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崛起之宋末称雄_晋城【完结+番外】(413)

  “等你解决了,朝中局势必定稳定了。接下来,咱们的交锋才是开始。”赵构脸色渐冷,冷漠的望着高俅离去的背影,阴冷的想道:“高俅不处,大宋难安,唯有除了你才是最重要的。”

  赵有恭目光冰冷地凝望着赵桓离去,默默地想道:“太子,哼哼!……想必你做这个位置太久了,放心你真的不愿意做了也没人强迫你!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王云低声道:“郡王,微臣先行一步!”

  赵构点点头,王云走后,许景衡也告退了。王云与许景衡二人按照名单,将王黼有关人员悉数擒拿,该罢免的就罢免,该论罪的就论罪,该杀处斩的就处斩,上至京城二品大员,下至地方官吏等。

  “九弟,王黼的事情告一段落了,接下来还需要行动吗?”赵有恭见许景衡、王云都走了,淡淡的问道。

  赵构微微一笑道:“事已至此,只怕他们会有提防。这件事就到此为止,接下来才是他们需要担心的事情。毕竟,王黼没有说出是他指使,不代表我们不知情,只怕这些日子以来寝食难安倒是真的。”

  “堂兄,过几天便是母妃的生辰,这些年我不在宫中,也不曾亲自前去请安。现在事情已经告一段落了,待母妃生辰那天你与我一同前去拜见母妃如何?想必母亲看见你也非常开心!”

  赵有恭一愣,道:“我去合适吗?”

  “就这么说定了!”赵构哈哈大笑直接让赵有恭哭笑不得答应下来,也不曾给他任何反应,直接敲定了,搞得赵有恭嘴角抽了抽,想了想也就默认了。

  赵构一直想去亲眼看看自己的生母,多年未见,也不知生母身体如何。若非事情没有敲定,赵构早想前去探望自己的母亲。现在事情已经尘埃落定了,是时候拜见自己的母亲。

  宋徽宗赵佶散朝后,没有直接回宫,反而命侍卫将王黼押赴至御书房。片刻后,王黼一身囚服,蓬头垢面来了;赵佶抬起头看了过去,只见王黼面色苍白,短短的时间整个人看上去老了很多。

  即使如此,赵佶没有任何怜悯,淡淡的问道:“朕问你,何人指使你做的?”

  “罪臣见过皇上!”王黼垂头丧气地高喊一声,听闻赵佶的问话,面露尴尬之色,欲言又止。

  “怎么都到了这个时候,你还想隐瞒吗?”赵佶厉声问道。

  王黼想了想,吸了一口气,如实回答:“是……是太子!”

  “果然是他!”赵佶唉声叹气一声,他已经猜到了是赵桓在幕后所为,只是未曾点破。

  据他了解,王黼与赵构没有任何仇怨,二人也算不上交际,唯一的可能便是王黼受人指使。赵佶又想到王黼是太子赵桓的人,所以幕后之人不需要多想便知道是赵桓了。

  赵构奏禀上来的情报全部都是指的是王黼,没有任何关于太子赵桓的只言片语,这不符合赵构的性格。既然出手,势必断其后路,决不给他人任何机会。此事,赵构做的明显不符合他的性格,故而赵佶才有这样的疑惑。

  纵然心中已经猜到是赵桓所为,赵佶还是难以接受。毕竟,赵桓是皇长子,就算再怎么心狠还是没有轻易地下定决心。只是经此一事,赵佶心里已经作出了重大决定,对赵桓再一次失望了。

  第298章 忐忑

  “你着实让朕失望!”宋徽宗赵佶冷冽的看着王黼,面无表情地说道:“汝之所作所为,朕一清二楚,却不曾处置你乃是朝中不可无相。纵然你有太大的过错,只要不触及底线;可惜,汝之所为乃是断送大宋江山之行径。”

  “若是早知如此,朕必定不可轻饶汝!郡王乃是朕之子,亦是骠骑大将军,更是监察御史,掌管百官行为,你可知朕为何如此重视?以你的聪明才智不可能忽视其中原因!”

  “朕重用构儿,非朕之子也,乃是为朕分担忧愁,为大宋江山出力,为百姓谋求福祉,实乃国之栋梁。汝本与蔡京同流合污,蔡京贬黜京城,其势力连根拔除,却没有处置汝,是因为你看清形势,乃是聪明之人。”

  “万万没想到,汝还是让朕失望!千不该万不该,将心思用在构儿身上。你可知那首诗出来后,朕亲口问过他,若是他愿意朕即刻退位,废黜太子,另立他人。”

  “可惜被他拒绝,不曾答应;或许是朕太过着急也!若是你真的聪明,不可能不知道朕的心思,揣测朕的心思不是你一直以来擅长之事吗?朝中不能皆是忠良之人,亦不可奸佞之人,唯有平分秋色方是最好的结果。”

  “本以为这是最好的结果,只是时不待我,非常时刻行非常事,是该好好地扫清一切障碍了,不然祖宗基业毁于朕之手,朕无颜面对泉下的赵氏先祖,更愧对天下百姓!”

  王黼听到此处,方才明白一直以来昏庸无能的赵佶并非真的如此,心如明镜。此时此刻,王黼知道自己错了,从一开始就错了,这一切并非赵构所作所为,而是自找的。

  如果从一开始便知道宋徽宗有意清扫朝中奸佞之臣,王黼必定低调行事,不可能再次投入******中。蔡京被贬黜,王黼以为是他行事太过于乖张,把持朝政,惹恼皇上才有如此结果。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