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喊声响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从屋子中走了出来。
“那是董老先生,董老师好!”
厅堂之外数百人聚集,他们都是士子,儒教的拥趸,看到董仲舒出现立刻大叫起来,那样子不亚于刘越天前世的那些追星族。
董仲舒笑着慢慢挥舞着手臂,很享受众星捧月般的感觉。
“哼,真是狂妄!”
其他学派的人物看着董仲舒那嚣张的样子不由得暗自冷笑,他们之所以前来参加这场辩论大会,就是要当面反驳对方那“无聊”的理论,并将自己的理论推广出去,要知道当今天下还没有哪方学派占据主导地位,大秦是以法家学派统治国家,国家和军队虽然强大,可是老百姓却苦不堪言,那些贵族也好不了多少,生怕触犯了法律惹祸上身,权利大多都在那些法家人物手中,大唐大魏乃至大清都却是以贵族分封制度领导国家,由几位皇子或者大将军各自统领自己的势力,然后统一向诸侯王负责,而他们的手下却听命于自己的主人,有时甚至诸侯王都无法调动。
大吴现在则是以儒教统治国家,不管是贵族领导还是士官阶层领导,都要遵循忠孝仁义的原则,一层层向下传递,相当于用教义取代法制,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拥护。
至于说那种学派更好一些,谁也不知道,比如大周原来实行的就是分封制度,周武王把那些拥有权力的诸侯王分封到各地进行统治,他们统一向周王负责,可现在看来这种制度存在太大的弊端,会造成诸侯王的做大从而影响到周王的统治,那如大魏大清和大唐就吸取了这种教训,用有战功的皇子取代那些功臣,这样的话就能最大限度的降低那些功臣们对王权的威胁。
可是又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继承人的问题,比如大唐和大清就是如此,大唐的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争夺,大清的皇太极和多尔衮之间的争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看来也没有办法。
所以说这次辩论大会其实是多种学派的交锋,谁能胜出,那么很可能就会对各方诸侯造成影响,而且很多诸侯王也都暗自派出了人来观察,这是一个扬名立万的好机会,如此机会下,各个学派自然不会放过。
但他们现在也知道,在大吴召开的这场大会其实就是想为儒教造势,他们早就暗中商量,要先把这儒教给驳倒,然后再论其他的问题。
☆、第一百八十七章 唇枪舌剑
“各位,在下董仲舒,如今天下局势纷乱复杂,各方诸侯都是拥兵自重,而我们这些学派人物也是各自为战,不能统一思想,此番在我吴越之地召开的这场辩论大会,就是想要把数千年来混乱大家混乱的思想统一起来,给各方诸侯一个参考,还百姓一个和平天下。”
董仲舒也不废话,直接点明了辩论大会的主旨。
“以儒教定天下才是大势所趋,我们拥护董老先生,拥护吴王!”
外面的那些士子们随即大叫起来。
“真是吵闹…………!董老先生,既然是辩论大会,那今天的辩题是什么?”
此时那法家人物站了起来,先是鄙夷的看了看外面的那些士子然后开口问道。
这人名叫李斯,是秦国丞相范雎的一位徒弟,此番代表法家来到大吴。
“李老弟,此番的辩题很简单,就是如何治理天下?”
董仲舒说道。
“好,这个辩题很直接,也很好回答,各位,你们看看我大秦就知道答案了,我大秦,天下之强国也,大王,天下之贤王也,地方万里,带甲百万,车万乘,骑十万匹。粮草可用十年,此霸王之资也。天下莫能当也,全赖以法家治国,百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如此之法要是用于天下,天下清明也。”
李斯气势不凡直接阐明自己道理。
“呵呵,说得好!”
董仲舒微微笑道。
“不过李老弟我问你,秦国虽然强大,虽然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可是真正拥护法家的又有几人?就说当年的文信侯,对秦国的贡献不可谓不大,即使是秦王也曾称他为假父,可是后来又如何了?秦王掌权之后将他弃市于街头,此行就是不孝之举,如果天下人都以秦王为例,那岂不是父母皆可杀之!”
董仲舒直接都怼了回去。
“哼,董仲舒,那文信侯虽有功劳,但功不抵过,当年死在他手中的人不计其数,秦王不过是为这些人报仇而已。”
李斯马上回答。
“是这样吗?你说他有罪,那么罪杀之还有情可原,但文信侯以下万人皆被坑杀,连呱呱待哺的婴儿也没有幸免,这些婴儿他们有什么罪过?为何也杀之无赦?此番作为即使是野兽也不能相比,你还敢来到此跟天下儒者来大放厥词,真是不明是非之徒。”
董仲舒虽老迈,可是牙尖嘴利比丝毫不留情面。
“你………!”
李斯被怼的面色通红一时间无以反驳。
“董仲舒,你不要那这些小事来说,凡成大事者,必要心意决断,法律无情如同刀兵,秦王是位大英雄,如果不这么做,那么法规将无法执行,秦王灭了文信侯的七族,正是法规无情的体现,也因为如此,秦国才会在短时间内恢复国力,军队得以听从秦王的命令,我相信即使吴王孙权,面对此情此景也会这么做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