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弟,你是如何知道的?”赵佶想起胡安国心里就一阵不舒服,纳闷地望着赵似。
“皇兄,你看太小觑弟弟了!”赵似哈哈一笑,道:“此人的才学,我也是从他人处得之,便亲自拜会,没想到一来二去倒也是见得真切。另外,我家那个小子也曾在他那里学习过,不过他并未收下为弟子,只是教了一段时间便离开了太学院,被皇兄调任湖北去了。”
“不如这样,我暗中前去探查一下情况,待摸清楚了他到底如何想,再作打算。如果真的不愿意做官,依然是有大事的话,那不如就这样算了,不必强求于人,再说了他在文人心中的地位颇重,又是太学博士,太学院中大多学生都是他的学生,要是真的逼急了,怕是不好收场。”
赵似微微一笑,道:“皇兄,你且看如何?”
“唉!……只能如此行事了!”
赵佶失望了叹了一口气,他真心希望胡安国能够出来相助于自己,奈何人家就是不愿意。如果真的逼急了,怕是得不偿失,要不然早就下旨处死了,哪怕再气恼都未曾有过任何过激行为。
于是,赵似与王管家二人悄悄地来到胡安国处。但是,赵似‘已死’不能出面,一切都由王管家出面处理。
赵似思前想后,决定留在当地镇上,开了一家小店,又乔装打扮一下,伪装成老板,王管家则成为店小二。虽说胡安国是文人,但是他有一个爱好,那便是饮酒,只要是好酒皆可一醉方休。
这也是赵似与之交往过程中得知的,故而赵似投其所好,在当地开了一家酒坊,因为他卖得酒水与众不同,又爽口且尽头足,很快便在当地传扬开来,渐渐地打出名声。
虽然胡安国在家守孝,但是听闻镇上有好酒,肚子里的酒虫沉静许久,终于耐不住美酒的诱惑,兴致冲冲的前来买酒喝。
赵似见鱼儿上钩了,便拿出珍藏的好酒送于胡安国,说是仰慕他的文才,只需要让他题字便可。胡安国见有此等好事,二话不说直接提笔书写起来,最后得到了一坛好酒,直接带回去好好地品尝。
一来二去,长此久往,渐渐地王管家也与胡安国熟悉了。之后,王管家更是有意无意地来到胡安国的家中,见他住在草棚内,并非高墙大院,显得非常诧异,又见他在住的地方种的菜,这一下王管家更是惊叹不已。
王管家将自己看到的情况悉数禀告于赵似,赵似赞叹一声:“自给自足,丰衣足食。当真是吃了秤砣铁了心,看样子是真的不愿入朝为官了!……此次任务怕是无法完成了!……”
“庄主,他不愿意回京城为官,皇上那边该如何面对?”
“顺其自然吧!”赵似叹息一声,又笑了笑道:“若是没猜错的话,过些日子便会前来了!那个时候我们再与他见上一见,我不能出面,你却可以摆明身份直接与他对话,再做决定!”
王管家狐疑地看了看赵似,心想:“让我摆明身份?庄主这是唱的哪一出?”
果不其然,数日后,胡安国真的来了,王管家像往常一样准备为他送上美酒,却被他劝住。
“二位兄台,劳烦这些时日的款待,胡某在此拜谢!”胡安国道谢一声,又开门见山地说道:“二位兄台不远千里来到此地,无非是为了探查胡某的情况,好上报于朝廷,这些胡某都知道,咱们还是打开天窗说亮话吧!”
王管家微微一愣,目光瞥了一眼赵似,没想到真的被他说中了。于是,他也没有任何做作,更没有隐瞒,直接承认了。如果再玩虚的,不仅是侮辱了胡安国的智商,也把自己看得太重了。
“武夷先生果然名不虚传,不仅仅博学多才,思维更是缜密。既然先生如此说了,我也不隐瞒了,在下来此的确是朝廷的意思,皇上屡次传旨,先生拒不接受,特来此看看先生的情况,好回去禀报。”
“果然是皇上派来的人!”胡安国淡然的笑了笑,像是知道他们二人的身份似的,接着又说道:“劳烦二位大人代胡某传话回禀皇上,草民卸下官职后,留在此地,自给自足,过得甚是开心,有负皇恩。草民实在是不愿意入朝为官,更不想搅在这趟浑水里,只想一心一意地钻研诸子百家所学,此乃胡某一生志向,恳求皇上成全!”
“先生……”
王管家的话还未说完,便被赵似接话道:“武夷先生,我兄弟二人必定将话原封不动的带给皇上,我等在此保证日后再无其他人前来打搅先生的清静,你看如何?”
“如此多谢二位兄台了!”胡安国诧异的看了一眼赵似,又郑重的道谢一声,然后便告辞离去了。
“庄主,为何不劝说一下呢?”王管家望着胡安国离去的背影,疑惑不解的问道。
赵似淡淡的说道:“胡安国此人行事皆有目标,目标没有达成势必不会答应的。再说了,他的心已经不再官场,就算勉强他回去了,只怕也没有太大的效果,还不如让他安心在此研究学术,或许更好也说不定!”
王管家似懂非懂地看着赵似,接着赵似又吩咐他收拾一下。
次日,赵似、王管家二人皆以离去;在离开前,赵似又命人将尚未卖完的酒全部送给了胡安国,也算是赵似赠送给老友的心意,故而胡安国记着这次恩惠。虽然不知道赵似在其中的作用,不过却记住了王管家,也算是有所收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