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不长一段时间,也就是个把月吧,张大善人去世了。一切按照规矩行事,张英华披麻带孝,忙里忙外。苏北农村的丧事相当繁琐,家中死人,要先请风水先生来看。张英华派人找来风水先生。风水先生向家人问死者,生于那年那月、生于何日何时,待问清之后,口中叨念天干地支,右手拇指点依次点着其它四指,算出三天之后是个吉日,早上辰时方可下葬,又有人给死者穿好寿衣,成殓入棺,按照迷信的说法,死者死时日期不好,还需找道人觇期,觇期的老道也找来了。张家去招待两个道人吃饭,饭后已是晚上。老道让张家拿来一个盛满麦麸皮的笆斗上面插着七七四十九根干芦苇杆子,杆子上面糊着白纸,做四十九杆白旗,又准备了一大堆纸钱。两个老道人来到灵堂,孝子张英华已跪在棺前等候,那两道人放好笆斗坐在棺前,各人手持挠儿、拨儿一边敲打,一边嘴中吟唱着经文。吟唱完一段经文,就拔出一面插在笆斗中的小白旗放入棺前的老盆中烧掉。张英华跪在棺前不停在老盆中烧着纸钱。昏暗的灵堂里响着挠儿拔儿的声音和那老道口中唱出的经文。张英华烧着纸钱,心中想着在张家这二十多年来的往事:张家父母待他不是亲生胜似亲生、百股呵护疼爱有加、培养自己上学和做人……想着父亲生前的慈爱,他边烧纸钱边放声痛哭:“父亲啊,孩儿不孝,本想让你多活几年,多享几天清福,可都是孩子不好,惹出祸端。父亲啊,孩子给您磕头了。”待那两个老道把那七七四十九面白旗烧完,已经过去了两个时辰。张英华也哭了两个时辰。灵堂一侧墙上掛着张英华亲手书写的挽联,在风中摇曳。挽联上写着:月照寒枫,空谷深山徒泣泪;霜封宿草,素车白马更伤情。”出殡下葬那天,和尚道人争相咏经超度亡灵;灯笼火把烟火并冒,抛撒纸钱漫天飞舞。
正文 第四章(上)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9-22 10:15:15 本章字数:6402
第四章
这日中午,官道上走来一个游方的郎中,此人戴礼帽,穿长衫,足穿布鞋,肩上挎着一只白布褡裢。左手持一布幡幡上写着八个字:祖传秘方,药到病除。右手持一铜铃。一路摇晃着铜铃,顺着官道由南向北而来。官道两边密不透风的丛林中的鸟儿不时被他手中的铜铃声惊得从他的头顶头飞过。
安葬了父亲,张英华就想找贼头陈二板腰子报仇。父亲是气死的,此仇不报,难告先父在天之灵。可惜自己人单力薄,决非陈二板腰子的对手。这时他想到了先父生前所说的那个大师哥邵殿堂。他来见母亲,让左右人退了出去,问问母亲大师哥邵殿堂的情况,母亲也知道不多,只是说在县北峰山、骆马湖、司吾山一带,邵殿堂非常有名,再问也问不出个子丑寅卯来。他决定亲自去找。他把家中之事托附给妻子刘氏,妻子刘氏叮嘱道:“英华,一路上要多小心。”张英华笑道:“我又不是三岁小孩,放心吧!”
县城北峰山脚下有一官道,也称宿新公路。南达宿迁县城,北抵陇海铁路线上的新安镇,新安镇再往北不远,就到达山东地界。虽说这条道称官道,可也不过就是一条不宽的土马路。路两边丛林密布,有的路段繁茂的树枝把路都遮挡住了。因为山险人稀,那些达官贵人,商贾大户都是大白天才敢通过,而且有不少都是武装押运,普通行人更是稀少。每当太阳刚落,路上行人绝无,谁敢一个人走在这阴森的土路上?别的不说,就是豺狼,野狗,虫蛇野兔,冷不防窜过去,都惊得你提心掉胆,冷汗直冒。
这日中午,官道上走来一个游方的郎中,此人戴礼帽,穿长衫,足穿布鞋,肩上挎着一只白布褡裢。左手持一布幡幡上写着八个字:祖传秘方,药到病除。右手持一铜铃。一路摇晃着铜铃,顺着官道由南向北而来。官道两边密不透风的丛林中的鸟儿不时被他手中的铜铃声惊得从他的头顶头飞过。只见此游方郎中走到山坡官道的最高处向西北望去。山下的小镇尽收眼底,该镇名日峰山镇,虽是称为镇估计也就几十户人家,官道穿镇而过。他顺着官道来到峰山镇,到了路边一驿站,伙计前来问话:“请问客官是住店还是吃饭?”游方郎中道:“先吃饭。”伙计又问:“客官吃什么饭,炒什么菜,要什么酒?”那人道:“来一斤大饼、一碗蛋汤,再来一荤一素,随便炒。”伙计说:“官人可要酒,俺们这里有新来到的窑弯绿豆烧。”那游方郎中坐在一桌边,把褡裢、幡和铜铃放在墙角,随口道:“那就来一壶吧!”伙计应了声:“好嘞,客人稍等片刻。”转身出去。片刻功夫,软乎乎、热腾腾的大饼连同菜、汤和酒端了上来。伙计客气说:“请客官慢用。”游方郎中自斟了一盅酒一饮而尽,这窑湾绿豆烧真是名不虚传,虽说也是小窑烧的酒,但清香扑鼻,有一股淡淡的绿豆香气,比起高梁烧好喝。一壶酒喝了一半,那游方郎中拿起酒壶摇晃摇晃,不再喝了,就拿起大饼,吃了起来。吃饱喝足,那游方郎中高叫:“伙计,结帐。”伙计来到桌前说:“一共十五个铜子。”那人掏出二十个铜板,付给伙计,说:“剩下钱不用找了。”伙计连忙道谢:“谢谢爷,谢谢爷。”游方郎中问伙计:“小哥,向你打听个人,行吗?”伙计忙说:“瞧这位爷客气的。不瞒您老人家说,我在这里干伙计也有好些年头了。不敢说啥人都认识,凡俺们这镇上有头有脸的,我略知一二,但不知爷您打听谁?”游方郎中看左右无人,便问伙计:“邵殿堂,这人你听说没有?”伙计一愣,小声对那人说:“您打听此人干什么?”那人笑曰:“小哥,你别误会,我有个亲戚在此人手下混事,亲戚家中有急事,家人托我来找他回去,但不知具体在什么地方,故此打听一下。”小伙计疑惑:“有这等事?”他又对游方郎中说:“我看您最好先住下来,明天再说也不迟,听我的,没错。看天气已到了下傍晚,今天算是过去了,不如先住下来,等明儿再说吧。”游方郎中就随了伙计,开了间房,住了下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