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世界战争故事100篇_雪冰【完结】(217)

  奈半岛,占领加沙走廊,把埃军撵到苏伊士运河对岸,完全控制了亚喀巴湾; 向东攻入约旦,占领约旦河西岸大部地区,并攻陷了圣城耶路撒冷;向北则 攻占了叙利亚的战略要地戈兰高地。开战仅三天,以色列已占领了比其原领 土大三倍的阿拉伯领土!

  联合国自 6 月 5 日起召开紧急会议,但争论的结果只通过了要求双方停 火的决议。以色列立即表示欢迎。丧师失地的阿拉伯国家自然不甘心失败, 但承受不住战争压力的约旦在 7 日接受了停火;8 日,埃及停火;9 日,叙利 亚停火。到 12 日战事完全平息。

  历时仅 6 天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使以色列获得了巨大的领土利益,并且 拒绝从被占领土上撤军。结果撤军问题成为国际上一场旷日持久的大争吵, 年复一年达不成有效的决议。这无疑是在海湾地区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此 后阿、以双方摩擦不断,并终于在六年之后,爆发了第四次中东之战——“赎 罪日战争”。

  (雪冰)

  同室操戈的“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东地区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局势动荡多变, 局部战争和规模较大的武装冲突竟达四十多起,成为世界上最动乱不安的地 区。

  中东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结合部,是世界交通枢纽,维系着东西方 交通的命脉;同时,中东地区石油储量极为丰富,约占全世界储量的 2/3, 而年产量也几乎占全世界总产量的 1/4,在能源危机日益严重的局面下,世 界各种力量都在伺机插手中东事务;由于中东是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的发源地,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也非常尖锐,而历史遗留的边境纠纷,更经 常成为中东国家之间武装冲突的导火线。

  伊朗和伊拉克之间长达 8 年的“圣战”,就是在这一系列复杂背景下爆 发的,并且成为中东地区除阿、以冲突之外持续最长、消耗最大、损失最惨 重的一场战争。

  伊朗和伊拉克都是伊斯兰教“兄弟”,但双方所属教派不同。伊朗是什 叶派教徒掌权,而在伊拉克掌权的则是逊尼派。什叶派的重要圣地纳贾夫、 卡尔巴拉都位于伊拉克南部,伊朗什叶派的宗教领导人非常希望能得到这一 地区,同时,两国还存在着长期未决的边界争端。

  1975 年 3 月,在阿尔及利亚的调解下,伊朗和伊拉克在阿尔及尔签订新

  的边境协定,伊拉克同意以阿拉伯河作为界河,以主航道中心线为界:伊朗 则同意将克尔曼沙赫省的 300 平方公里土地划归伊拉克,并停止对伊拉克境 内库尔德族反政府武装提供支持。然而,1978 年伊朗内部动乱时,伊拉克驱 逐了长期侨居伊拉克的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没想到一年后霍梅尼取得了政 权,他对伊拉克的驱逐耿耿于怀,重新支持库尔德族反政府武装,并提出向 伊拉克“输出伊斯兰革命”的口号。

  1980 年 9 月 4 日,两伊在北部边界地区发生炮战,边界冲突升级。9 月

  中旬,伊拉克军队占领了一些两国有争议的边界地区。17 日,伊拉克总统萨 达姆?侯赛因在全国电视观众面前撕碎了他亲手签订的阿尔及尔协定,宣布 收回阿拉伯河主权。22 日上午,伊朗炮兵向阿拉伯河上悬挂伊拉克国旗的船 只开火;两小时后,伊拉克出动空军轰炸伊朗军事目标和石油设施,装甲部 队越过边界进入伊朗领土。

  两伊战争从此爆发。

  战争的第一阶段是在伊朗境内进行的。9 月 23 日凌晨,伊拉克军队 5 个 师共 7 万人、1200 辆坦克,分北、中、南三路发起攻击。伊朗则出动飞机轰 炸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和石油基地。

  联合国安理会于 9 月 28 日通过决议,要求双方停火,接受调解。霍梅尼 当即拒绝。10 月 4 日,伊拉克宣布单方面停火,但因局势明显对伊拉克有利, 伊朗仍不接受。战事继续发展,到 10 月下旬,伊拉克军队在伊朗境内南部推 进了 90 公里,北部推进了 20 公里,占领了十余个城镇,约 2 万平方公里土 地,并完成了对石油港口阿巴丹的包围。由于雨季到来,加上战线拉得过长, 伊拉克感到兵力不足,开始由进攻转入全线防御。

  1981 年 1 月 5 日,伊朗在南线发起反攻,希望能解阿巴丹之围。双方进 行了一场有 400 辆坦克参加的装甲大战。伊朗虽一度突入敌方前沿阵地,但 伊拉克在空中火力的支援下,击退了敌人的进攻,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双方又进入相持阶段。

  同年 9 月末,伊朗发动阿巴丹战役,突袭包围阿巴丹的伊拉克军队,将 敌入赶回卡伦河西岸,赢得了开战一年来的首次胜利。几天以后,伊朗军队 又发动布斯坦战役,收复了阿拉伯河岸的重镇布斯坦。

  伊拉克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它原以为乘伊朗内乱之际,通过武力速战速 决,可以逼迫伊朗订立城下之盟,彻底解决两国争端。然而,由于战争带有 浓郁的民族和宗教色彩,伊朗人民奋不顾身地投入保卫祖国的“圣战”,反 而消除了内部纠纷,达到了空前的全国统一。而伊拉克士兵长期在异国作战, 又遭到了意外的强烈抵抗,土气低落,并没能充分发挥装备优异的长处。

  1982 年 3 月 18 日至 29 日,伊朗在胡齐斯坦省向伊拉克军队发动了一次 大规模进攻,将伊拉克军队赶出了这一地区。接着,伊朗又发动“圣城”战 役,于 5 月 24 日收复了霍拉姆沙赫尔。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