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崛起之宋末称雄_晋城【完结+番外】(725)

  “为什么?”提及此事,那人的眼泪流出来了,热泪盈眶地咧嘴笑道:“因为我是宋人!”

  “什么?”赵有恭、赵构二人大惊失色,面面相觑,满脸地不可思议。

  片刻后,二人都冷静下来了。经过仔细的思考,他们发现也只有这个原因才会让他甘冒风险。因为他是宋人,是大宋子民,收复燕云十六州不仅仅是宋徽宗等人的心愿,更是他毕生的姻缘。

  现在这个心愿终于实现了,他的眼泪酸中有苦,苦中有乐,更多的心满意足。

  萧蒲打知道他的身份,故而才会赵构的事情以及自己对他的看法告诉,就是给它把关,也知道他的心意,那也就成全了兄弟。因为现在的契丹不比往昔,而萧蒲打也在多方面的打压下,让他对契丹失望至极,还不如成全兄弟,让他回到大宋,与家人团聚。

  赵构、赵有恭直愣愣的看着他,任由他流着热泪。此时此刻,赵构才知道为何萧蒲打曾经对自己说过还是宋朝的美酒好,好久没有品尝过这个味道的意思。

  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萧蒲打之所以喝过,应该也是眼前这人与他一起喝的。即便进入不了大宋,也可以凭借自己的手段,酿造出美酒,故而萧蒲打才会说起这样的话。

  那个时候,赵构也曾经询问过,只不过萧蒲打笑而不语,还神秘的跟自己说,到时候便知道了。原来这一切都在萧蒲打的掌握之中,他知道赵构会见到眼前这人,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萧蒲打知道一些不知道的事情,包括眼前这人的打算。

  第五百五十五章 落叶归根

  “因为我是宋人,所以我不得不相助于大宋。毕竟,大宋才是我的故土,终有一日希望能回归故里,落叶归根!”

  那人压抑多年的思乡之情爆发,让人一阵感慨万千,他本就是宋人,却在辽生活二十多年,这份隐忍与毅力着实令人钦佩。

  赵构、赵有恭二人面面相觑,低头沉思片刻,他们再次打量起眼前的这人,他们丝毫不怀疑他说的话。因为他们看见了那人眼里的泪水,那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感情。

  但是,他们二人也疑惑了。如果仅仅是宋人,那也不可能甘冒风险,除非是一种情况。那便是他的先祖曾经是宋人,逼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留在契丹,唯有这个原因才能说得通。

  “敢问将军名讳?”赵构再一次询问道。

  那人回道:“耶律怀安!”

  “耶律”乃是辽之国姓,不说是辽皇亲国戚,更是一种地位的象征。毕竟,“萧”姓也多,不过是大臣、功勋卓著之人便可以得到封赐。可是,“耶律”之姓不是随便就可以赐名的。

  “你是辽皇亲国戚?”赵构沉思片刻,低声道:“可你又是宋人?”

  耶律怀安见赵构二人疑惑不解得神情,淡淡的说道:“我的曾祖父是宋人,曾祖母是辽公主。”

  “你是杨家的后人?”

  赵构大吃一惊,这样的经历只有一个人非常的相似,那便是杨四郎被辽招为驸马,他的子嗣既是杨家后人,更是大辽皇亲,有两个姓氏。

  据他所知,杨四郎早已返回中原,与家人团聚。并且,他也是杨家之中寿命最长之人。

  赵构按照这个思路,不断的推理,他猜测只有杨家后人才有这个可能。若是其他宋人能娶公主,也不是简简单单的事情,唯有骁勇善战的将领才行。

  现在耶律怀安在辽生活二十多年,不仅仅没有忘记回到中原,更是相助宋军,这份爱国热情唯有那些征战沙场的将领后代。

  “杨家后人?”赵有恭皱着眉头,摇摇头道:“杨家之中我记得没有谁流落至契丹成为驸马,之前确有其事,不过也都回来了。”

  赵有恭、赵构二人都觉得有些奇怪,他们不说知道宋朝所有的文臣武将之事,不过那些有名的将领倒是知道一些。

  “大帅可曾听过‘七郎八辉’?”耶律怀安没有急于否认,也没有一口答应下来,而是不慌不忙的问了这么一句话。

  “七郎八辉?”

  耶律怀安娓娓道来,“杨家将七人想必无人不知,可是有多少人知道杨家还有一人,也就是杨辉。”

  “你是杨八郎的后人?”

  赵构震惊了,他听说过杨八妹,杨八郎还真的不知道。但是,耶律怀安的话,让他猜到了,他便是杨八郎的子孙后代,也是宋人,更是将门之后,最重要的是杨辉此人事迹,知之甚少。

  耶律怀安将自己的身世和盘托出,赵构等人也知道了他的来历,这些赵构猜测萧蒲打也清楚,要不然也不会告诉耶律怀安有关于赵构的事情。

  杨八郎本名王顺,乃是王令公遗腹子,而那个时候杨业是王令公王锦上级将领。杨令公被辽军团团围困,险死还生,要不是王锦突出重围,搬来呼延赞解围,恐怕杨令公早已战死。

  虽说杨令公活下来了,而王锦却是重伤而死。在临死前,王锦将自己的儿子王顺交托于杨令公抚养,杨令公答应下来,收为义子,改名杨顺,表延顺。

  杨家七郎各个能征善战,早已威名显赫,可是杨顺却名不见经传,根本不出名,他的年纪尚幼,各个兄长待他如同亲弟一样,照顾有加。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