿入朝为官,只愿皈依,宋徽宗如此安排正合心意,也不好拒绝,欣然回道:“贫僧多谢皇上赏赐!”
宋徽宗微微一笑,目光看向武松,正声道:“武松对敌有功,伤残折臂,皆因忠心护主,汝不愿入朝为官,朕也不勉强,不知爱卿日后有何打算?”
行者武松躬身回道:“回禀皇上,草民心无杂念,也愿意出家!”
“既然如此,朕便封你清忠祖师,赐钱十万贯,以终天年。”宋徽宗说道。
武松回道:“谢皇上隆恩!”
“汝为八十万禁军教头,一身本领,朕心知肚明。”宋徽宗看向林冲,心中有些不舍,对于鲁智深、武松二人赵佶也不过是爱才之心,只不过林冲与他渊源颇深,心中有些无奈,深深地惋惜。
当初,林冲欣然辞去官职回乡,赵佶也没想什么,便同意下来了。并且,那个时候的理由与现在的理由如出一辙,宋徽宗明知他是借口搪塞自己,不愿做官罢了,又对赵构有授业之恩,在他有难时,又急忙奔赴前线,与方腊军对战,这份恩情,赵佶确实是难以言明。
“既然你要回乡尽孝道,那朕便赏钱二十万贯!”
“谢皇上!”
林冲欣然点头,他知道这是宋徽宗对他的奖赏,论功绩在赵佶的心中林冲首屈一指,仅凭这份为国为民的忠心,便足以加官进爵。听闻赵构率领大军剿灭方腊,义无反顾的欣然前往,宋徽宗都铭记于心,故而对他的赏钱也是二十万贯,算作是奖赏,更是他的心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