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崛起之宋末称雄_晋城【完结+番外】(359)

  众人情不自禁的看向赵构,赵佶也是好奇的看着他,正声道:“但说无妨!”

  “虽然堂兄做出有损国体之事,无论哪件事都可以判处死刑!”赵构开门见山地点出赵有恭的罪行,停顿了一下,看了众人疑惑的神情,又接着说道:“只不过,这件事可大可小!”

  “何解?快快说来!”赵佶急切地说道。

  赵构有条不紊地回道:“父皇,王叔手中有您赐予的‘免死金牌’,又有这些年为大宋、为朝廷、为父皇立下了汗马功劳;堂兄亦是王叔独子,乃是赵氏子孙,又受人蒙蔽险些铸成大错。”

  “只是这件事我们早有准备,也没有太大的损失。若非王叔从中出力,只怕解决此事还有些难度,于情于理该给予堂兄一次机会。此外,堂兄也是孝感动天,一切不过是觉得心有不公,被人刻意引导才走上这条道路。”

  “这件事说大点就是谋朝篡位,说小点就是受人蒙蔽;对于今日宫中发生的一切,料想那些人也不会多言多语。不如将之一切全部推倒明教余孽身上,给予堂兄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自始至终赵构都没有称呼赵有恭为楚王,而是喊他堂兄,目的就是引起赵佶的共鸣,也是隐晦的表明赵有恭是赵似的血脉,不看僧面看佛面再说他的确是情有可原,并非出自本心,只是心有不公罢了。

  宋徽宗赵佶是当今的皇上,赵构说得隐晦,不代表他听不懂,有些事情看得比赵似等人都要清楚明白。赵构说的话中,透露着这件事可以将一切过错都推到明教余孽身上,由他们承担后果。

  另外,赵构也隐晦的点明赵有恭是赵氏子孙,更是赵似的血脉。如果真的被处死,不仅仅失去了赵似,朝廷少了一位忠心耿耿的人,自己的身边也少了一位参谋,而且赵有恭的确有才干,要是好好地运用必定对大宋有利,经此一役只怕再无任何反叛之心,一举三得。

  “这倒是个两全其美之策!”宋徽宗赵佶心里也不想真的处斩,毕竟没有任何的损失,这些也是赵构意料之中,故而才有这样的建议,思前想后,深思熟虑之后,目光冷厉地看着赵有恭,道:“此事朕给予你一次机会,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至于是何事,等这件事之后由你父王详细告之!”

  赵有恭愣住了,他没想到皇上真的绕自己一命;赵似见自己儿子傻乎乎模样,气得一脚踢了过去,才让他回过神来,急忙叩头谢恩,道:“多谢皇上不杀之恩,罪臣遵旨!”

  赵似亦是躬身谢道:“谢皇上隆恩!”

  “行了,你就不必跟朕来这一套!”宋徽宗微笑的看着赵似,语重心长地说道:“十三弟,有些事情希望你能明白朕的苦衷,情非得已,无可奈何也!若非迫不得已,朕也不愿意啊!”

  “皇兄,臣弟明白的!”

  赵似心领神会,他知道赵佶说的事情是之前要处斩赵有恭的事情,这话怎么说,就连他心里都觉得赵有恭必死无疑,要知道这件事的确是超出他的底线,要不是自己的儿子有苦衷,更是独子的话,他真的亲手将他杀了,也不会救他了,而赵佶所做的一切也不过是理所当然,试问任何一位皇上都不可能放任谋朝篡位之人。现在,赵佶又亲自下旨不处死赵有恭,已经是莫大的恩惠了。

  想起此事,赵似又感激的看了一眼赵构,他也知道自己儿子能够不死,赵构的那番话多少起到一些作用,尤其是两全之策更是说服了赵佶饶赵有恭一命,他的心里只有感激,又有欣慰。

  赵构只是微微一笑,他也没有出什么力气,心里明白自己的父皇也不想看见赵有恭死,要不然在他自杀的时候又怎么会出声喝止,这一切只是顺水推舟罢了,而他今日所作所为却为他换来一个人的忠心,也算是意外之喜。

  第254章 赵似累了

  宋徽宗赵佶采纳赵构的建议,加上心中有些不舍,赵有恭谋朝篡位之事大事化小,并未处斩,而是禁闭在府中,足不出户。并且,赵佶又对他说在府中等候他的惩罚。

  当天晚上,赵似便扶着赵有恭出了皇宫,回到了楚王府疗伤去了。赵有恭临行前,郑重其事的对赵构道谢,赵构也欣然接受下来,最后宋徽宗也回宫休息,嘱咐赵构安排好一切后见他。

  赵构待众人都离去后,立即吩咐大内侍卫打扫战场,那些俘虏也没有任何活命的机会,赵构全部扣以叛乱罪名处斩,无一生还。此外,赵构隐晦的说了几句,众人也纷纷点头,没有任何犹豫,这件事就这么不了了之。

  处理完事情后,赵构便来到书房中,宋徽宗正襟危坐的处理政务,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似的,一切如常,他见赵构进来了,便让他坐下来,开门见山地问道:“你为何奏请饶恕有恭一命,朕要听实话!”

  赵构泰然处之道:“父皇,儿臣之前不是说了吗?想必父皇没有忘记才是!”

  “你这小子!”赵佶哭笑不得的看着赵构,无奈的摇摇头,正声道:“你之前做的很对,朕甚是欣慰!这样一来不仅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还能收复人心,让有恭效忠于你,不可多得机会!”

  赵构皱着眉头,诧异道:“效忠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