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为父皇对你另眼相看,那是你还有价值。当你的价值没了,且看看你还有什么骄傲的资本。我亲爱的九弟,那个时候你才知道我现在的痛楚,咱们走着瞧!”
赵构已经班师回朝了,宋徽宗得到这个消息喜出望外,立即传下圣旨,让汴京城大街小巷全部张灯结彩。另外,宋徽宗又传旨下去,待赵构回京时,百官迎接,而他亲自出城迎接赵构凯旋而归。
那些与赵构同一阵营的官吏兴高采烈,那些仇视赵构的官员则是气愤不已,那些中立的官员也是高兴不已。毕竟,赵构收复燕云十六州,自大宋建国开始乃是从未有过的打胜仗,名留青史。
“皇兄,你打算如何封赏老九?”赵似也是高兴不已,也想知道宋徽宗如何封赏。
宋徽宗笑道:“封赏之事,朕心里早有数了。”
赵似如何询问,宋徽宗就是不松口,这让赵似更加好奇了。最后见宋徽宗不松口,赵似也就作罢了。
宋徽宗回想起赵构出生时的画面,脑海中有些不相信。即便是收复燕云十六州,这根本就是天方夜谭的事情,偏偏已经发生了。宋徽宗的心愿被赵构完成了,他的心里着实高兴,仍不住多了几杯。
赵构幼年便与众不同,可是他们也没有料到这个儿子这么厉害,远远超出他们的期望。此外,赵构代表大宋与大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谈判等事情,这些他们都知道,而赵构最后又治好了完颜阿骨打的旧患,换来大宋的和平,还有最重要的时间。
无论哪一件,放眼整个大宋都未曾有过的事情,也未曾想过。即便是宋徽宗都不敢说自己能如此淡定,让大宋与金朝谈判中稳居上风,这些赵构都做到了,做到了他这个皇上没有做到的事情。
赵构率领大军收复燕云十六州,此乃大功一件。
宋徽宗一边安排迎接赵构的事情,一边又传旨大赦天下。凡是不是死罪的罪犯都一律得到减刑,那些轻的直接放出监狱。此外,宋徽宗又从国库拿出银子稿赏三军,那些尚未回京却依然坚守在边关的士兵。
大宋取得如此大的胜利,当真是普天同庆。并且,赵构的威望更甚,就连寻常百姓都知道,哪怕是山野之民都知道赵构此人,也知道他的事迹。因为宋徽宗传旨将赵构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事迹张贴皇榜,传遍至整个大宋,故而举国一片欢腾。
第五百七十六章 功高震主
“启禀皇上,广平郡王兼平辽大元帅及楚王殿下等人已经抵达大名府,不日便可抵达汴京城!”
宋徽宗欣喜地点点头,道:“终于回来了!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
宋徽宗一连数个‘回来了就好’,可见他心里对于赵构回京的期待,以及当初赵构离开京城时的担忧。为了大宋帝国,为了江山社稷以及黎民百姓,宋徽宗不得不同意赵构奔赴前线,征战沙场。
如果可以的话,他也不愿意让赵构深陷其中,奈何赵构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为了让赵构成长,以及江山社稷,宋徽宗不得不这么做。远在汴京城的自己,只能给予赵构援助。
赵构取得的成就,让他始料未及,却又喜出望外。因为赵构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就收复了燕云十六州这个重要的屏障,有了这十六个州,大宋江山更加稳固了,而辽已经灭亡,这是他心中所想。
此外,赵构也让那些投降大宋的将领,以及辽国燕王耶律淳、燕王妃萧普贤女等人。毕竟,他们投降于大宋,赵构只是大元帅,并未太子,也不是皇上,故而他们必须得到宋徽宗的点头才行。
至于结果是好是坏,赵构无法保证,一切听凭宋徽宗的决定。
宋徽宗接到赵构在前线接二连三的取得胜利的捷报,这让他很是心安,还是有些担心。赵构年约不过十五而已,却担负起如此大的重任。若非朝中却无此人担此大任,宋徽宗还真的不见得会让赵构前去。
赵构连续攻下城池,鲜有败绩,这样的功勋卓著,放眼整个大宋也无人能出其右。即便是太祖、太宗皇帝都未曾完成的心愿,赵构却做到了,而且还做得比谁都好,这样的功绩足以让他名垂青史,却也留下隐患。
宋徽宗这些时日已经在筹划迎接赵构等人凯旋而归,他听闻赵构就要回来的消息,再一次传旨,让所有在京城的文武百官,上至一品大员,下至黎民百姓,全部都要出城迎接。
此外,宋徽宗还安排奏乐,就以‘凯旋’为曲迎接赵构等人,待一切准备就绪后,就等赵构回京了。
与此同时,身在大名府的赵构等人一行人,却没有心急如焚的继续赶路,而是抵达大名府天已经黑了,便在大名府休息了。宋徽宗传旨,让赵构等一行人回京时,途径的任何地方,一律以最高规格的待遇待之,不可有任何的懈怠。
因此,赵构回京经历的途中,所有百姓、官员、乡绅等人纷纷出城迎接。当初,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时,赵构还吓了一跳,差点没有引发大战。因为他麾下都是将领,从未享受过这样的待遇,根本没有想到,故而以为是匪徒,拔刀相向。
若非府州官员解释,怕是引起不少误会。即便是种师道、宗泽等老将,也是感受到生平第一次作为武将受到了重视。因为宋朝是重文抑武的国家,武将立下多少功劳,从未有过任何的礼遇,而赵构取得大功以后,众人也跟在身后一起沾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