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监察院御史自然不必说了,日后真的被赵构抓到,那么任何人都不敢有反驳之力,除非是诬陷,否则都只能乖乖的听从。因为赵构手握大权,当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
作为太子的赵桓乃是未来的皇,不仅什么都没有,还被赵构屡次在宋徽宗面前挤兑不说,最重要的是两者相之下高低立见分晓。对于他日后继承大统更是大大的危险,这让赵桓很是慌张。
“父皇这是将大权全部给九弟吗?如此一来,那我作为太子又得到什么了?父皇实在是太偏爱九弟了,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高俅等人听闻宋徽宗的赏赐,那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因为他们本来手脚有些不干净,要是被赵构逮住,只能乖乖的束手擒,不然的话以赵构的脾性不死也得脱层皮。
“没想到事情会是这样,唉!……命注定的,算做什么都无可奈何了,这一次只怕是凶多吉少了!唉!……”
并且,赵构失去皇宠信的那段时间里,朝有些大臣更是暗地里收取贿赂,这些表面不知道,实际有人是否知情谁也不清楚。顿时,朝野再一次因为赵构而震荡了,这一次震荡更是以往来得更加强烈点。
楚王赵有恭、礼部尚书、刑部尚书等人对于赵构被赐封枢密院使,又身兼监察御史,却是喜出望外。
因为赵构再次东山再起,咸鱼翻身了。
“启奏皇,微臣有本要奏!”众人纷纷消化宋徽宗旨意的含义,却偶然传来一阵激动且慌乱的声音。
宋徽宗淡淡的说道:“准奏!”
“臣以为,此事不妥!”那人当着众臣的面,直接否定了宋徽宗的旨意,提出来了自己异议:“郡王殿下离开朝堂已有大半年之久,怕是难以担当枢密院使;枢密院乃是大宋军政大权,掌管十二房,以郡王的资历怕是难以承担,历来皆是宰相担任,然郡王未曾任相,如何能担此大任!”
“监察院御史此职,殿下任职期间,无论大小官员一律擒拿,是否有罪证尚未可知,臣等不知如何,便听闻朝有人落被逮捕入狱。即便殿下担任期间让监察院地位日益加重,难以抵消百姓心的惶恐,以及群臣的担忧。”
“故而微臣触犯龙颜,冒死谏言,实乃肺腑之言,望皇三思而后行!”
那人痛哭流涕的跪在大殿,至于后面那句话,乃是他刻意加去的。因为他当着群臣的面让皇下不来台,正所谓皇乃是九五之尊,一言九鼎,说出去的话岂能轻易收回。
那人不顾宋徽宗阴着脸,面色铁青,依然侃侃而谈,早已触怒了龙颜。若非他最后一句话,只怕宋徽宗当朝直接将他拉出去砍了。即便如此,宋徽宗依然怒不可遏:“这么说,你是为朕着想,为大宋江山社稷着想,乃是大大的忠臣了?”
“微臣不敢!”那人谦虚地回了一句,又接着说道:“微臣忠君爱国之心,日月可鉴!”
太子赵桓、高俅等人也知道皇盛怒,他们没有任何话语,不过他们却是非常高兴。因为此人的话正是他们心所想,只要有人出面即可,这样一来可以试试宋徽宗的态度,又可以打压赵构,避免他东山再起。
只可惜他们的算盘打错了,他们看着皇铁青着脸,面面相觑,不知是被折了面子,还是因为那人否定赵构而龙颜大怒,这让他们本想再加一把火却又望而却步,只得直愣愣的看着,静观其变。
“宋大人此言差矣!”楚王赵有恭听不下去了,直接站出来高声驳斥:“若是以宋大人之言,那么本王也可以辞官回府了。只因本王也是离开朝堂之有十年之久,怕是早已难以担当任何要职了。”
“若是真如宋大人所言,那么皇之前传旨让臣办祭天大典,岂不是说皇有眼无珠吗?”赵有恭没有给宋大人任何反驳的语言,咄咄逼人道:“启奏皇,臣以为此人所言乃是无生有之事,伤广平郡王,用心实在险恶。”
宋大人急了,连忙说道:“皇,微臣……”
“宋大人!”在宋大人准备求饶时,赵构突然接话,道:“你说自己忠心耿耿,忠君爱国。不知宋大人府有个小金库作何解释?另外,你拥有百亩良田,又有钱庄,这又是哪里来的?”
“你……含血喷人!”宋大人急的脸都红了,再次跪地道:“启奏皇,微臣冤枉啊!郡王这是含血喷人,恶语伤微臣,望皇明察!”
宋徽宗对此置之不理,面色铁清的问道:“构儿,你说的可是真的?”
“千真万确!”赵构斩钉截铁地回道。
“既然证据确凿,那便拿出证据,好让这位忠君爱国的宋大人看个清楚!”赵有恭落井下石,再补了一刀。
宋徽宗也是如此态度,没有任何的阻拦,说白点是摆明了站在赵构这边。并且赵构还能拿出证据来,如此一来,这位可怜的宋大人惨了。赵构已经做好了万分准备,之前那次行动只是剪除了二品官员以下,有些三品都未到,这一次他不准备手下留情,要将朝廷之的蛀虫全部剪除干净,不留任何的隐患前去与金国谈判。
赵有恭听闻赵构有充足的证据,也是吓了一跳,他也没有得到任何消息,连自己都不知情。仔细想了一下,可以说这都是赵构在之前做好的准备,看似游山玩水,实际暗地里进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