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乌龙山剿匪记_水运宪【上卷完结】(50)

  秀姑却很重视石头的话,接连找了三个地方,还有些放心不下。最后,她到了一块地势比较高的小竹林里。这片竹林生得茂密,隐蔽性很好。竹林外围也没什么茅草,如果有人要接近竹林,竹林里的人很容易发现情况。在竹林后方,是个缓缓而上的山坡。从那里上去;很容易控制制高点。

  "这地方……要得么?"她没把握地问了何山一句。

  何山仔细地观察了一下小竹林,心里比较满意:"生火做饭的时候,能不漏出火光来吗?"他只对这一点还有些担心。

  "不出烟就要得。"秀姑看了看天色,"还早哩,漏光也看不见。不得漏的,早些做饭就是了。"

  "那好,就这儿吧。"何山下了决心,"你在这里等着,我去叫队长他们来。"

  "哎!"秀姑忽然又叫住了他。

  "还有什么事?"

  秀姑踌躇了一下,终于问道:"刚才……那个田石头,是不是信不过我?"

  "……不,你别乱想。"

  "我听出来了哩。"

  "我说……"何山相信她不会没听出来,但又不好附和她,想了想,便劝她道,"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小分队单独行动,谨慎一点也是应该的。在牛栏洞,你也看见了,队长不是还下了我的枪吗?所以,你也不要在意……"

  "你……蠢哩。"田秀姑低下了头,"我在意么?还不是怕……怕委屈了你?"

  何山怔了一下,不敢去品她的话了:"……唉,我说了,要你别乱想嘛。"

  "是哩,我只在想,这地方……"她环视了一眼竹林子,"今晚,万万莫出什么事情才好哩。"

  "不会的。"何山匆忙说了句,"我该去叫队长他们来了。"

  他离开得很急,好像害怕田秀姑会追上来似的。

  刘玉堂围着小竹林巡视了两遍,倒是没说出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他吩咐田石头到后面去接应刘喜和那批俘虏,然后便开始布置岗哨警戒了。

  田秀姑松了一口气,立刻着手准备垒灶生火做饭。刘玉堂派了一个战士帮助她,不一会儿就挖回了一大堆山芋根。采竹笋的季节已经过去,秀姑竟有本事从硬土里抠出了好些嫩嫩的笋尖。她对这一套极精细,手脚又十分利索,男人们弄得焦头烂额的杂碎事情,经她一过手,一切竟是那么有条有理了。

  刘喜、田富贵和另外一名战士押着俘虏走在最后。他们同刘玉堂也保持着大约五百米的距离,一路上走得很顺利。五名俘虏挑着四十条步枪,倒不显得太累。刘喜的性子不暴躁,看见哪个俘虏有点吃力了,便主动让空着手的俘虏去给他换肩。土匪们平素对老百姓很凶,在他们内部,互相也是毫无情义可言的。刘喜本来只想让他们行进得顺利些,才细心观察他们的疲劳程度。这便收到了意外的效果,土匪们居然被感动了。好几次,几名土匪还坚持着要继续挑着枪,硬是不肯换下来休息。

  田石头过来传达了刘玉堂的命令,不久,刘喜押着俘虏也到达了宿营的小竹林。俘虏们虽是走惯了山路,虽然一路上每人的担子并不太重,但是一停下来,他们却迫不及待地歪倒在草坪上了。山里有一句话,"路远无轻担",他们到底是累了。

  刘玉堂为土匪怎样过夜的问题很动了一番脑子。后来他喊刘喜一道去坡后面察看一下,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坡后倒是有些理想的地形可以利用。他们发现斜坡下面有一处笔陡的石壁,石壁下方是道很深的沟。那地方,人无法攀上来,也不能溜下去。更有利的是在那石壁侧面有两个不容易发现的洞子般的石缝。刘喜进去仔细观察了一阵,认为那石缝很适用。里面没有别的通道,而且还很干燥。两个洞子都不到三丈深,却颇宽敞。关土匪俘虏,有一个足够了,另一个的洞口前又是乱石又是杂草,正好可以把缴获的枪支藏在里面。

  第60节:乌龙山剿匪记(上卷)(58)

  刘玉堂对这里也很满意。这里离竹林还有一段距离,又只有一条小径相通。假若在竹林遭到偷袭,小分队可以在竹林里阻击来犯者。这里是安全无事的。万一小分队顶不住,还可以退到这里来。这个地方一夫当关,万夫莫过,十分保险。

  何山一直跟在刘玉堂后面,只是默默地察看地形,并不插嘴多说话。刘玉堂隐约感到他心中有什么事,但没主动问他。直到选择好俘虏过夜的地点之后,刘玉堂才回头征求了一下何山的意见。

  "你还有什么想法?何山同志?"

  何山当然是很同意刘玉堂和刘喜的意见的,他也一直在用着脑子。听见刘玉堂问,他便回答说:"我补充一点吧。地点不错,办法也不错。只是还得巧妙一点。我建议,先把土匪押到一边去,小分队的战士自己动手把枪枝搬过来藏好。洞口弄得更严些。吃过晚饭,等天黑了再把俘虏押过来,关到另一个洞子里去,不让俘虏知道枪藏在什么地方,这样就更加万无一失了。"

  刘喜听了不断地点头:"好!太好了!到底是侦察排长,比我有经验多了。"

  刘玉堂也很高兴:"哈,何山!我就知道你点子多,不错。就这样办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